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载坖是谁?从无人问津的皇子,到重振大明经济

朱载坖是谁?从无人问津的皇子,到重振大明经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18 更新时间:2024/1/26 2:32:53

你真的了解朱载坖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明朝是一个颇被后代关注的一个朝代,明代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传了十六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皇帝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色彩,被我们后人所传颂,比如说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建文帝朱允炆的永乐时期、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的仁宣之治等等。这些皇帝在明朝历史上都可谓是明星皇帝,颇具热度和话题点。但是今天这位明朝皇帝,这整个明代中,很少人会提到,而且这个人,在还没当上皇帝之前就很不受上一任皇帝的喜欢,可以说是特别不受人待见,这位就是明穆宗朱载坖(ji)

明穆宗朱载坖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出生于皇帝世家的朱载坖,其实从小就没有其他皇子的那种风光劲,因为他的母亲杜康妃,在明世宗朱厚熜的众多妃子当中一点都不受宠,所以朱载坖从一出生开始就没有受到父亲朱厚熜的关注,更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由于自身的从小缺乏父爱,在这些从皇子中难免会受到数落,朱载坖总觉得自己比其他皇子矮一头。这也使得朱载坖的性格从小就是比较文静,谦和,待人也比较宽仁,没有皇子的架势。他的性格也是后来之所以能够创造出隆庆大治的繁荣景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加上其实从小就不受待见,原本王位就根本就不可能轮到他的头上,但是有的时候,确实是运气到了,挡都挡不住。朱厚熜的长子一出生便夭折了,次子朱载壡被册封为太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本身这太子这位要到朱载坖的头上了,但是明世宗朱厚熜迷信“二龙不相见”之说,迟迟不肯立朱载坖,并且对他也是极为冷淡。其实明世宗朱厚熜打心底就是不待见朱载坖,而且他还想册立四子景王朱载圳为太子。景王朱载圳从小就深受皇帝的喜爱,但是碍于流传与千年的继承制度本身就是从长不从幼,又有朝野的议论,所以明世宗朱厚熜将景王朱载圳安排到了安陆。结果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竟然去世了,所以这次明世宗朱厚熜只能将皇位传给朱载坖。

明世宗朱厚熜病死之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朱载坖即位,改元隆庆。

朱载坖从小不受待见,在成为皇帝之前也是小心翼翼,为人仁厚平庸,没有果敢刚毅之气。这也使得他成为皇帝之后,对待大臣们特别的随和、迁就。这也正好使得这些大臣们能够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

朱载坖在位期间重用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徐阶李春芳等这些忠言大臣,在这些大臣的帮助下,很好的解决了“南倭北虏”问题。对于贤臣重用,对于一些佞臣便严厉的打压。方士王今、刘文斌在世宗时期就乱国、贪污,朱载坖一点都不心软,处死了这些大贼。

在经济方面,朱载坖打开对外贸易,解除海禁。这种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海外贸易格外繁荣,出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格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当时明朝经济的发展,海外白银不断流入明朝,大约有3亿3千万两,这个总量相当于当时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在朱载坖执政时期的明朝在经济方面是格外繁荣的。

在军事方面,面对倭寇问题,由于前期戚继光等人的努力下,沿海地区的倭寇基本解决,而后,朱载坖又颁布了解除海禁这一举措,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更加的繁荣,所以倭寇的活动就不断的减少了,整个东南地区趋于和平安宁的一个状态。在边疆方面,朱载坖任用有名的军事重臣,重视边境问题,积极的防御东北边患,使得明朝的边境防御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朱载坖继位后,不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做出了努力,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老百姓也跟着,日子过的越来越富裕起来,朱载坖创造除了“隆庆大治”的好局面,史称“隆庆新政”。

俺答封贡是发生在朱载坖执政时期的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也是朱载坖在位期间办成的一件极具意义的大事情。

北部边境问题,一直是困扰明朝的一个心病。一个是鞑靼在常年的累积下,势力在不断的加强,另一方面,有了汉奸赵全等帮助下,更是如虎添翼。

当时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的纷争的原因,逃离蒙古跑来明朝,被大同巡抚接见。俺答知道后,深怕明朝皇帝会下令杀掉这位最爱的孙子,于是祈求明朝放人。此时朱载坖把这件事交到了内阁大臣高拱和张居正的手中,在他们俩的策划下,着手与俺答谈判,并且厚待俺答的孙子。俺答知道自己的孙子没死非但被明朝以礼相待,甚是感激,于是答应了此次的谈判。而后归顺了朝廷,并且铲除了赵全等汉奸。

俺答封贡是明朝少数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与外族敌对关系的事件,也使得明朝往后几百年都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不得不说,朱载坖在位期间干成的这件大事,是特别具有时代意义。

朱载坖虽然性格上比较宽厚平庸,也不受人待见,但是也正是他的性格使得,这些贤良之臣可以更好的为国家效力。他用人不疑,在他的带领下,整个明朝国运中兴,打造出了一派祥和的氛围,在整个历史上添下浓厚一笔,他还是值得我们记住的。

标签: 朱载坖明朝

更多文章

  • 一代唐朝名将王君廓,最后怎么活活被百姓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君廓,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君廓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此人名叫王君廓,虽然其名气完全无法和初唐军神李靖、功勋老将李绩相比,连秦叔宝和程咬金这种二流名将,都比他名气大得多。不过在那个时代,王君廓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名将,在一众初唐猛人中也是能够拿得出手的。虽然是名将,王君廓的人品,却是

  • 明朝著名大臣孙丕扬,辞职了20次皇帝都没批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丕扬,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丕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古以来,削尖脑袋跑官要官者多如过江之鲫,开后门要求辞官的现象却难得一见,万历朝的孙丕扬如此别出心裁,的确与众不同。孙丕扬自己曾经连续十几次打报告要求辞官,但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此次辞官之所以获准,是因为他将辞职报告递进时,

  • 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是什么样的?私生活混乱,靠身体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大概是因为出生在书香门第的缘故,加上母亲郑氏整日教授婉儿知识,读书写字。很快,年仅十四岁的婉儿便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见她诗词俱佳,聪明伶俐。有几分自己当年的风范。便免去了婉儿女婢的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为了能够给婉儿一个名分,武则天封其为才

  • 吕后为什么会忌惮刘章?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后,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后的专权独治很大程度是汉高祖刘邦造成的。汉朝建立的大功臣韩信、吕蒙皆死于吕后之手,而刘邦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说了一句先喜后惜就没事了。但刘邦当初的想法只是想培养两个联盟势力互相制衡,一个是吕氏集团一个是功臣集团,谁曾想吕氏残害

  • 宋光宗为什么会被大臣罢免皇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光宗,宋朝

    宋光宗为什么会被大臣罢免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皇权为人间至高之权,一权在手、天下我有。想杀谁就杀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直流传了很多年。关键是要你死,你表面上还必须装的很是激动,还得叩头谢谢皇帝给你自杀的机会,要不然直接灭九族。当

  • 张煌言是什么人?气节不输文天祥的大明忠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煌言,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煌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煌言是南明著名抗清将领,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生于公元1620年,去世于公元1664年。张煌言刚直不阿,文武双全,为崇祯十五年举人。他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国家动乱之际,仍然立志报国救民。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皇

  •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文静,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文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能从太原顺利起兵,首先要感谢两个人:刘文静和裴寂。所以,李渊称帝之后,曾下诏书表示,秦王李世民、裴寂和刘文静为开国三大功臣,可以赦免两次死罪。这俩人虽然同是开国功臣,同样官拜宰相,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渊待裴寂特别好

  • 乾隆的生母熹妃,生前为何没能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熹妃,孝圣宪皇后,清朝

    大家好,说起雍正的熹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最近无事,在网上找小说看,搜到一本叫《雍正熹妃传》的古代言情小说。在这部小说里,雍正皇帝与熹妃有一段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情经历,非常精彩。熹妃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熹妃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是满洲镶黄旗人,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

  • 为什么说商鞅必须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改革家,非商鞅莫属。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把秦国从一个濒临灭亡的边陲小国变成了令山东六国闻风丧胆的天下强国,为后来秦国东出并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可就是这样一个对秦国有着再造之功的不世之才,最终却没能功成身

  • 因为搏褒姒一笑西周就亡国了 褒姒真的红颜祸水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褒姒,西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褒姒和西周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世人都说红颜祸水,都说只要女子祸乱朝政,国家就会灭亡。最典型的莫过于褒姒,西周就是因她而亡国了。据说,褒姒跟了周幽王之后,一直不肯笑。于是,周幽王为了博得她的一笑,但结果,这一笑却把国家给笑没了。对于这样的结果,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