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挖出女娲墓碑,难道真有女娲其人

2003年,陕西翻修女娲庙,大殿下挖出女娲墓碑,难道真有女娲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社会面面观察 访问量:3128 更新时间:2024/2/10 22:34:01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部分人小时候就听过,一直都是这样流传着,女娲是大地母亲,补天、造人,开创维持着我们这个华夏民族。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化形象,女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古以来,朝朝代代都信仰女娲,也在女娲精神的引领下开拓生活。

所以,作为中华民族自发的信仰源泉,历代各地都有修建女娲庙,大家信奉祭拜女娲,祈福许愿,也是将女娲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而除了女娲庙,近代以来,也不断有女娲墓碑甚至女娲坟的新闻出现。让人不禁怀疑,难道女娲是确有其人吗?

女娲墓碑的真相

2003年,陕西省就曾出现过为翻修女娲庙,结果在庙下发现女娲墓碑的新闻。

随着真相一步步揭开,首先出现了守女娲坟的世家,这个家族深信女娲是真实存在的,被发现的墓碑也是真的,他们肩负着这个历史的秘密,并且不断世代相传。

其实根据相关报道,该墓碑是清朝时期制作的,猜测也是该女娲庙的人员制作的,制作原因尚不可知。但女娲的传说是远在华夏时期之前。

明显这只是清朝人对女娲传说进行创作的成果,并不能当真。只能说,这是古人将古人的传说拟真化,然后今天的人继续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这咋听有些无厘头,但深想是很受感动的。能看出他们对女娲十分真诚的信仰,而且根植在家族血脉之中,有着十分原始淳朴的力量。

他们相信女娲的存在,愿意去守着这个坟,相信守着是正确的,是会有生活上正向的回报,是积极向上的态度,就像守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一样。

女娲与武则天的关系

而随着这个世代守护女娲墓碑家族的曝光,也连带着让不远处的太子坟引起了大众的注意,经过研究调查,还牵扯出一段武则天的故事。

在一个偏僻乡村地方发现的太子坟,也是众说纷纭。但时间重点都是放在了唐代武则天那段历史上。

解读出来的故事有2种,一个是关乎武则天赏识某个崇拜她的男子,于是认了义子,死后便有个太子坟。

另一个是武则天的孩子唐中宗李显,有个男子对他有恩,后来李显复位后为了报恩,但该男子已逝世,于是而设了太子坟。

故事听起来都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但也都关乎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华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而再溯源往上的话,其实女娲才算是女性统一天下的第一股力量。

二者有其相似之处,而在同个地方,也出现了与她们都相关联的传说。

女娲之后,便开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这后来的几千年朝代更替,一直以来都是由男性作为主导者,男性力量统治着这个社会。

但在中华文化里,孝是摆在首位的。母亲这个形象也是一直居在崇高的地位。所以我们会有女娲这个造人的形象,她是整个民族的母亲。

我们也一直相信这位最原始的母亲有着最巨大的力量,所以会一直向她祈祷,这也已经是整个民族的信仰。

后来,武则天称帝,这在封建帝国主义里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她与女娲不同在于她必须反抗当时封建社会的男性力量才能成功,在当时社会的共识里这是有些反叛的意味在。

可是为了巩固武则天的统治,她的身份必须要有正面的支撑精神,于是,与女娲联系在一起,同样是女性身份,作为当下时代的最高力量,对人类社会有贡献。

其实这也是会对武则天的形象有所裨益,就是让百姓认为女性也能统治天下,女性也可以是天选之子。

我们可以合理猜测那些太子坟的传说是在武则天的统治下,为了宣传效果而流传出来的,但由于每个时代也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所以会有不一样的故事版本。

因此另一个唐中宗李显的故事,或许也就是为了冲淡女娲对武则天的正面效果而诞生的。而不管真相如何,这些故事也流传至今,作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是啊,作为少数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姓名的女皇帝,武则天的故事自然是最引人入胜并诱人深思的,物以稀为贵,关于武则天的故事那可真是太多太多了。

女娲之于武则天,或者也是武则天想要继续传承下去的一股力量。无论目的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女性精神始终熠熠生辉,这也意味着我们民族女性力量的生生不息。

小结

从古至今,关于女娲的传说故事从未间断,甚至还衍生出了其他分支传闻。女娲作为传说故事题材,可以说是非常好创作的,但究其所以,也是我们中华儿女对女娲的喜爱。

作为华夏民族的母亲,女娲有着普罗大众对于女性最崇高最伟大的想象,她勇敢无畏,极具贡献精神,一切美好的品质都在她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

所以百姓信奉女娲,甚至是武则天,一代女帝,可比天高,也是对女娲有着崇拜之情,而这些情愫,就这样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流传至今。

女娲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体系的代表之一,深受百姓的信奉,信仰女娲从没断层过,各地都有的女娲庙就是很好的见证。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来一直在给女娲设坟设墓,或许也是源于我们民族最基本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根脉相连,我们在这片大地上生,也要归于这片大地,暗含着与民族共同传承的意味。

新闻出现的女娲墓碑等事件,其实也像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自动纠正,中华子孙很自然而然,就想给女娲设墓碑、设坟,这里面可能是出于内心的行善积德心理,但深层里还是对文化的一种认同和执行。

犹如要形成文化的大一统,对传统习俗的惯性执行,也是对文化的坚定信仰。有时想,虽然时代总是在进步,但深藏在传统基因里的,总是会有方式流传下来的,就像女娲,永远都会在时代里上演属于她的角色。

标签: 女娲女娲庙武则天李显唐中宗华夏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书生夜宿女娲庙,梦中被女娲责骂,不久后高中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大冰讲故事标签:女娲,民间故事,神灵,吕正,书生,神像

    新聊斋|女娲庙明朝正德年间,徽州府有一个叫吕正的书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吕良是举人,本想赴考到老,但生下吕正之后,见儿子自幼聪明,便放弃功名,专心教导吕正,想让儿子将来考中状元,光宗耀祖。为此,吕正从小在父亲的管教之下,勤奋读书,精通四书五经,深谙孔孟之道。吕正19岁便乡试中举,随后准备一番,到京城

  • 什么叫作女娲,什么叫作伏羲女娲、伏羲到底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呼子易学思想标签:蛇,伏羲,易经,周易,易传,女娲,周文王,水生动物,神话传说

    何谓女娲?何谓伏羲?也即什么叫作女娲,什么叫作伏羲女娲、伏羲到底都做了什么这里是【呼子易学思想·呼子先天易传】。我们讨论易经。我们讨论在周易爻辞中发现有女娲、伏羲的名字。易经中象的概念,指向的是图画易经的画面,指向图像?这是“象者,像也”。一句“象者,像也”,后面可以跟着是“类万物也”,也可以向文字

  • 原来,“女娲”是艘太空船?

    历史解密编辑:翔子史前推理师标签:山海经,屈原,女娲,神话,黄帝

    山海经可以说是中国神话之母,相传成书于东周时期,中国的上古神话几乎母版都来源于山海经,女娲的名字最早也出现在山海经,而在山海经里提到女娲的地方其实只有唯一一句话。《山海经大荒西经》原文如下:“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句话,很难与造人联系上,对吧?有人非常勉强地解释为

  • 实拍深圳海上世界女娲雕像,网友:这真的是女娲?恕我孤陋寡闻

    历史解密编辑:蓓蓓职场经验标签:雕像,女娲,神像,人形,女娲补天

    前几天去深圳海上世界游玩,发现了一尊女娲神像。女娲神像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蛇身,但是仔细看越看越不对劲,感觉怎么像是美人鱼,难道是雕错了。下半身明明是鱼鳞。但又有点像是蛇鳞,每个人看得都不一样。这尊女娲补天的雕像大概有五六米。看起来非常的大。底座是一条蛇的尾巴。居然看起来栩栩如生。但是路过的路人却

  • 《封神榜》纣王给女娲写的那首诗,到底有多过分?让女娲誓要灭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们见证标签:纣王,女娲,柳永,苏轼,帝辛,李清照,晏几道,水生动物,神秘题材电视剧,封神榜(2001年电视剧)

    在古代,乱写诗有时候是要倒大霉的。对这一点,最有体会的应该是大文豪苏轼。当年,他就是因为写了一些不受皇帝待见的诗,被小人们抓住了把柄,算是把一生的仕途都给搭上了。好在他性格乐观,这才有了后面那诸多经典。既然古代有不少像苏轼这样因诗闯祸的文人,那小说家们自然也就爱用这样的桥段,其中用得最好的就是明代传

  • 《山海经》的女娲之肠,误解千年的女娲形象被破解,非人面蛇身

    历史解密编辑:农村些事儿标签:山海经,楚辞,女娲,之肠,神人

    《山海经》的《大荒西经》有这么一句话: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有十位神人,他们的名字叫女娲之肠(注意,他们十个人都叫女娲之肠,十个人共用一个名字),这些神人是由女娲的肠子变幻而来的,他们居住在一个叫栗广的原野上,在道路的旁边。这段话隐藏着

  • 女娲补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女娲与黄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丽丽娱乐报道标签:黄帝,蚩尤,女娲氏,女娲补天,神农氏

    女娲补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女娲与黄帝是什么关系——红尘迷不了我的眼小肖原创直奔主题不讲闲语。女娲,也称女娲氏。认真说起来,女娲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的名称。女娲氏生活的时间大约在“燧人氏”、“有巢氏”之后,相近3000年左右的时间。以现代的眼光看,这个时间跨度可谓极其漫长,但在当时生产力比较低

  • 易经经文解释中不能没有女娲,没有女娲易经解经的路子根本走不通

    历史解密编辑:呼子易学思想标签:蛇,太昊,易经,解经,伏羲氏,女娲氏,燧人氏,水生动物,神话传说

    易经经文解释中不可以没有女娲。没有女娲易经解经的路子根本走不通这里是【呼子易学思想·呼子先天易传】。我们讨论易经。我们继续解释归妹卦爻辞。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须,帛书易作嬬。《释文》:“荀、陆作嬬。陆云:‘妾也。’”《音训》:“晁氏曰:‘子夏、孟、京作嬬,媵之妾也。’

  • 民间故事:女娲造人遇大雨,导致世人缺了手脚,女娲落泪赐福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灵异标签:蛇,伏羲,上古,女娲,泥人,龙神,民间故事,水生动物

    上古时期华胥国有位女首领,叫华胥氏,一日她出去游玩 ,看到一双硕大的脚印 ,很是喜欢 ,便有感而孕了不久便生下一双子女,男孩取名叫伏羲,女孩取名叫女娲,兄妹俩都是人首蛇身事情还要从那一双硕大的脚印说起 ,这个脚印,不是别人留下的正是上古雷神 ,雷神是龙族出身,有着人首龙神,所以华胥氏诞下的一双子女有

  • 封神:女娲娘娘在封神世界中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女娲,元始天尊,封神,鸿钧,阐教

    女娲娘娘在封神世界里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众多仙侠文中都把女娲定为圣人之一。在洪荒世界中,圣人可不多,只有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和女娲娘娘一共六人。而他们的师尊鸿钧道人是超越圣人的存在,并不占据圣人的名额,鸿钧道人最后合道成为天道的代言人,不再参与洪荒事务了。所以圣人就是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