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功臣骄纵跋扈,康熙并未像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

功臣骄纵跋扈,康熙并未像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4/1/17 0:25:3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历数凉国公蓝玉之罪,将其斩首后,剥皮囊草。因为蓝玉案,有1.5万人死于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其中不乏冯胜、傅友德、王弼等开国功臣。如果说蓝玉之死,是因为其“确实有罪”,但傅友德、王弼等人的死,足以证明:朱元璋在刻意诛杀功臣。和朱元璋相比,中国古代另一位著名的皇帝,并没有大开杀戒,此人就是康熙。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到南京明孝陵拜谒朱元璋,并且用“治隆唐宋”四个大字来评价朱元璋。的确,明朝虽然被清朝所替,但康熙对朱元璋,却十分敬佩。康熙和朱元璋,二人都是雄才大略之君,都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也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盛世。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康熙始终不愿多杀一人,尤其不愿意诛杀功臣。

举个例子,朱元璋时期的两任宰相李善长胡惟庸,最终都死于朱元璋的屠刀之下。而在康熙时期,最权倾朝野的“宰相”当属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人不仅为康熙立下大功,且都是皇亲国戚,虽然二人最终都获罪,但康熙只是将他们囚禁,并没有杀他们。不仅仅是对待文官,对待武将方面,康熙亦如此。

康熙二十三年,台湾郑氏终于臣服于清朝,康熙收复台湾,举国欢庆。在统一台湾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当属施琅。施琅,原本是明朝旧将,先后三次背叛旧主,最终被康熙所用。施琅率兵攻打台湾,逼台湾郑克塽(郑成功之孙)投降,为国家统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军功卓著,被康熙封为靖海侯。

施琅晚年,非常嚣张跋扈,多有“蓝玉”的风格。有大臣举报,所施琅在治理台湾期间,抢夺民田,贪污受贿等,康熙并没有将施琅问罪,而是对满朝大臣说:

自古以来,恃功骄傲,此理势之必然。

然后,康熙对施琅提出批评,让他“慎言慎行,避免授人以柄”。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康熙得知,施琅要把康熙赏赐给他的“御书”做成御碑,并且还要在家门口盖一个“御碑亭”。康熙立即派人通知施琅(注意,不是下旨,是派人通知,属于非官方,为保全施琅的面子),让施琅不要“于公所立碑,借端招摇”。施琅因此立即拆掉石碑,但颇为遗憾。

两年后,施琅回京,御史们纷纷写好了弹劾施琅的奏折,准备交给康熙。康熙对大臣们说:“施琅来到京城后,你们都不准弹劾!”康熙安排大臣们到宫门外迎接施琅,又安排侍卫扶着施琅跪拜自己,这是一种莫大的礼遇。施琅在路上,早就听到风声,担心康熙不信任自己。康熙安慰施琅说:

“朕思寇乱之际,尚用尔勿疑;况天下已平,反疑而勿遣邪?”

康熙的意思是说:当初派你攻打台湾,很多人都反对,我却不怀疑你;现在天下已定,我还怀疑你干嘛?施琅听闻后,非常感动,承认自己确实有诸多不法之举,并且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归还兵权,让康熙放心。康熙却拒绝了,康熙说:“将军用脑子,又不是用力气,你虽然年迈,朕还是信任你的!”施琅最终病逝在任上,得以善终。

在封建社会中,功臣立下大功之后,难免骄奢跋扈,甚至知法犯法,最后被诛杀者不计其数。康熙和施琅的例子,足以证明,康熙不想诛杀功臣。有学者称,康熙不杀功臣,这是康熙和朱元璋最大的区别。康熙虽然不是汉人,但他深谙孔孟之道,对“仁”字运用到极致。康熙不像他的孙子乾隆,满口的“仁”字,内心却十分严酷。康熙的谥号是“仁皇帝”,康熙的举动,对得起这个谥号。

标签: 康熙清朝

更多文章

  • 长孙家族为什么会覆灭?跟长孙皇后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一辈子的分歧,造成了皇后家族的覆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都是恩爱夫妻的形象。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恩恩爱爱一辈子,但是在一件事情上始终有分歧,一辈子都没有达成共识,这件事情就是关于长孙无忌的使用问题。大家都知道,

  • 李隆基为什么给杨玉环报仇?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唐朝

    你们知道杨玉环被人逼死,李隆基为何不给她报仇?原来是惧怕此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756年,安禄山先后攻破了洛阳、潼关,逼近长安。李隆基惊慌失色,只能跑路,不过他但还是演了一出戏。他先是命令全体将士准备,他要御驾亲征安禄山。另一方面秘密命令禁军统帅陈玄礼,召集禁军,备好快马,准备逃

  • 他是一个活到了81岁的皇帝 为何却在56岁那年退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高宗退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高宗赵构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多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宋朝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保住了大宋的一半江山,让宋朝又续命达152年之久。可以说,赵构绝对是能够影响历史走向的少数几个历史人物之一。但是,赵构又因为坚持和金国议和,甚

  • 岳飞是怎么教子的?受罚重于士,受奖后于士 !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岳飞

    岳飞是怎么教子的?受罚重于士,受奖后于士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20岁那年,离家从军。临行前一天,岳母姚氏为了鼓励儿子岳飞树立“以身许国,报效国家”的伟大报负,在他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要他牢牢记在心,至死

  • 刘备位居蜀地为什么自称汉中王?称号就可见其大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位居蜀地为什么自称汉中王?称号就可见其大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枭雄,小说当中的他忠厚仁义,但是事实上真正忠厚仁义的十八路诸侯当中,没有一个出现在三足鼎立当中,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其实他的大部分土地在蜀地,为什么要自称汉中王呢?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

  • 刘备出逃时,为什么不让张飞去保护自己的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飞,关羽,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就是刘备出逃,他考虑自己家人的安危,当时选择的是让关羽和赵云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如果说论武功,张飞其实也很厉害,不在关羽和赵云之下,甚至和吕布大战,胜过吕布多次。那么刘备为何不让张飞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反而选择

  • 汉文帝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竟然延续大汉江山三百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汉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文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有些皇帝在临终之前留下遗嘱,对后事做了一番预估和安排,数年或数十年却灵验了。比如刘邦对丞相人选的安排,刘备对用人方面的建议,汉文帝刘恒也是一位。汉文帝是刘邦第四子,意外坐上龙椅,在位二十三年,开创了“文景之治”。公

  • 他的政绩丝毫不亚于汉武帝和文帝景帝 但他的光芒却被掩盖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汉和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和帝刘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汉朝我们会想到开国皇帝刘邦、文景之治的文帝和景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拯救汉室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以及亡国之君汉献帝。在东汉有一位皇帝的政绩丝毫不亚于汉武帝、文帝景帝,只是他的光芒都被掩盖了,他就是汉和帝刘肇。刘

  • 哥舒翰为什么要投降于安禄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哥舒翰,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一代名将为何晚节不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哥舒翰的家世可以说是十分的显赫,他的父亲是安西副都护,母亲是于阗王的公主。哥舒翰家世居安西,妥妥的乌衣门第。然而,豪门生活却让哥舒翰失去了奋斗的欲望。虽然哥舒翰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侯君集为人浮夸,但是战功累累,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侯君集,唐朝

    侯君集虽是浮夸人,但赫赫战功,只是因此事结局令人唏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侯君集可能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最特殊的一个人了吧,至少小编是这么觉得的,这个人的一生也可以称得上是传奇,但是这个“传奇”最后却没能一直“传奇”下去。他的一生概括起来很简单,从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