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加里波利战役,最终成为了导致双方13万人阵亡的绞肉机

加里波利战役,最终成为了导致双方13万人阵亡的绞肉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3/12/22 19:30:34

100年前,一场英法认为只要协约国联军现身就能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望风而逃的加里波利战役,最终成为了导致双方13万人阵亡的绞肉机。

4月24日,土耳其提前一天为死于一战期间加里波利战役(Gallipoli

Campaign)的军人举行国际纪念活动,这次100周年纪念是有史以来对该战役最大的一次凭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澳大利亚总理博特、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以及英国的查尔斯子出席仪式。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大洋洲,当时的参战方——澳大利亚新西兰一年一度纪念加里波利战役阵亡将士的活动也将进入高潮。1916年开始,4月25日就被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土耳其、英国和加拿大定为澳新军团日(Anzac

Day)。

同一天(4月24日),法国总统奥朗德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参加“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活动。“亚美尼亚大屠杀”是指1915年至1917年之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多达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的事件。土耳其方面一直承认存在屠杀,但强烈反对把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理由是当时并没有系统性地毁灭亚美尼亚基督教信徒。

据半岛电视台网站报道,亚美尼亚指控土耳其将加里波利主要纪念活动的时间提前一天至4月24日,是故意削弱同一天在埃里温进行的“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活动的影响。

1914年7月一战爆发,在初期的马恩河战役后,协约国(一战时主要由法、俄、英、意和美组成)与德国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欧洲西线战事陷入僵持。英国和法国认为可以在东部开辟战线,以逼迫德国的同盟国盟友——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事,从而支援俄国对德作战。

按照当时英国的预计,如果一切顺利,联军快速拿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中立国家就会加入协约国阵线,将德国孤立,而整个冲突将有利于英法俄一方的局势扭转。不幸的是,加里波利战役被证明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协约国本以为只用海军就能让土耳其军队望风而逃,但1915年2月的海上进攻未获成功。联军于是开始尝试通过陆上进攻加里波利半岛。加里波利半岛位于土耳其欧洲部分,西面为爱琴海,东面为达达尼尔海峡。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卡尔·布里奇(Carl Bridge)教授的研究成果称,有35万英军、7.9万法军和7.4万澳新联军参与了战斗。

协约国大大低估了敌人的实力。History.com网站称,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前夕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军事上的失败,一直被称为“欧洲病夫”。该国军队名声太过糟糕,英法两国甚至认为只要联军一现身,奥斯曼帝国政府就会垮台。

由于先进战舰都在忙于对德作战,联军在加里波利战役中使用的几乎全部是过时的作战船只。不止如此,他们在敌方情报收集方面也没下功夫。由于缺少地图,当地沟槽遍布的陡峭地形让联军呆若木鸡。最关键的是,很多士兵作战经验不足。

加里波利登陆战于1915年4月25日打响,协约国打好的如意算盘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由于缺少实战训练,加之对半岛地形一无所知,澳新军团士兵甚至在作战第一天就错误地登陆在目标外的无名小湾。

在忍受长达数月的炮火、枪和痢疾的折磨后,1916年1月,协约国军队最终选择撤退。而这次战役的倡议者、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几乎因这场战役断了仕途之路。

尽管在那八个月内牵制了40万土耳其大军,但在留下4.5万具士兵遗体后,联军只向内陆挺进了几公里,没能取得任实质性进展。阵亡士兵包括2.5万英军,1万法军和1万澳新联军。而这次战役,却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找到了区别于英国的自我身份认同。

以英国自治领(Dominion)军队身份参战的澳新军团,在加里波利战役乃至整个一战在遥远的欧洲大陆失去了数万子弟兵。这场血腥的大战这让两个年轻的国家对自身国家地位、国际行为和责任有了重新的思考和定位。

土耳其军队则在穆斯塔法·凯末尔(Mustafa

Kemal)的指挥下以阵亡8.6万士兵的代价守住了阵地。击败协约国联军后,奥斯曼帝国爆发独立战争,穆斯塔法·凯末尔最终在1923年创建了现代土耳其,成为“土耳其之父”阿塔土克(Ataturk),以及国家民族的象征。

加里波利战役100周年纪念仪式在阵亡将士公墓和1915年协约国军队登陆的海滩举行。那场大战整整一个世纪后,已没有参与过加里波利战役的老兵在世。

在100万参加加里波利战役的各国士兵中,有约13万战死沙场,剩下的人中活到21世纪的屈指可数。阿莱克·坎贝尔(Alec

Campbell)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后一位幸存者。

1915年10月,16岁的坎贝尔来到加里波利参战,但不久后就因严重腮腺炎病倒,随即因体检不合格回到澳大利亚。

归国后,他先在奶牛场工作,后来做木工,最后拿到经济学学位,加入公务员行列。他在2002年5月去世,终年103岁。

更多文章

  • 巴比伦行动中以色列空军是如何蒙混过关的?怎么炸掉伊拉克核反应堆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巴比伦行动,以色列

    以色列耶路撒冷时间1981年6月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的下午16时45分,以色列飞行员驾驶14架涂着伪装色彩的战斗机从西奈半岛埃拉德港湾附近“月亮山谷”中的埃其翁(也有译作“艾其昂”、“埃锡安”)空军基地出发,开始实施“司芬克斯”行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巴比伦”行动——炸毁伊拉克的核工厂。其中8

  • 卡诺莎之辱:教皇手中的“两把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卡诺莎之辱.神圣罗马帝国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中世纪的欧洲都比较神秘和传奇,那时候的欧洲文化思潮比较繁华,工业技术也比较发达,那时候的欧洲政权的发展史更是有着教皇的阴影。整个中世纪欧洲在那段时间整个社会都在进行着变革和洗礼。当然教权和政权两者的较量一直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教皇想染指政权,在位的国王更想染指教权的局面,这两者之间

  • 如何评价麓川之役?麓川之役过程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麓川之役,明朝

    第一次征讨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地,刁宾玉投奔永昌,死后无嗣。思任发屠杀腾冲,并占领潞江,自称曰“法”。事情上报后,明英宗派遣刑部主事杨宁前往谕令,思任发不服 。正统四年(1439年)正月,英宗命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师讨思任发,太监吴诚

  • 浑河之战的过程如何?如何评价浑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浑河之战,明朝

    浑河血战指天启元年(1621年)发生在浑河边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兵约数万人,明军(主要为四川白杆兵4000及浙江兵3000)共7000余人,主要军事统帅:努尔哈赤、陈策、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戚金、周敦吉等,以后金惨胜结束战斗。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

  • 汉武帝是怎么对付外戚干政的?汉武帝做法出神入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外戚干政

    历史上皇帝是唯我独尊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因为初登大位,政权不稳,往往被外戚干预,运气好的等自己羽翼丰满将大权夺回,运气不好的,直接被外戚操控成了傀儡,更有甚者,还有可能有杀身之祸,如果说外戚干政最严重的朝代无疑是汉朝,但是呢,应对外戚干政最6的皇帝,小编认为是汉武帝,这里介绍两件大事,看人家是

  • 揭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西大藤峡反明起义打了268年?(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藤峡之战,明朝,大藤峡起义

    大藤峡在今天的广西桂平,公元502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建桂平县开始一直是浔州的首府。1994年撤县建市,1996年10月由贵港市代管的县级市。大藤峡所在地区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起义遗址,那就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大藤峡在黔江下游,黔江的大名儿叫乌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长江上游右岸的乌江才被叫做黔江。乌江发

  • 揭秘:乙未事变详解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1895年9月1日,三浦梧楼来到朝鲜首都汉城,接替井上馨就任日本驻朝公使。三浦赴任前,就与玄洋社、熊本国权党等右翼侵略主义团体碰头,并带了两个精通朝鲜问题的右翼分子赴任,他们分别是武田范之和月成光,前者曾加入间谍组织天佑侠,在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期间进行阴谋活动,后来又在日韩合并时做出很大“贡献”;后者

  • 揭秘藏传佛教中的六字根本真言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佛教中的六字真言,藏传佛教

    汉字音译为??(an)、嘛(ma)、呢(ni)、叭(ba)咪(mei)?耍?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大小宗教器具、

  • 东罗马帝国历史:伊拉克略王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7世纪后,拜占廷国际贸易因与波斯和阿拉伯的战争而受到影响,传统的经过波斯湾和叙利亚的商路中断,迫使拜占廷开辟通过红海进入印度洋的海路贸易和通过黑海、里海、咸海的陆路贸易路线。至9世纪,拜占廷的国际贸易达到最高峰。610年,希拉克略(610—641年在位)顺利进军帝都,夺取王冠,将福卡斯推上断头台。同

  • 民族悲壮历史:抗清三公领导百姓守城八十一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抗清三公,清朝,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不乏像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末清初江南的一座小城江阴,发生过一段以阎应天、陈明遇、冯原敦为首的抗清三公领导全城军民抵抗清军的惨烈历史,是满清入关以来最为震惊的抵抗,共持续八十一天之久,全城共八万于人无一人投降,全体殉国,这就是江阴八十一日。今天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