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峨:工部尚书黄珂之女,也是明代著名才女

黄峨:工部尚书黄珂之女,也是明代著名才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7 更新时间:2024/1/17 1:28:10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黄峨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遂宁才女黄峨,最后嫁给状元杨升庵。

明朝最有名气的,莫过于今四川遂宁安居区的黄峨,她被称为曲中李清照、明朝的林徽因。

黄峨的父亲黄珂,进士出身,历任兵部侍郎、南京都使、工部尚书等。黄珂与新都人、内阁首辅杨廷和关系很好,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杨升庵)原配夫人王氏病故后,迎娶了黄峨。

黄峨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工于散曲,风格缠绵悲切,被称为“曲中李清照”。大戏曲家徐渭读到黄峨的诗词后,成为黄峨的崇拜者,认为黄峨的词“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

黄峨最值得称道的是,她在杨慎去世后,对杨慎安葬问题的处理。

嘉靖38年(1559),杨慎在云南一座古庙中含恨离世。

噩耗传来,黄峨不顾身体羸弱,坚强地徒步赶往云南为杨慎奔丧。

走到泸州,她遇到了杨慎的灵柩。见到灵柩,黄峨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仿照南北朝才女刘令娴的《祭夫文》,为杨慎创作哀章,念着念着,放声痛哭起来,闻者无不掉泪。

黄峨扶送杨慎灵柩回到新都后,大家都主张对杨慎进行厚葬。

黄峨表现出了罕见的政治远见性,她觉得嘉靖帝还会来找麻烦,所以坚持丧事从简,“藁葬”了杨慎。

果然,不久后,嘉靖帝派人来开棺检查,发现杨慎仍穿戴者戍卒的衣帽,死了还在服罪,这才心满意足。

黄峨为杨家成功地避免了一场灾难,大家都很敬佩她。

明朝有4个黄姓女子成为皇妃和王妃,两个男子成为驸马

另外,明朝时还有4个黄姓女子成为皇妃和王妃。

安徽休宁的黄氏,是明仁宗朱高炽的恭靖充妃,朱高炽死后,她被殉葬;充妃的侄孙女黄氏,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秀怀王朱见澍的王妃。

江西的黄氏,是益敬王的王妃;益敬王妃黄氏的儿子益定王朱由木,也娶了一个江西的黄姓女子,生了个儿子朱慈炱,承袭了王位。

黄姓人中,不仅有女子当上皇妃和王妃,还有两个人当上了驸马。

黄琛,原名黄宝,湖北武昌人,为人谨慎宽厚,多次跟随朱元璋征讨,积功至龙江翼守御千户。朱元璋很喜欢他,把堂弟蒙城王朱重四的女儿嫁给了他。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册封朱重四的女儿为庆阳公主,授职黄琛为驸马都尉,升任为淮安卫指挥使。

后来,黄琛升任中都留守,死在任上。黄琛和庆阳公主的儿子黄铉,官至都督佥事。

此外,明英宗朱祁镇的女儿嘉祥公主,嫁给了黄镛

著名学者黄绾: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门人

明朝时的著名学者黄绾,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人。

黄绾,字宗贤、叔贤,号久庵、石龙,浙江黄岩县洞黄(今浙江温岭市岙环镇照谷村)人,是福建莆田黄氏黄岸的后裔。

正德5年(1510),黄绾结识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成为王守仁的门人。

后来,黄绾因病回到家里,创办石龙书院,潜心研究王守仁的哲学。为捍卫王学,他经常与人辩论,受到王守仁的赞誉。

王守仁率军平息广西田州八寨少数民族起义后,在途中去世,遭首辅杨一清、桂萼的诬陷。黄绾两次上疏为王守仁喊冤,并把女儿嫁给王守仁的儿子王正亿。

嘉靖20年(1541),黄绾以辞官归家,在石龙书院研究中国哲学。

嘉靖3年(1554),黄绾去世,终年75岁。

黄绾晚年时,对王守仁的心学产生了怀疑,认为是“空虚之弊误人非细”,开始批判心学的良知说和程朱理学,反对士大夫空谈理性、耻于言行,主张经世反对弃世,成为中国思想史上较早全面对心学批判的人物。

黄绾著有12卷《明道编》、30卷《石龙集》、16卷《久庵文选》、2卷《庙制考义》,以及《中庸古今注》《思古堂笔记》《石龙奏议》《云中疏稿》,还有易经、诗经等著作。其中,《明道编》成为中国哲学名著。

标签: 黄峨明朝

更多文章

  • 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花蕊夫人,她写过最有名的诗是哪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花蕊夫人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花蕊夫人,光这个名字就就可以想见这是怎样的一个绝世美女,更为难得的是她还颇有才气,可谓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后来,花蕊夫人被后蜀王孟昶选入宫中,孟昶一见,觉得“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便赐给她“花蕊夫

  • 朱元璋杀胡惟庸为何等七年之久 胡惟庸被杀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胡惟庸

    对朱元璋和胡惟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武十三年(1380年),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定罪“谋反”被杀,涉案人员多达三万余人,早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颁布了朱元璋诏令:六部所属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凡事六部管辖的事情都不用经过中书省,意味着丞相的权

  • 秦始皇如果多活十二年的话 秦朝又会是什么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秦朝

    还不知道:秦始皇多活二十年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本来只是一个西垂小国,在秦穆公的手上第一次有了称霸天下的实力,后面虽然衰落百年,但是又在商鞅的改革之下脱胎换骨。秦国自孝公以后六世明君,到秦始皇时又花费十余年之力平定天下,实现了秦国自穆公以来的梦

  • 武则天临死前为什么要帝号 武则天这么做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李治

    对武则天下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认的正统女皇帝,一生跌宕起伏,67岁才登基称帝,开创武周江山。在位前期为了坐稳皇位杀害了大量的李唐宗亲,兴用"酷吏政治",这是武则天为数不多的污点了。她的成就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明察善断、多权略

  • 汤和:最聪明的开国名将,他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汤和,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汤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南京称帝后,便开始封赏所有的开国功臣,除了赐予了大量的财物以外,朱元璋更是特制了数十块免死金牌,发放给有功之臣。朱元璋又与群臣约定,不管他们的子孙后代犯了多大的罪,依靠免死金牌就能免去罪孽。可没想到本该免死的宝物,却最终成

  • 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对雍正来说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胤祥,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胤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的丰功伟绩而被历史知道,也有些人是因为自己作恶多端为人们所唾弃也遗留历史。可是还有一些人,默默无闻,在幕后为很多大人物贡献自己的一生而不为人所知道。在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对雍正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可是却不为人们所

  • 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 东吴足足动用了大半的军事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麦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败走麦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这是《三国志·蜀书》中《关羽传》一篇的开篇叙述,简简单单不足二十个字,就交代了关羽的来历。在古代的史书中,记载历史人物往往要牵出他的先世在政治上有什么什么可圈可点的作为。

  • 王导: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功勋盖世却不居功自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导,东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导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琅琊王氏,有两句脍炙人口的俗语。第一句是“王与马,共天下”;第二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话是相当不得了的,第二句体现的是王家和谢家是当时一等一的豪族,而第一句就更厉害,在皇权至尊的时代

  • 同样都是由汉人建立的王朝 刘邦要御驾亲征而朱元璋为何可以坐镇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刘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手下都有战将,为何朱元璋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刘邦却得亲自带兵?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

  • 明代三大奸臣之一的严嵩,掌权20年贪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嵩,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就是明朝的严嵩,为明代三大奸臣之一,他的奸甚至是得到了史记的“认可”,自家财富一度比国家还要多,全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所得。严嵩踏入官场的第一步就是考取功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想来严嵩的才学也不会差,作为翰林院庶吉士,前途也算是一片光明了。可偏偏他生病了,只能是回家养着,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