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看这个题目,很多《西游记》的爱好者估计有些莫名其妙。燃灯古佛跟西游记扯得上关系?由于很多人对《西游记》的了解是从小说衍生出的其它艺术门类中进行的,因而对小说原著的理解很有限。通过戏剧、评书、电影电视等经过删减改编的艺术形式中碎片化的看《西游记》,自然很难对小说的全貌有个充分的了解。燃灯佛祖在小说中出场只有两次,然而两次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左右了佛教东传的大局。这些都是从其它门类的《西游记》衍生作品中见不到的,今天我们就对关于燃灯佛祖的细节进行解读。
燃灯佛祖是释迦牟尼佛因地时的老师,是大乘佛教三世佛中的“过去佛”,在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按通俗的理解,小说中的如来佛即是释迦牟尼,是大乘佛教三世佛中的“现在佛”。而过去佛与现在佛的关系,就如同佛教教主的前一任期和本任期的关系。简单的来比喻,燃灯古佛就是释迦牟尼之前的佛教教主,算是佛教的离退休干部。然而从小说情节来看,这位离退休干部虽然在佛教内部没有什么大权了,却也没有宅在家中打坐参禅,而是与天庭中的很多高管来往密切,还两次干预了小说中的大事件,让人觉得非常可疑。
燃灯古佛第一次出场是在孙悟空捣乱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后,他作为来客去兜率宫拜见了太上老君。于是这两位佛道两教的大佬就在后院的阁楼上坐而论道,还把兜率宫的弟子、杂役等等都喊去听道。此时正好在蟠桃会上喝的酩酊大醉的孙悟空误入了兜率宫,然后他发现房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于是他肆无忌惮的大肆破坏,还把太上老君存在紫金葫芦里的九转金丹吃了个干干净净。酒醒过后孙悟空发现闯下大祸,干脆反下天界,引发了天庭大军第二次围剿花果山的序幕。这件事情看似孙悟空肆意妄为,然而这其中的巧合之处却让人回味无穷。
孙悟空误入兜率宫是他酒后大醉不识路途的后果,然而碰巧兜率宫一个人都没有这就不正常了。孙悟空进入兜率宫后先大呼小叫的喊过太上老君,直到没人答应才肆意妄为的。小说中说兜率宫的弟子和杂役都去听太上老君和燃灯古佛论道了,这太过蹊跷。首先,孙悟空到时兜率宫没锁门,甚至连看门的都没有。其次,太上老君和燃灯道人是多高的级别,他们两个大佬坐而论道是一般的弟子和杂役有资格听的么?他们又能听懂多少?很显然这个有利于孙悟空搞破坏的情景是两位老大设计好的,其目的就是借孙悟空打破天庭的局势。
我以前讲过,当时的天界是玉皇大帝联合元始天尊掌权,紫微大帝一派虽然反对,也只能勉强支撑。天庭其它大佬虽然各有势力,但却无法左右玉皇大帝的决定。太上老君在各个派系都安插了不少人手,但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力量,也难以与玉皇大帝和元始天尊正面抗衡。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方面削弱了玉帝直属的力量,也让太上老君找到机会离间玉帝与元始天尊的关系,并且将偏安一隅的佛教引入天庭,重建了天庭的政治格局。那么要达到上述的目的,首先需要孙悟空与天庭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第二也需要佛教适时的介入天庭与孙悟空的战争。
在孙悟空反下天庭前关键时刻,太上老君与燃灯古佛私下见面,而且故意纵容了孙悟空对兜率宫的破坏,这时机的选择得非常微妙。后面观音菩萨不请自到,而且正好对围剿花果山的事情有所准备,说明佛教其实对天庭这边的事情是了如指掌的。而在讨论用金刚琢还是用羊脂玉净瓶砸孙悟空的话题时,太上老君言语中对观音菩萨的敲打,也可以看出全盘局势是又这位道教大佬暗中操控的。由此可见,太上老君通过燃灯古佛与佛教高层保持联系,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互动。这么看来太上老君与燃灯古佛可能是合作关系,也可能是上下属关系。
我们将故事线从《西游记》拉入《封神演义》后发现,燃灯古佛其实是燃灯道人的进化版本。从小说中“神仙班首,佛祖源流”的评价中得知,燃灯道人成为佛教的燃灯古佛是佛教创立和发展的必然。在联合小说中反复提到的“老子化胡说”猜想,以及佛教部分高层出自于阐截二教,我们可以认为燃灯道人成为燃灯古佛与太上老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西方教改制为佛教,并偏安在西牛贺州逐渐兴起过程中,太上老君是通过燃灯古佛进行关注和控制的。而佛教内部“现在佛”释迦如来和“过去佛”燃灯古佛的关系既有相互借助,又有相互提防的。
为了打破天庭由玉帝联合元始天尊完全垄断权力的局面,太上老君引入自己在西牛贺州的这支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佛教并不是太上老君能完全控制的,但在唐僧取经完成之前的佛教力量还比较有限,用于冲击天庭中固有的元始天尊的力量是很有用的。太上老君联合佛教瓦解天庭旧有的政治格局,重建对自己有利的格局,两者是各取所需,算是双赢的结果。而从《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上发生的事情来看,太上老君也通过和佛教的利益交换取得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完全改变了故事初期元始天尊一家独大的天庭格局。
燃灯古佛的第二次出场是在唐僧师徒在大雷音寺取得真经以后,他在宝阁上看出如来佛让阿傩和伽叶给唐僧师徒的是无字经。于是他派出白雄尊者赶上唐僧师徒,将无字经的事情戳破,让他们回大雷音寺找如来理论。虽然后世的《西游记》版本中如来对无字经进行了各种狡辩,推说是东土百姓愚昧不识得真经。然而在古版的《西游记》中燃灯古佛却提到“见二尊者将假经交与唐僧,心甚不忍。”从这里看出,小说中如来佛祖本身就并无传大乘佛教真经给东方信徒的意思,只是想用假的版本糊弄过去。
而作为由东方道教进入西方佛教的始祖级人物,燃灯古佛一眼就看穿了如来的不良居心,并派弟子将其戳破。通过大乘佛教东传来扩大佛教的影响力,进而使佛教从偏安一隅走向天庭权力的中心,这是如来的计划。自于东传的佛教对东土百姓是否有利,他并不在意,甚至觉得无利最好,免得和元始天尊产生冲突。太上老君要借着佛教冲击旧的宗教秩序自然不能让如来忽悠过去,于是燃灯古佛秉承太上老君的意志将这个阴谋戳破,使佛教东传与东土旧有的阐教发生较量,为太上老君扶持以八仙为首的全真教创造机会和条件。总的说来,燃灯古佛虽为佛教领袖,但身份并不单纯。他更多的是在佛道之间偏重于道教的意志,作为太上老君的代言人,配合道教做一些操作,有点卧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