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宰相张柬之的权力有多大 年过半百为何敢参与政变呢

唐朝宰相张柬之的权力有多大 年过半百为何敢参与政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4/2/9 18:18:53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柬之的权力有多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二张被诛杀,女皇被控制,这场被后世称为"神龙政变"的太子、大臣、皇亲国戚联合军事行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从长生殿退出,做为主谋人,张柬之、崔玄玮、敬晖桓彦范、袁恕已产生了空前的危机感。对女皇退位、李显登基,他们已经有把握,但是,女皇的家族势力还在,武氏集团及其党羽足以与李显和李唐大臣们抗衡。五个人正在踌躇,洛州长史薛季昶说:"虽然除掉了二张,但诸武还在,请各位借着兵势除掉武三思等人。

"张柬之、敬晖看着急切的薛季昶,都没有说话。他们何尝不想一举除掉诸武,

但他们没有这个权力。首先,这次政变不但有李显、李旦这些李家王族的参与,更有武三思、武攸暨等人的支持,太平公主既是李家人、又是武家人,李、武两家已经结成了亲密的同盟。创其次,

武三思等人知道政变的危险, 他们走着双保险路线,

在武则天面前,他们不出面;在张柬之等人面前,他们表示支持,并给予一定的帮助,现在张柬之发现他们走的不是双保险路线,而是三保险,他们将右御林大将军武攸宜安排进来,掌握了部分兵权。现在,不但张柬之手里有兵,武氏集团手里也有兵。

最后,张柬之一些人口号是诛杀二张,不是铲除武氏集团。李显本人和武氏集团关系融洽,武则天曾命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攸暨发誓世代交好,他们的誓文刻成铁券,现在还放在使馆里。李显已经得到王位,自然不会做"背信弃义"的事,话说回来,朝廷局势尚未明朗,李显也不敢轻易招惹武氏集团。

张東之突然有个强烈的疑问,女皇从决定归位李家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调和李、武两家的关系。李、武双方在她的努力下,也的确达到了和解,难道,武则天早就防着这一天吗?

她是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她也许会有力不从心的一天,只有最大限度地绞合李武势力,让双方关系盘根错节,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她自己的安全和武家人的利益?薛季昶还在苦劝,张柬之等人只好说:"我们已经做了臣子应该做的事,剩下的,就交给太子吧,他自然会有所处置。"薛季昶一跺脚,叹道:"恐怕我将来,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指制他的潜台词是,恐怕你们将来,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张行成、李恪、裴行俭之后,薛季昶也成了预言家,他的预言很快就会实现。另一边,太子李显终于定下心神,宣布让武三思等人前来商量国事,张東之心如死灰。他看着长生殿的殿门,里边的女人已经失势,没有东山再起的力量,但是,这个厉害的女人做什么事都要留上几手,张東之能逼她退位,却奈何不了她的势力。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张柬之失误事迹。而且,武则天既然早就声明要传位给李显,张柬之等人的做法,怎么说都要担个"逼迫"君主的嫌疑,好处都让李显和武氏集团占去了。这几个大臣白忙一场,成了他们排挤武则天的工具。

公元七O五年正月二十三,武则天传令由太子监国,次日,又宣布传位给太子。李显继位,仍然称中宗,他首先封李旦为太尉,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公主,然后,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崔玄玮为博陵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敬晖为平阳王,这五位功臣被时人称为"五王",一时很有权势。这个时候张柬之的心情非常沉重,已经是白发苍苍的他发动政乱,他承认自己有一份私心,但是,就算是给他升官加薪,他还能享受几天?他的最大目的仍是帮助李唐王室,

希望李唐王室能够脱离武媚娘和武氏集团,重新回到正轨上。

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只实现了一半,武氏集团仍然有实力执掌朝野,而且,中宗李显仍称武媚娘为"则天大圣皇帝",并宣布"武氏三代讳,奏事者皆不得犯",最大限度地保证着武氏家族的利益。然后,李显宣布将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以后每十日,文武百官都要去上阳宫参拜,询问武则天的起居。散朝后,张東之长叹一口气,到底还是武则天有手段,退位后还能享受这样隆重的待遇。正和敬晖等人说话,忽然看见凤阁舍人姚崇正拼命擦眼泪,张柬之气不打一处来,喝问道:"你哭什么!

"姚崇回过头,面无惧色,只听他说:"我服侍女皇这么久,突然要离开女皇,怎么能不伤心?

我参与您诛灭二张的计划,为国除害,是臣子应该做的,但最后还是违逆了旧主,我为她哭,算是臣下最后的礼节,又有什么不对?见姚崇态度坚决,张柬之不好再说什么,姚崇还在擦眼泪。这眼泪,正能说明武则天的分量。张柬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年人,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李氏江山能够回到李家人的手里,但是李显却总是让他失望。但是我们都知道张柬之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又很有谋略的人,他能够很好地判断天下的大事,虽然自己已经年老,但还是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故国,一心想着怎样让江山回到李家人的手里。在他的帮助下,李唐江山最终回到了李氏的手里,也算是了结了他的最大心愿。

标签: 唐朝张柬之

更多文章

  •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抗金会怎么样 以当时的实力能够消灭金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赵构

    还不知道:如果赵构支持岳飞抗金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天我从头到尾看了黄晓明演的《精忠岳飞》不禁为岳父的结局感到悲哀和惋惜。那么小编今天就来谈谈,假如当时的赵构全力支持岳父抗金,以南宋当时的实力能灭金么?我想说的是难,我们先来说下当时的背景吧。当时

  •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姚广孝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洪武15年中秋节刚过,朝廷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最受老百姓们所敬仰的马皇后离世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奉命返回应天奔丧。这是朱棣去燕京之后第一次回到了应天。在马皇后的葬礼上,朱棣经过僧录司左善事宗泐的介绍

  • 曹丕称帝仅5个月,孙权为什么却要等8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刘备以汉室宗亲名义称帝,此时的孙权并不具备称帝的条件,原因有三:其一是身为汉朝故吏没有称帝的正统性;其二是背袭荆州后的时局不允许孙权称帝;其三是孙权称帝必会遭到江东士族的反对。先说第一条原因。曹丕称帝是因为汉献帝

  • 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 他为什么将东西放在正大光明牌子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雍正

    还不知道: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知道,皇位这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很多人都是垂涎三尺,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得到这个宝座,特别那些离皇位近,机会大的皇子,他们为了争夺皇位,那是争破了头。像大清朝,他们选皇帝,那就是一场夺嫡大戏,一场比

  • 历史上真正的慎嫔,只在乾隆后宫活了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慎嫔,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慎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卖主求荣都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卖主求荣者也一般不会有太好的下场,比如说《如懿传》中如懿身边的侍女阿箬,一心想要成为皇帝的女人,为此出卖了主子如懿。虽然表面上册妃封嫔风光一时,但实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宠妃嫔,如懿复宠后,阿箬

  • 大唐最后一个盛世的开创者!唐宣宗李忱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宣宗

    大唐最后一个盛世的开创者!唐宣宗李忱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也是唐朝最后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唐宣宗的登基之路并不简单,他继位时已经36岁,而且还是在马元贽等宦官的拥立下才顺利称帝。李忱为人低调,马元贽以为李忱比较好控制才想拥立他,实际上李忱是

  • 古代皇帝的庙号制度是怎么样的?汉景帝刘启开创盛世为何没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启

    古代皇帝的庙号制度是怎么样的?汉景帝刘启开创盛世为何没有庙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都是有庙号的,但是在西汉时期就不一样了,这个时期的皇帝,没有庙号的才是大多数。西汉总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只有四个人才是有庙号的。历史上,汉景帝刘启做出的贡献并不小,为何后世并不给他上

  • 荀息一生鞠躬尽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荀息,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荀息之谓乎!不负其言。”在《史记·晋世家》中,惜字如金的司马迁为晋国的一位大夫录下了如上的评语。此人就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托孤重臣,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荀

  • 揭秘:李显为什么敢让韦皇后临朝听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皇后,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韦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牝鸡司晨这个问题影响了大唐五十三年。从显庆五年(660)高宗因风疾困扰慢慢委政于武则天开始,到先天二年(713)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结束。半个世纪里,野心勃勃的妇女们一个个粉墨登场,斗争之残酷,手腕之高超丝毫不比男人差,上演了一出

  • 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韩愈

    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时期,佛教逐渐地发展兴盛起来,尤其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更是发展到了顶峰。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后期,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落,社会环境也逐渐的动荡起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韩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