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高平陵事变)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高平陵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1/4 1:42:41

很多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曹操做司空的时侯,征辟司马懿,他是这样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是为汉室尽忠?不是的,司马懿深知,创业多难啊,摘桃子才是正道。

虽然口头上说着不愿意出仕曹魏,但老成谋国的司马懿还是投奔了曹丕。果不其然,曹丕最后从众子中杀出,成为了曹魏第二任掌权者,司马懿因为是从龙功臣,也受到了提拔。

到了曹叡时期,司马懿早已成为了朝中重臣,并且他演技好,把自己打扮成了忠君爱国、无怨无悔、随时待命的大忠臣,得到了很多朝臣的赞许,比如钟繇就曾拿全家担保来举荐司马懿。

可曹叡继承了老曹家的疑心重的毛病,对司马懿是一点都不放心,对司马懿的态度是:既拉拢又防范。有需要的时候,先让曹魏元老张颌、曹真先上,如果不行一纸皇命召之即来;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踢开。

司马懿自然也知道曹叡对自己的野心,于是继续蛰伏了下来。

很快司马懿成功熬死了曹叡,并且继承者曹芳软弱无能,这时候的司马懿逐渐展露出了自己的野心。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被大将军曹爽带着一起去高平陵扫墓去了,司马懿见到这一幕后,大喜,召集三千死士就控制住了洛阳城。

听到消息后的曹爽懵了,他想不通司马懿为什么要这么干。正在曹爽胡思乱想的时候,“宽厚长者”司马懿再度上线,他派人前来与曹爽交涉,表示只要他带着皇帝回洛阳,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天真的曹爽还真信了他的鬼话。

结果曹爽刚回到洛阳就被控制起来,司马懿血洗了曹魏宗室,自此,魏国正式被司马懿架空,那么,问题来了,曹操当年的老部下们为何不起兵反抗?

要知道,虽然曹操去世已经好多年了,但还是有很多老部下留着的,比如高柔、王观、蒋济、王凌、郭淮等人。他们按兵不动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曹爽掌权后,大肆提拔自己的亲信,导致曹操老部下得不到重用,于是很多人都投靠了司马懿。

司马懿一发动政变,很多军营的都是曹操老部下代为夺取的,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劝降曹爽的蒋济了。更何况,司马懿还代表着士族阶级的利益。

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那些原本出身寒门,被曹操提拔的老部下,早已成为了新兴士族的代表人物。只要能给士族好处,管你台上站的是曹家还是司马家呢?反正都一样。

所以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洛阳城中的曹魏老将都按兵不动,就是因为“利益”二字。

更多文章

  • 拜占庭帝国和古代中国有什么关联?有什么来往吗(巴列奥略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拂苏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此名在《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着《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

  • 大内义弘的简介:曾发起应永之乱反对室町幕府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内义弘,日本,应永之乱

    大内义弘,室町前期的武将。在明德之乱打败山名氏清,让幕府军赢得胜利。后与足利义满对立,联合镰仓领主足利义兼兴起应永之乱,但败北。关于大内氏及其和足利义满间的过节,山名氏在"明德之乱"后走向败落,大内氏一跃成为了日本西部最强大的守护大名,大内氏和许多土生土长在日本的武士团不同,他们自认为是"渡来人"身

  • 阿拔斯王朝社会阶级分为那几级?阿拔斯王朝和唐朝打过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

    751年,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和中亚各族联军,成功夺取了中亚西部河间地区的控制权,与唐帝国隔葱岭相对。阿拉伯帝国正是在这场战役中获得了造纸术。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吐蕃趁唐将西域兵力调回、防务空虚之际,联合进攻唐朝。安史之乱后,阿拉伯人

  • 宋孝宗唯一一个敢于北伐抗金的皇帝,为什么会失败?(隆兴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孝宗,宋朝,隆兴北伐

    宋孝宗被称为南宋最杰出,最有作为的皇帝。登基一个月后,他就为岳飞平反昭雪,并谥封“武穆”。岳飞虽然已经去世20多年,对他本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岳飞是一个风向标,是一种精神象征。给岳飞平反,就是表达着孝宗志在收复中原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他也把自己的第一个年号改为“隆兴”。很快,他在经过一系列人事调整

  • 蒙古第一次西征过程简介 蒙古第一次西征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元朝,西夏,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六月,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里

  • 宋金第二次议和—隆兴和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采石矶遇到了虞允文的抵抗,同时完颜雍在辽阳称帝,是为金世宗,使金兵发生了哗变,完颜亮被杀,南下之金军也无功而返。初登位的金

  • 旭烈兀西征简介 旭烈兀西征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帝国,蒙哥汗,旭烈兀,旭烈兀西征

    旭烈兀西征,又称蒙古第三次西征,是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领,是蒙古帝国继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及长子西征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亦是蒙古帝国最后一次西征。这次西征蒙古占领了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木剌夷国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背景自从蒙古帝国消灭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东欧各国之后,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已扩展到

  • 庞勋起义过程简介 庞勋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王仙芝,黄巢起义,庞勋起义

    起义初期唐咸通六年八月,唐廷闻信后,遣中使高晶张敬思,赦免戍兵之罪,并答应送还徐州。到了湖南,张敬思设计引诱义军放下武器,可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崔铉又严兵把守要害,引起庞勋等人的怀疑。大家认为,朝廷所以赦免,是害怕在路上消灭不了义军,溃散为患,如果到了徐州,必然会下毒手的。于是,拿出个人钱财,打造甲兵贺

  • 长子西征——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蒙古西征,成吉思汗,长子西征

    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为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军队,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所以被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掌握在前军主将速不台手中,蒙古大军兵锋主要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地。战争起因蒙

  • 波斯寻求大唐援助的原因是什么 波斯都督府史料记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波斯,波斯都督府

    史籍记载《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波斯国》二十一年,伊嗣候遣使献一兽,名活褥蛇,形类鼠而色青,身长八九寸,能入穴取鼠。伊嗣候懦弱,为大首领所逐,遂奔吐火罗,未至,亦为大食兵所杀。其子名卑路斯,又投吐火罗叶护,获免。卑路斯龙朔元年奏言频被大食侵扰,请兵救援。诏遣陇州南由县令王名远充使西域,分置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