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19岁即位60岁亲政,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他19岁即位60岁亲政,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3/12/30 16:11:2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昭襄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作为奠定秦国统一天下基础的君主,昭襄王嬴稷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惠文王的庶子,武王的异母弟,生母为宣太后芈月。嬴稷年轻时籍籍无名,不仅父兄拿他不当回事,就连母亲都不怎么喜欢他,而是更宠爱幼子嬴巿。正因如此,等到秦武王即位后,嬴稷便被送往燕国做人质,境遇相当落魄且危险。

秦武王在位4年后,因为和侍从比赛举鼎而伤及髌骨,很快便薨逝。由于没有子嗣,所以武王的暴死使秦国陷入极度混乱之中,而为争夺王位,惠文后(武王的生母)决意扶立公子壮,而芈月而依仗着异父弟魏冉(时为秦国大将)的权势,却想将爱子嬴巿捧上台。就在此时,赵武灵王却派兵将嬴稷护送回国,并以武力相威胁,要求立其为国君。

宣太后芈月执掌秦朝大政长达41年

面对着内忧外患,魏冉便劝说姐姐改立嬴稷,芈月被迫答应。于是在当年(前307年),嬴稷被正式扶立为秦王,而芈月则被尊立为太后(宣太后)。魏冉在扶立嬴稷为君后,又率军诛杀惠文后、公子壮等人,并将武王的王后驱逐至魏国。经过这一连串的政变,终于为宣太后掌权扫清了道路。

宣太后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虽然儿子已经19岁,完全具备亲政的能力,但她还是以“国君年幼”为名,悍然将秦国的军政大权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严禁昭襄王“染指”。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宣太后封魏冉为丞相、穰侯,胞弟芈戎为华阳君,爱子嬴悝为高陵君,嬴巿为泾阳君,让他们帮助自己处理政事。

魏冉等“四贵”依仗太后的权势肆意妄为

正因为背后有宣太后的“撑腰”,魏冉、芈戎、嬴悝、嬴巿肆意妄为,根本不把傀儡国王嬴稷放在眼里。他们的权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时人都知道秦国由“四贵”掌控大权,而不知道有秦王的存在(“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见《史记·卷七十九》)。

对于母后和“四贵”的独断专行,嬴稷虽然心有不甘,很想把权力抢到自己手中,但每当想到母亲、舅舅先前发动的政变,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大屠戮场面,便会让他不寒而栗。嬴稷虽然年轻,但也懂得“王权之下无亲情”的道理,知道若自己在羽翼未丰之际便向母后争权,极可能会落得被废黜,甚至被杀害的下场。正因如此,昭襄王只能甘为傀儡,丝毫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实在是“窝囊”。

秦昭襄王隐忍41年,60岁时才亲政

宣太后因为贪恋权位,在长达41年时间里都不肯归政给儿子,而昭襄王在年复一年的隐忍中,渐渐便由年富力强的青年,蜕变为暮气沉沉的老年,并逐渐养成一种极度压抑、猜忌心极强的性格。就在年过花甲的昭襄王准备放弃“亲政梦”时,一位“贵人”的出现,却帮助他实现了这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位“贵人”,便是战国中后期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范睢

范雎出生在魏国,本是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相国魏齐给活活打死。事后,范睢为了避祸,便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并在一年多后才获得昭襄王的召见。范睢深知要想在秦国政坛上立足,必须首先终结宣太后与“四贵”专权的局面,唯此才能获得秦王的信任、重用,并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范睢帮助秦昭襄王夺权有功,被封为丞相

正因如此,范睢便向昭襄王分析时局,力陈宣太后与“四贵”专权的危害,并为他设计出一套通过“不流血政变”便能夺权的计划。昭襄王见范睢的计划周密详实,自信心大增,果然不久便发动政变,将“四贵”全部免职、驱逐出咸阳,并解除宣太后的权力,时在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

昭襄王亲政时,已是60岁的老翁。此后,他抱着“时不我待”的心态,先后任命范睢、蔡泽为丞相,“军神”白起为军事统帅,在“远交近攻”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向山东诸国发起一连串的攻势,不仅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还通过“长平之战”严重削弱最大的对手赵国,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始皇嬴政是秦昭襄王的曾孙

然而昭襄王并没有见到天下一统的时刻,在亲政15年后,因老迈多病去世,终年75岁。昭襄王死后,儿子嬴柱(孝文王)、孙子嬴子楚(庄襄王)、重孙嬴政相继登基,并继续光大他未竟的事业,最终实现兼并山东诸国、统一天下的梦想。而嬴政,正是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标签: 秦昭襄王战国

更多文章

  • 石重贵是什么样的人?五代十国最有骨气的后晋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重贵,后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五代十国最有骨气,并且敢同契丹开战的后晋皇帝石重贵,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石重贵是石敬瑭的侄子,他居然能坐上后晋的帝位,能力实在不错。石敬瑭之所以能建立起后晋,是因为得到契丹的帮助,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割去了十六州。而石重贵却和他的叔父不一样,他不愿意屈服于契丹

  • 揭秘石达开为何不过大渡河 难道真的是走投无路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石达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石达开不过大渡河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渡河下游,两岸高山,一河怒水,惊涛澎湃,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河边的紫打地,因山洪暴发,抢渡不成,粮尽援绝,最后全军覆没。百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议论太平天国的功过是非,议论石达开功过是非的文

  • 功臣骄纵跋扈,康熙并未像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历数凉国公蓝玉之罪,将其斩首后,剥皮囊草。因为蓝玉案,有1.5万人死于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其中不乏冯胜、傅友德、王弼等开国功臣。如果说蓝玉之死,是因为其“确实有罪”,但傅友德、王弼等人的死,足以证

  • 长孙家族为什么会覆灭?跟长孙皇后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一辈子的分歧,造成了皇后家族的覆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都是恩爱夫妻的形象。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恩恩爱爱一辈子,但是在一件事情上始终有分歧,一辈子都没有达成共识,这件事情就是关于长孙无忌的使用问题。大家都知道,

  • 李隆基为什么给杨玉环报仇?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唐朝

    你们知道杨玉环被人逼死,李隆基为何不给她报仇?原来是惧怕此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756年,安禄山先后攻破了洛阳、潼关,逼近长安。李隆基惊慌失色,只能跑路,不过他但还是演了一出戏。他先是命令全体将士准备,他要御驾亲征安禄山。另一方面秘密命令禁军统帅陈玄礼,召集禁军,备好快马,准备逃

  • 他是一个活到了81岁的皇帝 为何却在56岁那年退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高宗退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高宗赵构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多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宋朝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保住了大宋的一半江山,让宋朝又续命达152年之久。可以说,赵构绝对是能够影响历史走向的少数几个历史人物之一。但是,赵构又因为坚持和金国议和,甚

  • 岳飞是怎么教子的?受罚重于士,受奖后于士 !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岳飞

    岳飞是怎么教子的?受罚重于士,受奖后于士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20岁那年,离家从军。临行前一天,岳母姚氏为了鼓励儿子岳飞树立“以身许国,报效国家”的伟大报负,在他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要他牢牢记在心,至死

  • 刘备位居蜀地为什么自称汉中王?称号就可见其大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位居蜀地为什么自称汉中王?称号就可见其大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枭雄,小说当中的他忠厚仁义,但是事实上真正忠厚仁义的十八路诸侯当中,没有一个出现在三足鼎立当中,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其实他的大部分土地在蜀地,为什么要自称汉中王呢?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

  • 刘备出逃时,为什么不让张飞去保护自己的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飞,关羽,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就是刘备出逃,他考虑自己家人的安危,当时选择的是让关羽和赵云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如果说论武功,张飞其实也很厉害,不在关羽和赵云之下,甚至和吕布大战,胜过吕布多次。那么刘备为何不让张飞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反而选择

  • 汉文帝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竟然延续大汉江山三百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汉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文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有些皇帝在临终之前留下遗嘱,对后事做了一番预估和安排,数年或数十年却灵验了。比如刘邦对丞相人选的安排,刘备对用人方面的建议,汉文帝刘恒也是一位。汉文帝是刘邦第四子,意外坐上龙椅,在位二十三年,开创了“文景之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