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皇汉武为何能齐名成“千古一帝”?因为他们做了同一件事!

秦皇汉武为何能齐名成“千古一帝”?因为他们做了同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2/20 11:17:0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秦皇汉武在做什么事情?

说到秦始皇,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始称皇帝,史书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可是他做这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把这些全部都归于他的个人野心,这是有失公允的,一个帝王既有其私心,也会有公心,今天我们就聊聊秦始皇的公心。中国的历史虽然记录完备,但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偏于唯心史观,往往对人过于褒奖和谴责,而对时代却缺少反思,这也是中国历代王朝周而复始地打转了两千年的原因之一。

周武王吊民伐罪,灭商后分封天下,自己又回到了老家镐京定都,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一带,直接面对戎狄的侵扰,形成了天子戍边的政治格局。周孝王时,王命商的遗民非子于秦地养马,当时的秦地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非子是飞廉、恶来之后,祖上是大业、伯益,源自东夷部族,应该不仅会养马,继承祖先基因,也会是彪悍勇猛之徒。非子即是秦国的先祖,自此,周天子的西方就多了一道屏障,以御西戎,所以说,周天子封非子于秦,名为牧马,实则戍边。

自古以来,华夏的最大威胁就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合称戎狄。秦自建国以来,就要直接面对这些强敌的侵扰,可以说秦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对抗戎狄的血泪史,几百年侵扰争斗,可谓惨烈。秦庄公被犬戎杀死,长子世父把国君的位子让给弟弟,自己去为父报仇,又被擒,再后来,犬戎突破防线,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秦庄公的儿子秦襄公也死在了征伐西戎的途中,可以说,是秦人对戎狄部族的惨烈抵御,对华夏地区的稳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长期的战争,秦国国君懂得防御戎狄的重要性和困难性,而光凭秦国的弹丸之地,以秦国的一国之力不可能彻底征服戎狄,所以秦国自非子建国以来就不停地对外扩张,以增强实力,而秦襄公历经父兄之事,国家之难,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戎狄带来的切肤之痛,所以说,秦国统一天下,并只不是秦始皇个人的功绩和意愿,而是秦国国君世世代代的意愿和经营的结果,秦始皇只是那个幸运地摘得最后果实的人,当然,他也是愿意摘那颗果实的人。

秦统一天下之后,北方草原也换了新主人,那就是彪悍的匈奴人,他们是游牧部落,机动灵活,擅长骑射,修筑长城就成了最迫切的事情,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强中央权力,能更有效地调动天下的兵力和人力,筹集钱粮,以此来保障军事上对匈奴的优势。

自秦朝完成统一之后,其军事重心就是在对抗匈奴部族,一方面集结秦国三十万兵力进击匈奴;一方面调动全国之力修筑长城。可以说,秦始皇一生的最大事业就是对抗匈奴,而统一六国,制度改革,修筑长城等,都是在为这个事业服务,客观地说,秦始皇的事业其实是民族事业,但激进的改革和战争终究还是拖垮了这个帝国,高压政策难以持续。

秦亡之后,匈奴得以休养生息,冒顿单于统一诸部,常来犯边。汉高祖刘邦坐稳天下后,意气风发,于是率兵三十二万和冒顿打了一仗,险些命丧白登山,自此才知匈奴之厉害,理解秦始皇之不易,于是只守不攻,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靠“和亲”来笼络匈奴,用互市换取一时安定,其实就是对匈奴的犯边睁只眼闭只眼,凭借长城得以休养生息。

汉武帝掌权之后,凭借历代积累下来的家业,筹备多年,于是再征匈奴,实质上是在完成秦始皇未完成的事业,又历经数十年的远征大漠,终于彻底击垮匈奴,将其势力逐出草原,实现百年之夙愿,虽然百姓税负繁重,生活艰难,但换来了后世数百年的安定和平,为汉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千年,历朝历代,还是以这个思路来对抗草原游牧部族。

所以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抗击匈奴。秦始皇是先行者,而汉武帝是继任者,秦始皇一统天下,修筑长城,收复失地,完成了守的部分;汉武帝厉兵秣马,进击大漠,攻灭匈奴,完成了攻的部分。

中国的历史过于强调帝王的功绩和过错,其实,这是一体两面,如秦始皇,如果没有严刑峻法这类暴政,就不足以支持他修筑长城和对抗匈奴,汉武帝时期,没有苛捐杂税就没有足够财力远征大漠。标榜史册、穷兵黩武,真的是傻傻分不清啊,这世间少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标签: 秦朝秦始皇汉朝汉武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嬴政遭到过几次刺杀?刺杀嬴政的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秦始皇,荆轲,高渐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嬴政遭到过几次刺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嬴政开创了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但是过程可并非那么容易,他的一生一共遭遇了四次极为凶险的刺杀。NO.4博浪沙刺秦博浪沙刺秦又称张良刺秦,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张家在韩国五代为相,韩国灭亡后张良因韩国亡国破家之恨对嬴政恨之入骨

  • “土木堡之变”于谦力挽狂澜,为什么朱祁镇复位后不顾一切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于谦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于谦为什么会死。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明史》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宣德元年(1426年),于谦曾以御史职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在明英宗

  • 虽然身居高位,可是乾隆从来没有正眼瞧过那拉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那拉氏悲惨的人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封那拉氏为摄六宫皇贵妃,是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那拉氏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他的侧福晋,嫡福晋是富察氏,她才是乾隆的最爱。富察氏后来成了富察皇后,他不御珠翠,生活简朴,只佩戴一种手工制品,通草绒花。她孝敬公婆,与

  • 朱标:朱元璋长子,为何三十七岁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登基即位的同时,朱元璋册封自己的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三年(1370年)春,朱元璋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其余得封侯、伯等爵位者近

  • 揭秘陈胜下场之谜 为什么六个月的时间里就众叛亲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秦朝

    陈胜最后为什么会众叛亲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鸿鹄之志陈胜,字涉,是阳城人。在他还年轻的时侯,曾经给富人家种过地,勉强能混口饭吃。可是,陈胜是个有志向的人,他不甘心一直当别人的奴仆,过这种没什么尊严的生活。一天,陈胜干完活儿以后,就和同伴们一起

  • 乾隆有几个女儿?她们的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这位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清朝的版

  • 朱高燧诬陷太子心思狠毒,最后为何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燧,明朝

    朱高燧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棣病逝于征讨蒙古返回的途中,原本朱高煦有机会谋夺帝位,但他始终在等消息,就是怕他父皇忽然活过来,作为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的儿子,对于父亲的手段,可以说是太了解了。朱高煦、朱高燧之所以敢夺嫡,主要也是因为朱棣不喜欢太子,时常在他们

  •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棣,朱高熙

    朱高熙造反为什么会失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399年8月,燕王朱棣指责建文帝违背祖训,听信谗言,并以此为名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朱棣的非正常即位方式

  • 刘邦真的只是一个小混混吗?刘邦留下的两首诗气势如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邦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是怎么样的?中华上下五千多年,诞生了诸多的朝代,留下了数百位皇帝,有名垂青史的贤明之君,有遗臭万年的暴虐之君,有碌碌无为的无能之君。但是,不管怎样,作为君主他们也有着无奈与辛酸的一面。说到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都知道,他在历史上是

  • 多尔衮手中有权力又有兵权 多尔衮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多尔衮

    很多人都不了解多尔衮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也就是皇太极去世五天后,多尔衮来到三官庙,他要在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索尼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