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战沙隆之战的影响是什么

西罗马帝国最后一战沙隆之战的影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3/12/26 13:32:20

提拉是匈奴帝国最为人熟知的领袖皇帝,人称“上帝之鞭”。他带领他的匈奴帝国多次入侵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51年,阿提拉为了继续西扩大领土,发兵攻打西罗马帝国,这一场战争就是沙隆之战。那么沙隆之战结果是什么呢?

沙隆之战匈奴帝国领导人阿提拉画像

沙隆之战的结果就是阿提拉遭遇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失败,虽然顽强抵抗,但是仍然不敌西罗马帝国的联军,被迫退到了莱茵河以东。不过就算是这样,阿提拉也没有停下对外扩的脚步,在第二年的时候,避开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攻意大利北部。

阿提拉这个人野心勃勃,东罗马帝国对他臣服之后,他还不满足,想要继续征服西罗马帝国。阿提拉其实早就想要高卢和意大利了,因为这两个地方繁荣又富庶。阿提拉有想要进攻西罗马帝国的念头的时候,刚好罗马宫廷里也发生了一点事情,让阿提拉有正当的借口起兵攻打罗马帝国。

在沙隆之战开始之前,阿提拉就已经预料到,罗马帝国军队并没有什么能力与匈奴军队对抗。在西罗马帝国的那些联军中,唯一能与匈奴军队相抗衡的就只有西哥特人。果然不出所料,匈奴帝国军队是失败就是西哥特人造成的。西哥特虽然在混战中死去,但是这也更加激发了西哥特人的斗志,凌厉地反击。

西哥特人的对手东哥特人见他们如此厉害,自己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就率先逃走了,沙隆会战就是到这里才分出了胜负。

沙隆之战的影响

沙隆之战规模巨大,交战双方伤亡也是巨大,那么沙隆之战的影响有哪些呢?沙隆之战是西罗马帝国最后的大型军事行动,也是埃裘斯军事生涯上的顶峰。这一场战役中,西罗马帝国联军中最强大的西哥特人的大王阵亡,反而成为这场战争中制胜的关键。而阿提拉在一场战争失败后,就离开了高卢,将目标完全指向意大利本土。

沙隆之战画像

沙隆之战对未来欧洲历史的影响可谓是巨大。双方在整场战争中都投入了超过50万的兵力,交战当日的伤亡率也是非高的,整场战争就是以对人命的大幅度浪费和无视平民生命的极端非人道等行为著称。在这一场战争中,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尤其是针对平民暴行产生的巨大规模伤亡,震惊后世。

但是有些史学家认为,沙隆之战也是也可取之处的。沙隆之战是古典时代末、中世纪初时的一场决定性战役。这一战避免了基督教明的灭亡,在这一层面上讲,沙隆之战对西方文明发展的决定于不输于后来的图尔战役。

这一场战争结束后,阿提拉入侵高卢的计划破产,选择撤退回国整顿。不过这一场战争其实并没有伤及到匈奴帝国的军事力量,不到一年的时间,阿提拉就又开始攻打意大利。而罗马方面,埃裘斯因为沙隆之战的胜利,声望达到了巅峰时期,于是遭到了罗马皇帝的嫉妒,最后被陷害致死。

标签: 沙隆之战

更多文章

  • 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奠定苏德战场胜负的重要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苏德战场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打破德军大规模进攻并粉碎德军战略集团而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实施的一次防御战役(7月5—23日)和数次进攻战役(7月12日—8月23日)。1943年2月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乘胜进攻,于2月15日收复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参见哈尔科夫苏军

  • 泰纳鲁河美日血战:日军将领不堪失败拔刀自裁(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美国,日本

    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在1942年之前,它一直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一场美日血战,让它在世界享誉盛名。而这场战争,美国依靠自己强劲的军事实力,笑到了最后。美军登陆瓜岛,一木清直奉命进攻1942年8月7日,美国军队,近万名士兵,分成两路,开始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进攻。他们以为此次

  • 拥有众多火器的明朝,为什么打不过骑马的满清?(明朝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明朝火器

    拥有众多火器的明朝,为何无法在野战中压制满清?一提起明朝被清朝所替代,很多人总是会责怪李自成,责怪他的叛乱耗损了大明的国力,致使明朝疲于奔命,两面作战,由此使得满清有了可乘之机,进而入主中原。但是,大明对清战争的失利真的仅仅由于两面作战吗?实际上,辽东军是大明全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其总数也达到了12万

  • 明朝大量使用火器为什么到了清朝就不用了?(明朝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火器,明朝火器

    中国古代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冷兵器,其实一开始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是西方却很早就普及了热兵器。中国明朝时期其实已经在使用火器了,但是到了清朝打仗的时候,却又回到了冷兵器,这是为什么呢?清朝一开始,其实火炮在战争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到了雍

  • 卡特万之战:中西方文明的第二次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卡特万之战,西辽

    卡特万战役,又称卡特万之战,是1141年西辽军队同以塞尔柱帝国为首的西域联军的冲突,双方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对峙,并于9月9日展开会战。此战役是中亚史上的著名战役,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中以少胜多,击败10万中亚联军,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卡特万战役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

  • 丹麦海峡海战中被击沉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研制历史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设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丹麦海峡海战,英国,德国

    研制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获悉德国在建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当时新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航速达到25节,所以新的战列巡洋舰航速要求超过30节。原来设计方案排水量36000吨,装甲防护与之前英国的战

  • 奠边府战役的结果简介 奠边府战役的结果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奠边府,法国,武元甲,越南,越南战争,奥韦涅战斗,奠边府战役

    毫无疑问,越军取得奠边府围攻战的胜利,是因为武元甲指挥有方。的确,武元甲拥有一支兵力众多,基本上由单一民族构成的,愿为自由而献身的军队。然而,他的激情和精神,与他快速多变的战术才能一样,激励着他的军队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奋斗精神。武元甲为胜利付出了极高的代价。据估计,越军在此次围攻战中伤亡

  • 奠边府战役战争过程简介 奠边府战役的总体行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奠边府战争,越南,法国,武元甲,卡斯特里,奠边府战役

    3月13日,奠边府谷地响起了雷鸣般的炮声。这一天,越军的炮火持续不断,从未减弱,法军的回击不起作用。越盟的炮火集中打击比阿特丽斯据点,同时打击整个营地的中心。正在指挥外籍军团第13半旅第3营作战的佩戈少校由于指挥所中弹而丧命。紧接着,中心扇形防御阵地指挥官戈谢上校阵亡。但直到下午5时30分,勇敢顽强

  • 大国沙文主义是什么意思?大国沙文主义的实质(勃列日涅夫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国沙文主义,苏联,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即大国主义。是国际关系中较大的国家对待较小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沙文主义倾向。主要特征为: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大国沙文主义并不是某一国家特有的现象。乙国比甲国小,但是比丙国大,乙国尽管会反对甲国的大国沙文

  • 雷伊泰岛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雷伊泰岛战役,美国

    着陆初步的登陆行动在10月17日凌晨展开,由第6巡逻营攻占莱特湾附近的3个小岛,虽然受台风阻延,美军仍然在12:30登陆迪纳加特及荷汉蒙2个小岛,在荷汉蒙,他们发现小股日本守军及破坏一个无线电台,当时他们还未攻占迪纳加特,在之后的3天内,他们在2个小岛上建立灯塔以引导舰队驶入莱特湾。第2天,第3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