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嫫母、钟无盐、孟光、阮氏女,''四大丑女''在德行上赢得了人生

嫫母、钟无盐、孟光、阮氏女,''四大丑女''在德行上赢得了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1/7 1:32:55

古代有''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她们的结局都不是太好,西施被沉江;貂蝉是个虚拟人物,也是周旋于董卓、吕布父子之间,杂剧中的结局是被关羽所杀;王昭君出塞与匈奴联姻,尽管当时汉匈联姻已经由汉室作为主体,但这并不能改变和亲者本人老死大漠的悲惨命运;杨玉环更是死于''马嵬驿兵变''。

除了''四大美女'',古代还有''四大丑女'',即嫫母、钟无盐、孟光、阮氏女。她们在先天条件上逊于''四大美女'',但是在德行上取胜,反而比''四大美女''更加幸福和从容。

黄帝次妃嫫母,相传发明镜子的女人

第一个丑女嫫母,是黄帝的次妃。大家都知道黄帝这个人物在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独特,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的作用,到现在也有非常高的影响力。

《史记索隐》中引用西晋学者皇甫谧的说法,黄帝有四个妃子,正妃为累祖,就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养蚕制衣;次妃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嫫母。嫫母的地位要低于嫘祖、女节、彤鱼氏女。虽然皇甫谧的说法也一些被人质疑的地方,不过黄帝这四个妃子应该说是达成了共识。

相对于女节和彤鱼氏女来说,嫘祖和嫫母的名气更大一些。嫘祖是因为开创养蚕业,还是黄帝的正妃,而嫫母则是因为形象丑陋。在古籍中不乏描述嫫母丑陋的地方,嫫母也成为丑女的一种标签或者说符号,古人论述美丑或者描述丑女时,常常拿嫫母出来做文章,与之参照对应的大多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古人并不吝于笔墨丑化嫫母的形象,但是对嫫母的德性也表达出一定的赞扬。《列女传》中记载嫫母虽然丑陋,然而''最贤心''。小编不知道黄帝与嫫母的结合是否掺杂了政治上的因素,不过嫫母的德性也受到黄帝的认可,黄帝认为嫫母只要坚持修养德性不忘,''虽恶奚伤?''另外还有嫫母发明镜子的传说,不过小编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资料证实。中国文化为祖先崇拜,一些发明很喜欢放到古代圣贤的头上;抑或是确有此事,小编孤陋寡闻而已。

齐国贤妃钟无盐

钟无盐在历史上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应该算是''四大丑女''中最有名气的人。后人常常称呼其为''钟无艳'',这个应该是一种错误的,或者说约定俗成的称呼。钟无盐的名气叫做钟离春,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的女子,所以称为钟无盐是恰当的。至于钟无盐为什么演变为钟无艳,应该是因为她的姿貌所导致的吧。

钟无盐相貌非常丑陋,《列女传》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因为太过粗陋,钟无盐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嫁出去,这在古代已经是非常高龄了。钟无盐找不到归宿,于是她做出一个举动:向齐国君主,就是齐宣王自荐,请求进入后宫之中。

齐宣王对钟无盐很感兴趣,接见了钟无盐。第一天钟无盐给齐宣王玩了一个隐身的法术,引起齐宣王的兴趣。当然隐身是很神秘玄妙不现实的东西,未必是可信的;第二天钟无盐不再用这种微末小技,而是直指齐国的四种弊端:强敌环伺、不立太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小人横行、贤才隐遁;沉迷酒色、不修德政。

齐宣王被钟无盐点醒,于是开始励精图治,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将齐国拉回正轨。而钟无盐因为突出的德性和才干也被齐宣王纳为正妃,得到了归宿。整体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举案齐眉的女主人公——孟光

与''四大丑女''其他三人不同的是,孟光的德性与政治没有关系,她并非嫁入统治者后宫或者朝廷重臣的家中,而是过着民间的小日子,留下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就是举案齐眉。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做梁鸿的隐士,也算是名士。梁鸿在太学学习,有很高的学问,然而他并不愿意出仕,也没有研习经典章句,而是在上林苑中养猪。结果因为失误发生火灾,把其他人的房子烧毁了。梁鸿所有的猪拿出来都不够赔偿,于是自己到主人家打工偿债。其他人认为梁鸿不是普通人,苛责主人;主人也开始敬重梁鸿,放过梁鸿并且退还梁鸿的猪,梁鸿没有接受,因此得以显名。

梁鸿通县有孟氏女,''状肥丑而黑'',也是等到三十的高龄还没嫁出去,内心当中渴望梁鸿这样的丈夫。梁鸿得知这件事之后,拒绝其他有势力的家族的联姻请求,反而聘娶大龄丑女孟氏女。孟氏女入门的时候浓妆艳抹,穿上华丽的衣服装饰,结果受到了梁鸿七天的''冷暴力'';后来孟氏女又去掉粉末,穿上布衣,才得到梁鸿的敬爱,于是起名为孟光,字德曜。

梁鸿避世不仕,与孟光隐居于霸陵山,先后辗转于青州、扬州。在扬州时梁鸿夫妇寄居于本地大户皋伯通家中,受雇为人舂米养家。即便如此,孟光对梁鸿也没有任何的懈怠,每次吃饭时将托盘举到眉毛处给梁鸿,表达出十分的尊敬,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在后人眼中似乎颇有些女性地位受压迫的味道,不过这毕竟是在古代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对此小编就不再进行讨论了。

丈夫卷入政变风波后保全二子的阮氏女

在古代时期,政治极大多数都是成年男子的事情,不过有些时候女性也发挥出重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并不直接作用于政治,却与政治息息相关。比如曹魏时期的丑女阮氏女。

阮氏女的丈夫叫做许允,是曹魏的一个官员。阮家和许家都是官宦之家,二者的联姻大概是有政治色彩在里头。阮氏女长相极丑,一度遭到许允的冷落。但是阮氏女并不因此自卑自怨,反而批评许允好色轻德,因此挽回了许允的心思。

许允这个人物似乎不太著名,不过他却卷入三国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当中,那就是''嘉平之变''。曹芳在位时期,司马氏的权势日益膨胀,曹氏的力量也做出反击。李丰、张缉、夏侯玄等人打算发动政变除掉司马师,其中也拉拢了许允,可惜最后失败了。虽然许允没有直接表态支持李丰等人,但是司马师还是将许允视为眼中刺、肉中钉,最后流放并杀死许允。

杀死许允之后,司马昭担心许允的两个儿子许奇和许猛,于是派钟会到许允家吊唁,其实是观察许奇和许猛有没有许允那样的才能,如果有就斩草除根。钟会是司马氏的人,阮氏女对他此行目的非常清楚,告诫两个儿子坦诚相待,不需要故作愚弱,也不需要对政治闭口不谈,状态也不要过于哀伤。许奇和许猛听从阮氏女的话与钟会交谈,果然被视为没有威胁,卒免。

小结

嫫母、钟无盐、孟光、阮氏女,这四个人通常被列为''四大丑女'',与''四大美女''相比,史料中对她们的长相的描述是很刻薄的,然而将四人并列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她们相貌丑陋,嫫母为黄帝贤妃;钟无盐自荐成为齐宣王正妃,令齐国大治;孟光达成自己的愿望,与梁鸿相敬如宾;阮氏女在猛烈的政治风波下为许氏保留崛起的火种。她们都是依靠品德和智慧闻名于世,将''四大丑女''并列在一起,也是带有一些褒扬的意味了。

参考文献:《三家注史记》、《吕氏春秋》、《太平御览》、《列女传》、《后汉书》、《三国志》、《世说新语》

标签: 孟光阮氏女梁鸿丑女黄帝齐宣王

更多文章

  • 嫫母磨镜的故事, 华夏族第一面镜子是这样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钟语谈资讯标签:轩辕黄帝,镜子,上古,黄帝,石板,石片,嫫母,华夏族

    #冬日生活打卡季#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华夏族所使用的第一面镜子是由轩辕黄帝的四老婆磨制而成的。相传在轩辕黄帝的皇宫里,有很多爱美的人会经常站在河边端详着自己的面容,便用轩辕黄帝的二老婆方雷氏女节所发明的梳子在努力地打扮自己。但身为四老婆的嫫母觉得自己长得样貌过于丑陋,便不敢跟着过去水边打扮自己,甚至于

  • 古代丑女嫫母也有名,为何留下好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屈原,丑女,黄帝,西施,母夜叉,四子讲德论

    中国古代最早出名的丑女是嫫母。嫫母是黄帝的第四位妻子,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嫫母“锤额蹙颚,形粗色黑”。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说:“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就连常在诗文里把香草比做美人的屈原在《九章:惜往日》赋诗言到:“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看来嫫母真是长得丑,传说中,她脑门突出又没

  • 嫫母:轩辕黄帝的四老婆,我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貌丑而贤德!

    历史解密编辑:山客齐哥标签:黄帝,嫘祖,齐宣王,丑女,貌丑,嫫母,轩辕黄帝

    传说,华夏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一共娶了四个老婆,大老婆叫作嫘祖,是养蚕技术的发明者;二老婆叫作方雷氏女节,是梳子的发明者;三老婆叫作肜鱼氏;四老婆叫作嫫母,是镜子的发明者。其中嫘祖为正妃,在黄帝的后宫中地位最高,而嫫母则位于方雷氏和肜鱼氏,在黄帝的后宫中是地位最低的。此外,嫫母还是我国历史上四大丑女

  • 嫫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北6699标签:黄帝,丑女,妻室,后宫,嫔妃,嫫母

    黄帝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娶了一个最丑的女人为妃,这个女人就是嫫母。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位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嫫母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

  •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挖出女娲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女娲庙,武则天,李显,华夏,女娲,唐中宗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部分人小时候就听过,一直都是这样流传着,女娲是大地母亲,补天、造人,开创维持着我们这个华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形象,女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古以来,朝朝代代都信仰女娲,也在女娲精神的引领下开拓生活。所以,作为中华民族自发的信仰源泉,历代各地都有修建女娲庙,大家信

  • 神话传说中,女娲座下有四只神兽:两条上古神龙,两条上古灵蛇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神兽,应龙,黄帝,蚩尤,盘古,天界,女娲,神话传说,上古神龙,上古灵蛇,水生动物

    上古神话中,女娲是功绩最高的一位神女,没有之一。我们的上古神话丰富多彩,既有满天古神,也有很多形色各异的上古神兽。上古神话中,神仙身边一般都有神兽为伴,比如说炎帝身边有朱雀,少昊身边有玄鸟,黄帝身边有毕方。那女娲座下,有没有神兽相伴呢?今天史书凌轩阁 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女娲座下的四大神兽。女娲座下

  •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竟挖出女娲墓碑,女娲是否真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女娲,女娲庙,武则天,李显,中皇山

    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如此漫长的华夏历史中,也代代相传了许多传说故事,至今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关于创世神的故事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伏羲、女娲、盘古等等传说中的人物都位列其中。2003年,随着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一处女娲庙下的墓碑被挖出,关于女娲的身世,一时间引起社会上的广泛热议。

  • 开心笑话:女娲造人全过程再现

    历史解密编辑:逗逗笑部落标签:女娲,马蓉,王宝强,金莲,美女

    1.金莲嫁给大郎后,金莲的老爸觉得没面子就到欧洲旅游散心,遇到一国王也在散心。国王:“尊敬的中土客人,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呀?”金莲父:“哎,家门不幸,我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小矮人!”国王听后失声痛哭:“这有什么呀,我们家的白雪公主嫁给了7个小矮人!2去表姐家玩,无聊时,看她的结婚视频,表姐感慨很多,光阴如

  •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挖出女娲墓碑,难道真有女娲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面面观察标签:女娲,女娲庙,武则天,李显,唐中宗,华夏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部分人小时候就听过,一直都是这样流传着,女娲是大地母亲,补天、造人,开创维持着我们这个华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形象,女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古以来,朝朝代代都信仰女娲,也在女娲精神的引领下开拓生活。所以,作为中华民族自发的信仰源泉,历代各地都有修建女娲庙,大家信

  • 民间故事:书生夜宿女娲庙,梦中被女娲责骂,不久后高中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大冰讲故事标签:女娲,民间故事,神灵,吕正,书生,神像

    新聊斋|女娲庙明朝正德年间,徽州府有一个叫吕正的书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吕良是举人,本想赴考到老,但生下吕正之后,见儿子自幼聪明,便放弃功名,专心教导吕正,想让儿子将来考中状元,光宗耀祖。为此,吕正从小在父亲的管教之下,勤奋读书,精通四书五经,深谙孔孟之道。吕正19岁便乡试中举,随后准备一番,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