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昌龄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王昌龄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4/1/7 23:12:34

说到王昌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一个鼎盛的时代,是文化、经济、军事等全面爆发发展的时代,唐朝的文化以诗为盛,其高度让后人望其项背,其中,擅长七绝诗的李白王昌龄,他们的作品常被后人吟诵。不过,和李白不同,王昌龄本人的存在感似乎很弱,大家知道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生平。

王昌龄是哪里人?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在《旧唐书》里他是京兆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在《新唐书》里他是江宁人,在《唐才子传》里他又成了太原人,籍贯地的混乱也许和他后来的结局有关,或者和当时唐朝开始步入衰退有关。

他的作品以边塞诗为主,也会写闺怨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气势豪迈的诗句,时常被后人引用,用来明示心中报效的决心。这就是王昌龄边塞诗的风格,干脆又极富想象力,磅礴又情绪内敛,所以,他得了一个名号“七言圣手”。

王昌龄的家境很差,小时候以种田为生,不过,他就是喜欢文学创作,于是,很是苦心钻研,慢慢的便开始在诗歌上展露才华。公元720年,23岁的他去了嵩山,他在那学习了三年,这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期间他收获颇多,于是,就想谋取更大的发展。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首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后来,她陆续去了河东并州、潞州、河陇、玉门关,他来到了边塞,于是,开始了他的边塞诗创作。到了公元726年,王昌龄觉得自己该务正业了,于是,来到京兆(长安,现西安)。还算不错,他于第二年进士及第,这一年他30岁,有了一份工作,秘书省校书郎。

他的才学让他很快脱颖而出,后来,升任博学宏辞,没多久成了汜水县尉。王昌龄朝中并没有什么靠山,自然会受到些排挤,在皇家工作,若是不能得到皇帝青睐,一点小事都会处罚很重。

王昌龄后来就被贬官了,去了岭南。

现在大家觉得岭南一带真好,地方物产丰富不说,经济还发达。在唐朝,这地方就被京兆人认为是荒蛮之地,皇帝一不高兴时,就将官员放在这里好好反思。虽然,王昌龄后来又跑到江宁上任,但就是一直未能再回京兆,他的这段工作经历,其实,并没有给他的履历加分,倒是让他认识了很多同期的文人。

如:李白、王维还有岑参等,他们在一起就会讨论如何更好创作,所以,王昌龄倒是在个人创作上有了更大提升。据记载,王昌龄是在龙标为官时认识李白的,事实上,他也是被贬到那的。李白为人倒也痛快,立马写了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安慰他。

官场上有几人是一帆风顺的,升升降降有时真的全凭皇帝高兴,要不就是换皇帝了,想起老臣的好来,就将人给招呼回来了。王昌龄的仕途就是这样,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官职就是这么晃来晃去,不过,朋友倒是很多。

公元755年,发生一件影响唐朝命运走向的大事,安史之乱。那时天下是真的乱,皇帝都躲到四川了,百姓也是四下逃窜,就为了躲避战争。王昌龄这时也冒出个想法,他也要逃。他可是有官职在身,龙标尉,再说唐朝还在,只不过是换了个皇帝罢了,他这么一逃,不就是违反律令的么。

王昌龄不这么想,他觉得天下都乱成这样,谁还有闲功夫来管他,于是,就真的跑了。他去哪了?他最后是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了。这位刺史为何要杀他?史学界的定论是“妒才”。这其中,应是有比较复杂的因素,当时天下混乱,他私自“出逃”,极易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有人分析他为何会有这样的决定,应是和他的好友李白有关。当时的李白在永王军中,而永王正招纳天下贤士,他的经行路线,很容易让人误解他会去投奔永王。虽说,他的官职不大,但是,他本人的声名却是在外,想隐匿自己的行踪还真有点难。

王昌龄就这样让人给杀害了,天下人自然群起而攻之,那位刺史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只是,这事多少让人唏嘘,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由于遭人“嫉恨”就惨遭杀害,这多少能看出当时官场争斗的凶险指数。只是,在当时除了仕途,还能有多少途径让这些文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绝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绝句的六分之一。

有《王昌龄集》留世,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标签: 王昌龄唐朝

更多文章

  • 文武双全的开国皇帝李元昊,他还做过这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夏,李元昊

    西夏开国皇帝是英雄还是变态魔鬼?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比北宋晚了近80年,是党项族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疆域范围大致在今天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鼎足而立,后期与金朝、蒙古都有交集,最后亡于蒙古人之

  • 如此励精图治的崇祯帝 为什么比不上魏忠贤这个大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魏忠贤

    对崇祯和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大太监魏忠贤,绝大多数人都对他嗤之以鼻,这位大宦官和他的阉党权倾朝野、排除异己,专断国政、祸国殃民。后来崇祯皇帝继位不久后,便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魏忠贤自缢身亡。有人说崇祯皇帝铲除阉党、干掉魏忠贤是大好事,也

  • 古代皇帝有哪些尊称?九五之尊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九五之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经常能在追剧的时候听到一个对皇帝称呼,九五之尊。这几个字单独拆开,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字,但是合在一起,仿佛就带上了一种光环,极其尊贵的地位让人无法直视。我们也知道,古人经常给一件特定的事物或一类人取一个

  • 韩信封王后是怎么对待那位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信,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胯下之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韩信身材高大,但是非常贫困,衣服都非常破。他喜欢拿着剑走在街上,让人看了非常好笑。有一个年轻的屠夫看到韩信很不顺眼,他侮辱了韩信说到:“你虽然身材高大,又带着一把剑,但你实际上是很胆小。”然后,屠夫对大家说,"韩信你如果不怕死,

  • 和影视中不同,历史上真正的岳飞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岳飞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好多是听着《岳飞传》《杨家将》等评书长大的,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节目,听听评书就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以前评书播讲时间一到,大家坐等刘兰芳开讲,一旦刘大师说: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少人会有种若有所失、不过瘾的感觉,随即又对

  • 此女抚养了乾隆的弟弟弘昼,最后死时为何没人送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老贵人,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老贵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这位老贵人就是雍正后宫之中这样的存在,而且这位老贵人还是雍正后宫最特殊的妃子,她特殊在什么地方呢?一般而言,皇帝后宫之中位份不高的妃嫔死后一律葬在妃园寝,然而奇怪的是,老贵人死后的葬地居然不是在妃园寝,而是被安置在了苏麻喇姑的园寝。这到底是

  • 继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为什么会反目成仇?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继后乌拉那拉氏,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继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乾隆,咱们应该都是相当熟悉了,毕竟经过《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清宫剧的连续洗礼,我们脑中对乾小四这个“大猪蹄子”确实也应当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无论是在《延禧攻略》中看到佘诗曼饰演的继后因为乾

  • 朱元璋是如何搭上郭子兴的?郭子兴为何选朱元璋作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郭子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是怎么搭上郭子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郭子兴算是朱元璋的大贵人,也多亏郭子兴朱元璋才有了称帝的基础。那朱元璋早期是如何搭上郭子兴的呢?其实对于朱元璋这种底层出身的人,早期也只能靠自己的人品去征服别人,朱元璋也是获得了同伴的信任,所以才有人愿意追随他。早年

  • 无愧于“仁宗”的庙号,知人善用赵祯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赵祯

    “仁”皇帝为何让才子到烟花之地浅斟低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仁”在封建年代被儒家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能够用“仁”作为皇帝的庙号,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在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皇帝中,能够用“仁”做庙号的皇帝非常少,北宋仁宗赵祯是第一个,其后也只

  • 唐宣宗李忱为什么会被称为小太宗 唐朝灭亡和他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唐宣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小太宗李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朝代,而且他们这些朝代并不是由一个人统治的,毕竟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能做到长生不老的,更不用说长命百岁了。比如说一个皇帝,他能在位60年的时间里面就可以说算得上年纪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