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嫫母磨镜的故事, 华夏族第一面镜子是这样诞生的

嫫母磨镜的故事, 华夏族第一面镜子是这样诞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钟语谈资讯 访问量:2723 更新时间:2024/1/7 12:14:58

#冬日生活打卡季#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华夏族所使用的第一面镜子是由轩辕黄帝的四老婆磨制而成的。

相传在轩辕黄帝的皇宫里,有很多爱美的人会经常站在河边端详着自己的面容,便用轩辕黄帝的二老婆方雷氏女节所发明的梳子在努力地打扮自己。

但身为四老婆的嫫母觉得自己长得样貌过于丑陋,便不敢跟着过去水边打扮自己,甚至于她自卑到即便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不敢出来抛头露面,每天只会跟在黄帝的身边,干着各种粗活杂活。

在某一天里,轩辕黄帝的三老婆彤鱼氏叫来嫫母,两人一起上山去挖石板,对于这样不需要抛头露面的活,嫫母自然是很乐意干的,所以便和彤鱼氏一起上山去了。

嫫母经常干着各种粗活,所以力气比别的女人大得很多,挖起石板的速度也明显比别人快,不到半天时间就挖了二十多块石板。

当时正值中午,天上的太阳很大,在阳光的直射下,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亮闪闪的石片。她赶紧将这块石片从石头堆里抛出来,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着。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石板里居然有一个相貌丑陋的妖怪。然而等到嫫母回过神来后,发现这个所谓的妖怪原来是自己这张丑陋的面容。

嫫母悄悄地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并带回了宫里,没有对任人说起这件事情。等到没人的地方,嫫母在偷偷地将这块石片给取了出来,仔细端详一番后发现其平面凹凸不平,导致映射在上面的无论什么东西,都变得怪模怪样的。

于是乎,嫫母找来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磨擦,很快石片平面凹凸不平的东西已经被全部磨平了。

嫫母再用这块石片来照自己的尊荣,觉得样貌依旧很丑,不甘心的她在已经平滑的石片平面上又打磨了好一阵,继续照自己的尊荣,依旧觉得很丑。

嫫母无奈地表示,看来人丑是不能够怪石片不平的。从此以后,嫫母就更加不去河边,照着水面梳妆打扮了,因为她有这么一块平滑的石片,映射效果可以水面要好上太多。

所以嫫母每天早上起来,对于偷偷地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然后又偷偷地藏起来。

就这样过去了好一些日子,有一次嫫母和彤鱼氏两人一起在石板上烧肉,但因为操作不当火力过大,而导致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在嫫母的脸上,让其血流不止。

嫫母二话不说,赶紧回去皇宫拿出收藏起来石片,对着其在自己的脸上贴药。就在这个时候,轩辕黄帝回到自己的后宫,意外发现了这一切,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嫫母的身后,将头贴近她的肩膀,刚准备要仔细观看时,嫫母突然发现,石片上涌现出来黄帝的脸庞,她大吃一惊,扭头看着身后的轩辕黄帝。

黄帝询问道;“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东西?”

事到如今,嫫母也只好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给轩辕黄帝,恳求他宽恕自己。

轩辕黄帝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哈哈大笑起来,表示你的一大功劳,因为你发现了一件宝贝。

说完,轩辕黄帝把他的大老婆嫘祖和二老婆方雷氏女节、三老婆彤鱼氏一齐叫了出来,共同欣赏一下这一块能够照人面容的石片。

嫘祖看完笑着表示,难怪这段时间没有见到嫫母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是有这么一块宝贝在身边。

彤鱼氏也应和地表示,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上一功,黄帝兴奋地表示,那是当然的啦!

从此以后,镜子便开始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更多文章

  • 古代丑女嫫母也有名,为何留下好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屈原,丑女,黄帝,西施,母夜叉,四子讲德论

    中国古代最早出名的丑女是嫫母。嫫母是黄帝的第四位妻子,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嫫母“锤额蹙颚,形粗色黑”。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说:“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就连常在诗文里把香草比做美人的屈原在《九章:惜往日》赋诗言到:“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看来嫫母真是长得丑,传说中,她脑门突出又没

  • 嫫母:轩辕黄帝的四老婆,我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貌丑而贤德!

    历史解密编辑:山客齐哥标签:黄帝,嫘祖,齐宣王,丑女,貌丑,嫫母,轩辕黄帝

    传说,华夏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一共娶了四个老婆,大老婆叫作嫘祖,是养蚕技术的发明者;二老婆叫作方雷氏女节,是梳子的发明者;三老婆叫作肜鱼氏;四老婆叫作嫫母,是镜子的发明者。其中嫘祖为正妃,在黄帝的后宫中地位最高,而嫫母则位于方雷氏和肜鱼氏,在黄帝的后宫中是地位最低的。此外,嫫母还是我国历史上四大丑女

  • 嫫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北6699标签:黄帝,丑女,妻室,后宫,嫔妃,嫫母

    黄帝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娶了一个最丑的女人为妃,这个女人就是嫫母。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位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嫫母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

  •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挖出女娲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女娲庙,武则天,李显,华夏,女娲,唐中宗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部分人小时候就听过,一直都是这样流传着,女娲是大地母亲,补天、造人,开创维持着我们这个华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形象,女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古以来,朝朝代代都信仰女娲,也在女娲精神的引领下开拓生活。所以,作为中华民族自发的信仰源泉,历代各地都有修建女娲庙,大家信

  • 神话传说中,女娲座下有四只神兽:两条上古神龙,两条上古灵蛇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神兽,应龙,黄帝,蚩尤,盘古,天界,女娲,神话传说,上古神龙,上古灵蛇,水生动物

    上古神话中,女娲是功绩最高的一位神女,没有之一。我们的上古神话丰富多彩,既有满天古神,也有很多形色各异的上古神兽。上古神话中,神仙身边一般都有神兽为伴,比如说炎帝身边有朱雀,少昊身边有玄鸟,黄帝身边有毕方。那女娲座下,有没有神兽相伴呢?今天史书凌轩阁 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女娲座下的四大神兽。女娲座下

  •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竟挖出女娲墓碑,女娲是否真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女娲,女娲庙,武则天,李显,中皇山

    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如此漫长的华夏历史中,也代代相传了许多传说故事,至今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关于创世神的故事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伏羲、女娲、盘古等等传说中的人物都位列其中。2003年,随着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一处女娲庙下的墓碑被挖出,关于女娲的身世,一时间引起社会上的广泛热议。

  • 开心笑话:女娲造人全过程再现

    历史解密编辑:逗逗笑部落标签:女娲,马蓉,王宝强,金莲,美女

    1.金莲嫁给大郎后,金莲的老爸觉得没面子就到欧洲旅游散心,遇到一国王也在散心。国王:“尊敬的中土客人,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呀?”金莲父:“哎,家门不幸,我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小矮人!”国王听后失声痛哭:“这有什么呀,我们家的白雪公主嫁给了7个小矮人!2去表姐家玩,无聊时,看她的结婚视频,表姐感慨很多,光阴如

  •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挖出女娲墓碑,难道真有女娲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面面观察标签:女娲,女娲庙,武则天,李显,唐中宗,华夏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部分人小时候就听过,一直都是这样流传着,女娲是大地母亲,补天、造人,开创维持着我们这个华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形象,女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古以来,朝朝代代都信仰女娲,也在女娲精神的引领下开拓生活。所以,作为中华民族自发的信仰源泉,历代各地都有修建女娲庙,大家信

  • 民间故事:书生夜宿女娲庙,梦中被女娲责骂,不久后高中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大冰讲故事标签:女娲,民间故事,神灵,吕正,书生,神像

    新聊斋|女娲庙明朝正德年间,徽州府有一个叫吕正的书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吕良是举人,本想赴考到老,但生下吕正之后,见儿子自幼聪明,便放弃功名,专心教导吕正,想让儿子将来考中状元,光宗耀祖。为此,吕正从小在父亲的管教之下,勤奋读书,精通四书五经,深谙孔孟之道。吕正19岁便乡试中举,随后准备一番,到京城

  • 什么叫作女娲,什么叫作伏羲女娲、伏羲到底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呼子易学思想标签:蛇,伏羲,易经,周易,易传,女娲,周文王,水生动物,神话传说

    何谓女娲?何谓伏羲?也即什么叫作女娲,什么叫作伏羲女娲、伏羲到底都做了什么这里是【呼子易学思想·呼子先天易传】。我们讨论易经。我们讨论在周易爻辞中发现有女娲、伏羲的名字。易经中象的概念,指向的是图画易经的画面,指向图像?这是“象者,像也”。一句“象者,像也”,后面可以跟着是“类万物也”,也可以向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