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重农抑商都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他们最后为什么都选择转行了

古代重农抑商都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他们最后为什么都选择转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61 更新时间:2024/2/4 21:31:3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商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众所周知,“商人”这一行业在古代的地位不高,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大特征了。

商鞅变法的时期开始,“重农抑商”就一直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些人在很多方面都威胁到了统治的稳定。

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商人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里,种植业是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渠道。国力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治下人口进行更高效的生产活动。

农业是直接创造价值的行业。

而商人则不同,他们更大的作用是让生产出来的物品进行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但能让物品更好地实现价值。

他们的经济来源就在于将不同事物送给不同需求的主体,以此来赚取更多的收入。

比如,齐国能从朝鲜半岛进口“文皮”,也就是虎豹之皮,在当时中原非常流行。这些商人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将收购到的文皮销售给其他地区。

虽然从大的范围来看,齐国确实因为商业而繁荣,但从其国内来说,这种繁荣有一定的虚假成分。

要知道,农业生产而来的食物等物资在当时是属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粮草的多寡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这些物资都不是用钱就可以随意买到的。那么齐国虽然因为经商而富有,但也会因为经商而耽误国力积蓄。

春秋战国时期如此,后来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商人这一职业的存在,虽然是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绝对不能过多,必须要对他们进行限制。

否则的话,一旦不生产价值的商人多了起来,相对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就会减少,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会减缓甚至停止、倒退。

这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社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自然要加以抵制。

从社会管理上来讲,商人不利于治下人口的管制

在古代,商品的流通讲究的是“互通有无”,将一个地区过剩的物资输送到另一个稀缺之地,以此来赚取高额利润,所以商人都是比较富有的。

但是,这也就决定了商人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

这些人居无定所,虽然有籍贯,可以探查其来历,但常年在外,即使是国家层面想要找这个人也非常困难。

而古代进行“税收”、“徭役”等事项时,这一部分人就显得尤为不好管理。

除此之外,古代的商业运作模式并不像今天这样成熟,商人带着物资进行流通,很容易造成源产地与销售地都出现不良影响的现象。

比如,源产地物价正常的阶段里,其他地区突然紧缺物资,商人大肆采购之后运送至该地区售卖,虽然缓解了紧缺现象,但对于源产地来说,很容易造成物价激增,这对于该地的治理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

而外来物资的涌入只是暂时的,经常会导致本地物资销售出现问题,价格下跌,让本地生产者利益受损,甚至破产,对于该地的治理来说也是很大的问题。

再有,商业行为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往往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除却销售所带来的物资之外,还要对当地商品进行采购,这个度不好把控不说,这些外来人口的管理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商人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商人的“流动”自然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对以稳定为追求的小农社会来说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首先来说,商人积累财富的速度是要大于农业生产的,这才会使得一些人不惜冒着风险和辛苦也要长途跋涉地经商。

他们的生活条件要比普通人都要好,这就会给更多的追求财富者树立不良的榜样。

当更多的人以“商人”为模范,开始放弃农业进行经商的时候,土地荒芜、人口流失就是必然的结果。

这动摇了农业社会的统治根基。

而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商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一致。

商人虽然能使得产品更好地实现其价值,但这其实是一个与国争利的过程。

商人虽然也要为国家上缴各种费用,但相对于其财富的积累来说是极少的。他们只是将数量固定的社会财富进行搬运而已,并不能使得社会财富增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蛋糕的大小不便,分配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大的蛋糕进入到了一小部分人手中,激化了社会贫富差距。

这在古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往往当财富集聚到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就意味着更多人的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到了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会出现动乱。

每逢动乱的时代,这些手握大量财富的人对国家来说就非常危险。所以很多朝代都会搞得一些大商家破人亡,这是防患于未然。

商人“逐利”的本质和“流动”的特性决定了,这些人的信息搜集能力都极为出众,这是“间谍”工作最需要的。

所以,像春秋战国阶段里,很多“商人”其实是受国家扶持的“间谍”,也是各国消息打探的重要来源。

所以,商人不像农业生产者,他们的利益和国家不是绑定在一起的。农业生产赖以存活的基础是国家稳定,而商人并没有这样的制约。

这也就决定了“商人”这一社会阶层不可能得到农业社会的统治者完全的信任,他们只能是被利用的群体。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商人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都要开始购买土地,从商人转行到地主。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之外,还有自保的成分。

实在是因为,在古代“商人”这一职业是没有前途的,并且还伴随着“被清洗”的高风险。

曹丕为何刚即位就颠覆了曹操的用人策略,将唯才是举改为九品中正

标签: 古代商人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继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恒,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文帝刘恒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文帝刘恒之所以能够顺利即位,当上汉朝的天子,并不完全因为他是刘邦的儿子,更重要的,因为他是薄姬的儿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清除了吕后家族势力后,需要重新选一位皇帝的时候,大臣们左商量,右商量,最后因为薄姬家族背景好

  • 历史上死得最惨的五位开国皇帝,他们分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武帝萧衍,南北朝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给人的印象都是雄才大略,治国有方,毕竟能够奋斗后建立王朝,一般不会是平庸之辈。不过也有例外,像大一统帝国西晋的开创者司马炎,能力就一直被诟病。还有几位开国皇帝,创业无数载,坐上九五之尊宝座后,最终却以惨死收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第五位 晋元帝司马睿死法:气死公元31

  • 在冷宫中长大的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唐朝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武则天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朝的公主,一般都是金枝玉叶,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可是,身在帝王家,有时候也会身不由己,一些公主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享尽荣华富贵,也会有坎坷悲惨地经历。武则天,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国唯一正统王朝中的女皇帝,

  • 齐国大长公主:忽必烈的女儿,第一个嫁到高丽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齐国大长公主,元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齐国大长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的和亲,一般是弱势一方的女子嫁到强势国家去,以换取和平,比如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许多汉人女子远嫁到了北方大漠。然而到了元朝,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断有蒙古王室女子远嫁高丽,持续长达一百多年。在强大的元朝面前,高丽

  • 刘伯温和诸葛亮这两个谋士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刘伯温

    刘伯温和诸葛亮,哪个文化水平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熟悉三国时期和明朝历史的人,对诸葛亮和刘伯温就不会陌生,两人可称得上是个神人,有着未卜先知的本领,两人也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人。但牛B的人物遇到一起,咱们就喜欢给他们排排序,看看谁最厉害。从两人所

  • 拖雷为什么会被称为苍狼?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窝阔台,元朝

    苍狼拖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狗行千里,吃shi;狼行千里,吃肉。”南宋晚期,彪悍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开疆扩土,经济与政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他最喜爱的儿子是拖雷。蒙古的图腾是“苍狼图”。狼的本性就是凶狠。当时的蒙古人崇尚武力,

  • 王昌龄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昌龄,唐朝

    说到王昌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一个鼎盛的时代,是文化、经济、军事等全面爆发发展的时代,唐朝的文化以诗为盛,其高度让后人望其项背,其中,擅长七绝诗的李白和王昌龄,他们的作品常被后人吟诵。不过,和李白不同,王昌龄本人的存在感似乎很弱,大家知道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生平。王昌龄是

  • 文武双全的开国皇帝李元昊,他还做过这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夏,李元昊

    西夏开国皇帝是英雄还是变态魔鬼?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比北宋晚了近80年,是党项族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疆域范围大致在今天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鼎足而立,后期与金朝、蒙古都有交集,最后亡于蒙古人之

  • 如此励精图治的崇祯帝 为什么比不上魏忠贤这个大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魏忠贤

    对崇祯和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大太监魏忠贤,绝大多数人都对他嗤之以鼻,这位大宦官和他的阉党权倾朝野、排除异己,专断国政、祸国殃民。后来崇祯皇帝继位不久后,便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魏忠贤自缢身亡。有人说崇祯皇帝铲除阉党、干掉魏忠贤是大好事,也

  • 古代皇帝有哪些尊称?九五之尊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九五之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经常能在追剧的时候听到一个对皇帝称呼,九五之尊。这几个字单独拆开,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字,但是合在一起,仿佛就带上了一种光环,极其尊贵的地位让人无法直视。我们也知道,古人经常给一件特定的事物或一类人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