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麓川之役?麓川之役过程详解

如何评价麓川之役?麓川之役过程详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3/12/11 6:32:35

第一次征讨

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地,刁宾玉投奔永昌,死后无嗣。思任发屠杀腾冲,并占领潞江,自称曰“法”。事情上报后,明英宗派遣刑部主事杨宁前往谕令,思任发不服

正统四年(1439年)正月,英宗命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师讨思任发,太监吴诚、曹吉祥监军。部队抵达金齿,思任发遣其将缅简断江立栅而守,明朝大大师无法渡江。沐晟派遣指挥车琳等谕降,思任发假装答应,沐晟相信并没有打算渡江。刑部主事杨宁称不可,主张其未战投降是诈。沐晟不听,檄令杨宁在金齿督饷。麓川军将领缅简屡次挑战,方政大怒,制造舟六十艘,欲渡江。沐晟没有批准,方政不能愤怒,夜晚独自率其麾下渡进攻缅简,缅简败走。麓川军奔景罕寨,指挥唐清击败此次进攻,指挥高远等又追败到高黎共山下。共斩三千馀级,乘胜深入,逼思任到上江。上江是麓川军的重地,明军因远距离进攻,兵马疲劳,於是请求沐晟增援。沐晟因其违令渡江而不予派遣援军。久之,只令少量部队进攻,抵达夹象石不再前进。方政渡江后抵达空泥,被麓川军以象阵冲击,随後被围大败。沐晟听闻战败后,恰逢春暮,担心瘴气大发,於是焚烧江上积聚,仓卒奔还永昌。部队抵达楚雄,英宗遣使者责状,仍以四万五千人助军。沐晟因罪恐惧,暴病去世。思任发进犯景东、孟定,杀大侯知州刁奉汉等,破孟赖诸寨,降孟达等长官司

同年五月,以沐昂为左都督征南将军,右都督吴亮为副将军,马翔、张荣为左右参将,进讨思任发。沐昂上奏潞江之捷,获得升赏有差 。

正统五年(1440年)二月,沐昂讨伐麓川,明朝大军抵达陇把,距离敌军甚近,右参将都督佥事张荣令都指挥卢钺进攻,但大军失利。张荣於是放弃符验军器等撤离,沐昂等不能援救。大军归还,英宗敕责沐昂等,留沐昂镇守,右都督吴亮、左参将马翔俱被逮

。七月,思任发屯兵孟罗,并进攻者章硬寨。沐昂率领都指挥方瑛、柳英等进攻,麓川军逃离。威远川土知州刁盖罕在威江大战,亦获胜。随後,思任发遣流目陶孟、忙怕等入贡,礼部商议减少其飨赉,英宗称:“彼来虽缓我师,而朕不逆诈。”遂给赉但不宴请,赐敕谕

第二次征讨

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担任总兵进攻麓川思任发,以太监曹吉祥监督军务,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云南总督),侍郎徐晞督军饷。

当初,云南总兵沐晟等议麓川险远,攻之非十二万人不可。宜在湖广、川、贵等地徵兵,并各委善战指挥,分兵三道进攻湾甸、芒布、腾冲,刻期并进。上下廷议,英国公张辅等言分兵势力孤弱,对方或者扼险邀我,并非万全之计,宜择大臣往云南专征。当时会思任发遣使道歉,刑部侍郎何文渊借此反对出兵,认为麓川在南陲之地,进攻劳师并无所获,大学士杨士奇亦赞同此说。张辅称思任发世职六十馀年,屡次抵抗王师,释此不诛,恐怕木邦、车里、八百、缅甸等地觇视窥觊,示弱小夷,非上策。英宗赞同,遂命蒋贵、王骥先赴云南,复以副总兵李安、参将宫聚领川、贵兵,副总兵刘聚、参将冉保领南京、湖广兵,大发兵十五万,转饷遍及半个明朝天下。王骥举荐太仆寺少卿李蒉、郎中侯璡、杨宁,主事蒋琳等为参谋。侍读刘球上疏反对称:“麓川荒远偏隅,即叛服不足为中国轻重。但是北方脱欢、也先并吞诸部,屡次侵犯边界,进攻麓川只是释豺狼攻犬豕,非战略之策。请求罢免麓川用兵,专备西北蒙古。”但是没有得到批准,实乃王振专政所影响

同年十一月,定西伯蒋贵、兵部尚书王骥等讨麓川,大破麓川军,思任发逃去。当时,思任发率众三万,抵达大侯州,欲攻景东、威远,兵部郎中侯璡、都指挥马让、卢钺进攻,王骥等遂进至金齿。镇康守陶孟、刁门俸乞降,令右参将冉保以五千人进攻,因其众破昔刺寨,移攻孟通。王骥誓师分三道进取,参将冉保自缅甸抵达孟定,在木邦、车里会师;王骥同蒋贵率领中路,抵达腾冲;内官曹吉祥、副总兵刘聚等自下江、夹象石合攻,迳抵上江。进攻二日后不下,恰逢大风,王骥命纵火焚栅,大破麓川军,拔上江寨。麓川军千馀迎战,明朝官军奋长戈进攻,麓川将领刁放戛父子俱亡,刁招汉全家自焚,明军生擒刁门项,先後斩五万级。上江平定后,麓川军散走。明军由夹象石、下江通高黎贡山道至腾冲,留副总兵李安戍卫。王骥等取道南甸,至罗卜思庄,令指挥江洪等以八千人抵木笼山。思任发乘险以二万人列七营相救,副总兵刘聚、参将宫聚分兵进攻但无法攻下。王骥、蒋贵同奉御监萧保自中路进攻,左右两路夹攻,攻克对方防御,斩数百馀级,乘胜追至马鞍山,破其象阵,死者十馀万,麓川大震

同年十二月,王骥等直捣麓川,以三千人探路,麓川军以象阵伏泥沟突起,后失败撤退。麓川军又自永毛摩尼寨至马鞍山,伺机进攻後援。王骥令都指挥方瑛以六千人攻克对方。而右参将冉保从东路会和木邦、车里、大侯之兵,先後斩三千三百九十馀级。於是进攻麓川,积薪焚其栅,思任发挈妻子从小道渡江逃到缅甸,焚溺数万馀人。王骥随後率领部队班师,叙平麓川功,进封蒋贵为定西侯,王骥为靖远伯,以郎中侯璡、杨宁为侍郎,馀升赏有差

第三次征讨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英宗复命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征讨麓川、缅甸。当时,思任发败走缅甸后,明军归还,麓川军再次出寇。英宗於是命两人再次征讨

正统八年(1443年)二月,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军至金齿,遣谕缅甸送思任发军前。缅人假装许诺,但不遣行。王骥称:“缅甸党贼,不可不讨也。”於是率军抵达腾冲,分为五营,与蒋贵及都督沐昂分道并进。木邦宣慰使统兵万馀,驻於蛮江浒,窥视明军。骥责以忠义,赐牛酒,遂感悦其效死。缅人拥众大至,蒋贵率兵蔽江而下,焚其舟数百艘,大战一昼夜,麓川大军溃败,思任发再次逃去,明军俘虏其妻、子后班师

正统九年(1444年)二月,王骥联合木邦等诸部,进兵缅甸,连续获得胜利。缅甸人用大金缕船载思任发至江上窥视明军,之後再次匿去。明军欲以麓川给予木邦,孟养、戛里给予缅甸,缅甸人献思任发,诡以思任子思机发致仇为解。王骥等乃纵兵捣思机发寨,俘其妻子及从贼九十馀人、象十一等。事情上报后,英宗诏令王骥还京。然而思机发仍然窃据孟养,坚持不服

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云南千户王政奉敕币谕缅甸宣慰使卜剌浪马哈省索要思任发。卜剌浪马哈省恐惧,以思任发及妻孥部属三十二人交付王政。思任发不食垂死,王政遂斩首,将首级放于函中献给京师

第四次征讨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三月,思机发再次掠夺孟养,明朝屡次谕令仍不从。英宗复命靖远伯王骥提督军务,都督宫聚为总兵,张軏、田礼为左右副总兵,方瑛、张锐为左右参将,率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土汉军十三万讨伐。以孟养旧宣慰刁孟宾为向道,又敕令木邦、缅甸、南甸、千崖、陇川宣慰使刁盖发等,各输兵饷。命户部右侍郎焦宏在云南督饷

同年十月,明朝大军抵达金沙江,麓川军在金沙江以西设栅抵抗。王骥造浮梁渡江并攻破,乘胜进至孟养,而麓川军在鬼哭山及芒崖山等山寨均被明军攻克,贵州都指挥使洛宣、九溪卫指挥使翟亨皆战死。思机发後来失踪,也有人称其死於乱军中。明军进攻孟养后抵至孟那,孟养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馀里,诸部皆感到恐惧。王骥撤回部队,部落再次拥思任发子思禄为乱,再次占领孟养等地。王骥等考虑大军连年征战不平,认为无法彻底消灭麓川军,於是与思禄为约,许以土目得部勒诸夷,居孟养如故。再与其金沙江立石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思禄亦恐惧后听命。明朝遂班师,报以捷讯,英宗下诏增王骥禄,赐铁券,子孙世袭伯爵

明朝

麓川之役也导致了明朝在西南地区统治的衰落。朝中大臣上书中曾说:“麓川连年用兵,死者十七八。”在“江南水旱相仍,军民俱困”、“瓦剌边患”的严峻形势下,王振等仍然要调动江南和四川各地的大量兵力,“转饷半天下”发动了持续9年的大规模战争,从而引发国内农民起义,政局动荡。

麓川

但是只是取得了一部分胜利,例如最大的就是麓川领地不断瓦解。“析麓川地”策略极大地削弱了麓川的势力,至思亨法(思行法)统治末期,麓川实际控制的领地仅剩下陇川、瑞丽、芒市、遮放及部分边外地区,麓川开始走向衰落。

标签: 麓川之役明朝

更多文章

  • 浑河之战的过程如何?如何评价浑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浑河之战,明朝

    浑河血战指天启元年(1621年)发生在浑河边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兵约数万人,明军(主要为四川白杆兵4000及浙江兵3000)共7000余人,主要军事统帅:努尔哈赤、陈策、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戚金、周敦吉等,以后金惨胜结束战斗。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

  • 汉武帝是怎么对付外戚干政的?汉武帝做法出神入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外戚干政

    历史上皇帝是唯我独尊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因为初登大位,政权不稳,往往被外戚干预,运气好的等自己羽翼丰满将大权夺回,运气不好的,直接被外戚操控成了傀儡,更有甚者,还有可能有杀身之祸,如果说外戚干政最严重的朝代无疑是汉朝,但是呢,应对外戚干政最6的皇帝,小编认为是汉武帝,这里介绍两件大事,看人家是

  • 揭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西大藤峡反明起义打了268年?(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藤峡之战,明朝,大藤峡起义

    大藤峡在今天的广西桂平,公元502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建桂平县开始一直是浔州的首府。1994年撤县建市,1996年10月由贵港市代管的县级市。大藤峡所在地区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起义遗址,那就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大藤峡在黔江下游,黔江的大名儿叫乌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长江上游右岸的乌江才被叫做黔江。乌江发

  • 揭秘:乙未事变详解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1895年9月1日,三浦梧楼来到朝鲜首都汉城,接替井上馨就任日本驻朝公使。三浦赴任前,就与玄洋社、熊本国权党等右翼侵略主义团体碰头,并带了两个精通朝鲜问题的右翼分子赴任,他们分别是武田范之和月成光,前者曾加入间谍组织天佑侠,在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期间进行阴谋活动,后来又在日韩合并时做出很大“贡献”;后者

  • 揭秘藏传佛教中的六字根本真言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佛教中的六字真言,藏传佛教

    汉字音译为??(an)、嘛(ma)、呢(ni)、叭(ba)咪(mei)?耍?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大小宗教器具、

  • 东罗马帝国历史:伊拉克略王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7世纪后,拜占廷国际贸易因与波斯和阿拉伯的战争而受到影响,传统的经过波斯湾和叙利亚的商路中断,迫使拜占廷开辟通过红海进入印度洋的海路贸易和通过黑海、里海、咸海的陆路贸易路线。至9世纪,拜占廷的国际贸易达到最高峰。610年,希拉克略(610—641年在位)顺利进军帝都,夺取王冠,将福卡斯推上断头台。同

  • 民族悲壮历史:抗清三公领导百姓守城八十一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抗清三公,清朝,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不乏像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末清初江南的一座小城江阴,发生过一段以阎应天、陈明遇、冯原敦为首的抗清三公领导全城军民抵抗清军的惨烈历史,是满清入关以来最为震惊的抵抗,共持续八十一天之久,全城共八万于人无一人投降,全体殉国,这就是江阴八十一日。今天历史的

  • 两位汉朝使臣,一路艰辛到欧洲,最后死在伦敦(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甘英,甘英使大秦

    历经二十余载奋斗,整个西域,终于在班超的守护下,一派和平、繁华景象,但班超心中,仍有一个心病。图:哈密天山班超像原来,班超听说在汉朝所知最远的安息、条支二国以西,渡过茫茫大海,还有一个与大汉文明相当的大秦国(即罗马帝国),那儿的人最喜欢中国丝绸,愿花大价钱购买,据说最高能与黄金等价,可惜此前中国商人

  • 沙丘宫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沙丘宫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赵国,台子章,李兑,田不礼,赵武灵王,沙丘宫变

    沙丘宫变是发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一次政变。前299年,赵武灵王为圆宠姬吴娃遗愿,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爱子何,自为主父。前296年,主父封故太子章为代安阳君,使田不礼佐之。章以长失位,内实甚不平。次年,赵主父游沙丘宫,怜章长而不得立,乃欲分其王于代。数日后,章及其傅田不礼作乱。欲杀惠文王何,王傅肥义

  • 东兴之战因魏军死伤者众,为什么对礼制也产生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兴之战,三国

    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孙权令作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