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新京报 访问量:385 更新时间:2023/12/23 18:26:47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MSCam)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海洋。相关研究成果以《乌托邦平原海洋沉积岩的证据:祝融号火星车的观测》为题发表在综合性权威期刊《国家科学论评》。

目前的火星寒干燥,缺乏流水与生命痕迹,但数十亿年前的火星环境或许大不相同。过去的研究已证明,早期火星曾存在大量液态水,并通过地貌分析数值模拟提出过古海洋假说,认为古海洋区域形成了个特殊的海洋沉积地质单元,被称为北方荒原组(VBF),但是缺少原位探测数据的支持。因此,火星北部平原是否存在过海洋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2021年,我国天问一号火星任务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北部平原东部的乌托邦平原南部边缘,位于前人所提出的古海岸线附近的北方荒原组,为查证是否存在古海洋沉积提供了机会。

自着陆以来,“祝融号”一直在南驶向潜在的海岸线区域,并对沿途出露的北方荒原组地层展开观测。“祝融号”行驶了约1921米(图1),使用不同的成像和分析系统对露头和地表岩石进行详细的就位观测,其中导航和地形相机已经获得了106组全景图像,详细记录了“祝融号”行进路线附近许多岩石的表面形态与构造特征。

图1:“祝融号”行驶路线图和巡视区地形

肖龙介绍,“我们查看火星车车载相机传回的照片,发现这些裸露的岩石发育层理构造,显著不同于火星表面见的火山岩,也不同于风沙沉积形成的层理构造,这些层理知识指示的双向水流特点,与地球滨—浅海环境中的低能潮汐流一致。”

基于MSCam获取的岩石影像,肖龙教授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内石块的表面构造。由于所观测的岩石都位于祝融巡视区内,研究团队将其代表的地质单元命名为:祝融段。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段内的岩石通常保留有局部呈透镜状的交错层理组构,以多种小型交错层理为主,伴随少量透镜状压扁层理和小型水道结构的沉积构造(图2)。

其中,组成交错层理的层系在两个相反的方向叠覆倾斜,指示双向古水流环境。此外,由于层系的厚度和粒度在不同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表明古水流在两个方向上存在强度差异。这种双向水流模式通常由具有周期性流向变化的流体作用所形成,在风成环境及河流环境中并不常见,但在地球的滨—浅海环境中很常见。相比于地球而言,火星只有两颗小卫星,使得其表面具有低能量的潮汐系统,在这种潮汐环境中只能形成小规模的层理构造。此外,研究中识别的底形和沉积构造具有支持其为流水沉积而不是风成沉积的证据。

图2:“祝融号”观测的岩石和沉积层理素描图,岩石编号Sol50-08

本研究中对祝融段岩石的观测结果是迄今为止首个支持火星北部平原古海洋存在的直接性原位探测证据。“祝融号”着陆点的位置表明,观察到的沉积构造可能形成于北部平原古海洋的海退过程中(图3)。

图3:西方纪亚尼罗海洋演化模式图

该研究在北方荒原组中发现的这些沉积构造,为重塑火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示。“未来‘祝融号’对该区域的深入探测和采样返回,将加深我们对火星宜居性和生命痕迹保存的认识”,肖龙说。

本研究工作的联合攻关团队来自国内外高校的13位合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肖龙教授和黄俊教授为论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肖龙教授和蒂姆·科斯基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月球探测与航天工程中心领导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的支持,科学数据由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制作,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提供。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空航天技术预研项目、科技部专项基金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岩石圈项目等的联合支持。

(总台记者 冯成 孙丽鹏)

编辑 陈艳婷

标签: 火星地球岩石月球古海洋祝融号

更多文章

  • 1480GB,祝融号在火星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直新闻标签:火星,撞击坑,祝融,着陆,岩石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

  • 因为火星尘埃覆盖,祝融号未能实现预期唤醒

    历史解密编辑:Fewwith标签:尘埃,磁场,机器人,祝融号,火星表面,美国宇航局

    火星机器人祝融号无法从冬眠中醒来,因为太阳能电池板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机器人祝融已经在火星上活跃了 358 天。照片: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据 4 月 27 日的Live Science报道,经过数月的沉默,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近一年前停止移动的火星探测器的命运。探索计划总设计师张表示,由于太阳

  • 首次!祝融号又有重大发现,它没有被“冻死”?火星设计师已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科学猫标签:苏醒,火星车,祝融号,第二地球,火星表面,火星探测器

    祝融号又传来新消息了,又有一个首次重大发现了!不得不说,中国的一次火星探索,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是不断增长,而且,祝融号火星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惊喜了,而这次又有新发现,只能说我们的火星探测真的是“太值”了,一次的探索就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关于火星的数据及成果。不过,很多人看到祝融号的第一反应就是——

  • 祝融火星车真被冻死了吗?失联满周年! 副总设计师: 已暗示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标签:祝融,太阳,地球,火星车,大气层,火星表面

    祝融号火星车失联已满周年,各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粉丝都急切的盼望着祝融火星车从遥远的火星给大家发来一个“醒来”的信号,但时间越久,祝融火星车醒来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对于祝融号的结果,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已经暗示了其可能的结局!天问一号发射,祝融火星车抵达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是我国第二个火星探测器

  • 致敬巾帼女英

    历史解密编辑:以知导行标签:党员,张桂梅,王亚平,航天员,航天人,人民教师,巾帼女英

    2023年3月8日是第113个国际妇女节,我国的第100个妇女节。中国妇女和世界各国妇女一样,都为国家独立、解放、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让我们向身边的巾帼英雄和“三八红旗手”致敬,祝她们节日快乐!向淡泊名利的坚守,满腔热忱的女英致敬。张桂梅的名

  • 嫫母、钟无盐、孟光、阮氏女,''四大丑女''在德行上赢得了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孟光,阮氏女,梁鸿,丑女,黄帝,齐宣王

    古代有''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她们的结局都不是太好,西施被沉江;貂蝉是个虚拟人物,也是周旋于董卓、吕布父子之间,杂剧中的结局是被关羽所杀;王昭君出塞与匈奴联姻,尽管当时汉匈联姻已经由汉室作为主体,但这并不能改变和亲者本人老死大漠的悲惨命运;杨玉环更是死于''马嵬驿兵变''

  • 嫫母磨镜的故事, 华夏族第一面镜子是这样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钟语谈资讯标签:轩辕黄帝,镜子,上古,黄帝,石板,石片,嫫母,华夏族

    #冬日生活打卡季#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华夏族所使用的第一面镜子是由轩辕黄帝的四老婆磨制而成的。相传在轩辕黄帝的皇宫里,有很多爱美的人会经常站在河边端详着自己的面容,便用轩辕黄帝的二老婆方雷氏女节所发明的梳子在努力地打扮自己。但身为四老婆的嫫母觉得自己长得样貌过于丑陋,便不敢跟着过去水边打扮自己,甚至于

  • 古代丑女嫫母也有名,为何留下好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屈原,丑女,黄帝,西施,母夜叉,四子讲德论

    中国古代最早出名的丑女是嫫母。嫫母是黄帝的第四位妻子,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嫫母“锤额蹙颚,形粗色黑”。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说:“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就连常在诗文里把香草比做美人的屈原在《九章:惜往日》赋诗言到:“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看来嫫母真是长得丑,传说中,她脑门突出又没

  • 嫫母:轩辕黄帝的四老婆,我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貌丑而贤德!

    历史解密编辑:山客齐哥标签:黄帝,嫘祖,齐宣王,丑女,貌丑,嫫母,轩辕黄帝

    传说,华夏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一共娶了四个老婆,大老婆叫作嫘祖,是养蚕技术的发明者;二老婆叫作方雷氏女节,是梳子的发明者;三老婆叫作肜鱼氏;四老婆叫作嫫母,是镜子的发明者。其中嫘祖为正妃,在黄帝的后宫中地位最高,而嫫母则位于方雷氏和肜鱼氏,在黄帝的后宫中是地位最低的。此外,嫫母还是我国历史上四大丑女

  • 嫫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北6699标签:黄帝,丑女,妻室,后宫,嫔妃,嫫母

    黄帝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娶了一个最丑的女人为妃,这个女人就是嫫母。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位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嫫母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