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埃及胡夫金字塔建造上存在着怎么样的数学规律?

埃及胡夫金字塔建造上存在着怎么样的数学规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3/12/24 5:21:19

英国《伦敦观察家报》有一位编辑名叫约翰·泰勒,是天数学的业爱好者。他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大金字塔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难以置信地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

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

泰勒还借助文献资料中的数据研究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使用种长度单位。当他把塔基的周长化为英寸为单位联系。他由此想到。英制长度单位与古埃及人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否有一定关系?

泰勒的观念受到了英国数学家查尔斯·皮奇·史密斯教授的支持。1864年史密斯实地考查胡夫大金字塔后声称他发现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数学上的奥秘。例如,塔高乘以10亿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后来,另一位英国人费伦德齐·彼特里带着他父亲用20年心血精心改进的测量仪器又对着大金字塔进行了测绘。在测绘中,他惊奇地发现,大金字塔在线条、角度等方面的误差几乎等于零,在350英尺的长度中,偏差不到0.25英寸。它的周长正好是362.31库比特单位(320米)跟地球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它周长

×2又是赤道的时分度,塔底周长(320.36×4)除以2倍的塔高(未塌落时,146.591米)就等于3.1416,和圆周率差不多,把它的自重×1015万就是地球的自重,塔高×10亿,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地球的子午线正好从金字塔的中心通过。两极轴心每隔25827年它们正好转一圈,金字塔的两条对角线的和,就是25826.6厘米。

这座金字塔规模巨大,气势雄伟,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彼特里在调查后写的书中否定了史密斯关于塔基周长等于一年的天数这种说法。

彼特里的书在科学家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支持他,有人反对他。

大金字塔到底凝结着古埃及人多少知识和智慧,至今仍然是远没有完全解开的谜。

大金字塔之谜不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热心人在探索。

更多文章

  • 日军将领山本五十六生平及评价 山本五十六之死(二战十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军,山本五十六,二战十大名将

    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驻美武官、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长、海军次官。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日本海军当时唯一反对加入轴心国,反对

  • 解密:乌孙的“大禄”是否就是尧手下的职官大麓?(乌孙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乌孙,大禄,尧,,乌孙国

    国学大师章炳麟所著《訄书》里有一篇史学论文,是关于西域古代官制的。这篇论文虽然只有457个字,但它却解决了我国二千多年来学术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乌孙的职官大禄。乌孙是我国古代部族名,也是古国名。其职官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该传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前119年)到达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了解到

  • 汉朝两位公主远嫁乌孙:所建的是汉城还是唐城(乌孙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乌孙,解忧公主,西域,,乌孙国

    汉代有两位公主嫁到了乌孙,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先后在乌孙生活了多年。新疆伊犁河谷一带就是当年乌孙人生活的地方。《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乌孙人是逐水草而

  • 府兵制的废除缘由:唐代府兵因何最终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府兵制,北魏,官员,

    府兵并非唐代唯一的兵种,承担宿卫的还有保卫宫廷,屯驻北门的禁军(见六军),与十二卫所领府兵对称南、北衙军。出征和防戍则有名为“募”而实也是“征”的兵募,以后还有防戍本州的团结兵、士镇兵等。在出征和防戍中,兵募的数量往往超过府兵,但府兵在唐初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是军队的骨干。唐代府兵制在太宗和高宗统

  • 《战争论》的历史地位:堪称是西方的孙子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争论,西方,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该书出版后,曾受到各国军界的极大重视。美国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战争指导"的条目提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

  • 印加帝国的政治形式:有松散的政治集团组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印加帝国,美洲,西班牙,

    印加帝国在它的统治者的绝对统治之下也没有保持统一性。它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即使不是由几百个,也至少由几十个不同的政治集团、种族,甚至是操不同方言的部族所组成。为了维持帝国的统一,所做的一个努力是在帝国使用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个方案一直到1532年都还远没有完成,而且管理模式在帝国的一个部分

  • 笈多帝国的军事组织:以步兵弓箭手为主要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笈多帝国,印度,王朝,

    笈多王朝的成功和高效率的军队有密切关系。当时印度的军事经典《Siva-Dhanur-veda》有一些对笈多王朝军队的描述。笈多王朝的军队主要是以步兵弓箭手为主,弓也是部队主要的武器。印度的长弓是由金属或竹子所制成,箭是长的竹杆加上金属头。印度长弓和西方或中亚的复合弓不同,后者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翘曲,

  • 笈多帝国的文化:大乘佛教盛行 宗教传播自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笈多帝国,印度,王朝,

    笈多王朝时印度教兴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发展,大臣和将领就有信奉佛教及湿婆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由鸠摩罗笈多一世修建,其后成为笈多文化的学术中心。笈多朝初期,信奉婆罗门教,对佛教并不重视。当时佛教对统治者的态度,像《涅盘经》中所表示的,只要求国王给予外护就可以了。从佛教立场来谈政治的《王法

  • 乐不思蜀的刘禅在历史上其实一点也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刘备,诸葛亮,乐不思蜀

    刘禅,蜀汉后主,小名为阿斗,刘备的儿子。刘备在入蜀之后,立刘禅为太子,在公元233年继承了皇位,在位四十一年。后来投降曹魏,蜀汉灭亡。有很多认为刘禅是弱智,主要表现在亲信小人、不战而降和没心没肺,但是事实上刘禅并不傻,而是一位被历史扭曲的大气君主。刘备在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代诸葛亮

  • 刘禅乐不思蜀背后有什么无奈?刘禅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三国,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可能是后主刘禅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不但不知羞耻,苟且偷生,还贪图逸乐,丝毫不以故国为念,可谓昏聩至极。但其实,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不得已的原因。当时,曹魏的大军已经包围成都,即便誓死抵抗,也很难挽回败局,而且一旦破城,蜀国的百姓肯定惨遭屠戮。为了保全自己的子民,刘禅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