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4/1/24 11:09:58

黑衣宰相姚广孝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洪武15年中秋节刚过,朝廷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最受老百姓们所敬仰的马皇后离世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奉命返回应天奔丧。这是朱棣去燕京之后第一次回到了应天。在马皇后的葬礼上,朱棣经过僧录司左善事宗泐的介绍结识到了一位僧人,法人发号道衍,出家之前姚姓。这位僧人,是朱棣以后夺取天下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人称黑衣宰相姚广孝。

元朝末年,14岁的姚广孝遁入空门,从此改称道衍,他博学多识,广泛结交三教九流之人,而且胸有大志。洪武八年,朱元璋广招有学识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并没被授官,遗憾而去。

且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万分背痛,让僧录司挑选全天下的高僧为皇后诵经祈福,道衍这一次被选中。朱棣早就听闻道衍的名号,有意结识,所以二人才有机会相见。当日道衍初见朱棣,朱棣扮成小厮出来相迎,道衍见到这位“小厮”后立即行佛礼,当即表示:“既然已经见到燕王,就不必进院内了,转头便走。”朱棣大惊,连忙赔礼,才留住道衍。

朱棣回到燕京后,想办法将道衍请到北京,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以便二人时常相见。在这个过程中,道衍向朱棣推荐了许多能人志士。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登基,即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认为他的叔叔们都身居外地,手握重兵,是朝廷的一大隐患,因此开始削藩。眼看要伤及朱棣,朱棣犹豫不决,道衍力劝朱棣起兵“靖难”。《明史》记载:

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可见,是道衍的话,让朱棣终于下定决心,和侄子拼一把。然后,朱棣负责拉拢军官和士卒,道衍则在燕王府的后院训练兵马,加厚城墙,打造兵器。半年后,燕王举兵,“靖难之役”打响。

在长达3年的战争中,道衍一直扮演着军师的角色,战争之初,朱棣并不占优势,在朝廷大将李景隆的攻击下,朱棣连吃败仗。道衍智计百出,帮朱棣保存实力,最后建议朱棣,不要想着取城池,而是用主力部队直捣南京,扭转战局。

朱棣即位后,赐道衍改为俗名姚广孝,大臣们都以“少师”来称呼他,但姚广孝一直以僧侣自居,多次拒绝朱棣让他还俗的建议。朱棣认为朝廷上站着个僧人多有不便,姚广孝就上朝的时候穿朝服,戴官帽,下朝后又穿上僧衣,而且将自己的俸禄都捐献给灾民。

作为一个僧人,朱棣赏赐他的美女他定然是不收的,所以他并无子女。但有一年,姚广孝去苏州赈灾,看到一个极其聪慧的少年,想认他做养子,这少年听闻他是当朝少师,果断答应,改姓姚,取名姚继。姚广孝后来预言:此子太过看重富贵,官不到四品,命不到五十。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朱棣多次探望,太医都派了不下百次,然而,黑衣宰相仍旧先朱棣而去,朱棣辍朝两日,以僧人的最高规格来厚葬姚广孝,并且招他的养子姚继进宫。朱棣问姚继:“少师去世前,可有遗言。”姚继不敢看朱棣,最终咬了一下嘴唇说:“家父只说了6个字:‘求上厚待姚家!’”朱棣听闻,脸上非常不高兴,怒斥姚继说:“你父亲生平和我相处多年,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家事。”

很明显,朱棣在告诉姚继,你说的6字遗言,是假的,老姚不会说出这种话。因为朱棣登基之初,朱棣要把姚广孝的家人(弟弟和侄子)接来做官,姚广孝以“僧人无家”为由坚决拒绝,后来,朱棣又要封姚继为官,姚广孝又拒绝,说这个儿子不是有福气的,不能收荫封。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姚广孝是个功臣,但他最重要的是位僧人,僧人是不会提这种遗言的。

六年后,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明仁宗念及姚广孝的功劳,把姚广孝配享太庙,封他的儿子姚继为尚宝少卿。这个官职是从五品,姚继42岁时病逝,果然没有逃过其父的预言。

标签: 明朝姚广孝

更多文章

  • 曹丕称帝仅5个月,孙权为什么却要等8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刘备以汉室宗亲名义称帝,此时的孙权并不具备称帝的条件,原因有三:其一是身为汉朝故吏没有称帝的正统性;其二是背袭荆州后的时局不允许孙权称帝;其三是孙权称帝必会遭到江东士族的反对。先说第一条原因。曹丕称帝是因为汉献帝

  • 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 他为什么将东西放在正大光明牌子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雍正

    还不知道:雍正是如何杜绝皇子争夺皇位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知道,皇位这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很多人都是垂涎三尺,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得到这个宝座,特别那些离皇位近,机会大的皇子,他们为了争夺皇位,那是争破了头。像大清朝,他们选皇帝,那就是一场夺嫡大戏,一场比

  • 历史上真正的慎嫔,只在乾隆后宫活了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慎嫔,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慎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卖主求荣都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卖主求荣者也一般不会有太好的下场,比如说《如懿传》中如懿身边的侍女阿箬,一心想要成为皇帝的女人,为此出卖了主子如懿。虽然表面上册妃封嫔风光一时,但实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宠妃嫔,如懿复宠后,阿箬

  • 大唐最后一个盛世的开创者!唐宣宗李忱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宣宗

    大唐最后一个盛世的开创者!唐宣宗李忱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也是唐朝最后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唐宣宗的登基之路并不简单,他继位时已经36岁,而且还是在马元贽等宦官的拥立下才顺利称帝。李忱为人低调,马元贽以为李忱比较好控制才想拥立他,实际上李忱是

  • 古代皇帝的庙号制度是怎么样的?汉景帝刘启开创盛世为何没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启

    古代皇帝的庙号制度是怎么样的?汉景帝刘启开创盛世为何没有庙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都是有庙号的,但是在西汉时期就不一样了,这个时期的皇帝,没有庙号的才是大多数。西汉总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只有四个人才是有庙号的。历史上,汉景帝刘启做出的贡献并不小,为何后世并不给他上

  • 荀息一生鞠躬尽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荀息,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荀息之谓乎!不负其言。”在《史记·晋世家》中,惜字如金的司马迁为晋国的一位大夫录下了如上的评语。此人就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托孤重臣,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荀

  • 揭秘:李显为什么敢让韦皇后临朝听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皇后,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韦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牝鸡司晨这个问题影响了大唐五十三年。从显庆五年(660)高宗因风疾困扰慢慢委政于武则天开始,到先天二年(713)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结束。半个世纪里,野心勃勃的妇女们一个个粉墨登场,斗争之残酷,手腕之高超丝毫不比男人差,上演了一出

  • 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韩愈

    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时期,佛教逐渐地发展兴盛起来,尤其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更是发展到了顶峰。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后期,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落,社会环境也逐渐的动荡起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韩愈,正

  • 梁武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梁武帝对文化发展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梁武帝

    梁武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梁武帝对文化发展有何贡献?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梁武帝虽然在我国历史上因为过于崇尚佛教以及侯景之乱等事件,使得人们对于梁武帝的总体印象不是太好。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梁武帝还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并且在梁武帝在位期间,他也为当时的文化发展做出了

  • 陪刘秀戎马15载的郭圣通,最后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圣通,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先要来说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位皇后郭圣通。郭圣通,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出身名门望族。父亲郭昌继承家业后把百万家财都分给了异母弟,获得了人们的赞扬,因而名声大振,做了功曹的官职。更始元年(23),恰逢大旱,关中颗粒无收。百姓人心惶惶,各地四处起兵造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