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解析项羽的作战过程!

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解析项羽的作战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80 更新时间:2024/1/20 2:33:3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的“勇”是匹夫之勇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韩信曾经评价项羽的时候说过四个很有名的字:“匹夫之勇!”原话:“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项羽所做之事只呈出他的勇气,不会动用集体的智慧。这个话是韩信在关中献策时对刘邦说的话,我认为,这个话不全面,纵观项羽作战史,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是一代军神,是最优秀的军事家。

项羽剧照

项羽一生中打过很多仗,其中最有名的几场仗:巨鹿之战(和秦军的决战)、彭城之战(刘邦项羽在西楚国的国都的对战)、荥阳会战(刘邦项羽的拉锯战)、垓下之战(韩信、项羽的决战),这几场战争,我们很难看出项羽的“匹夫之勇,”反而可以看到一个战神形象的项羽。

一、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一场决定秦王朝存亡、决定项羽领导地位的一场大决战。此场战役中,项羽率数万楚军(各诸侯持观望态度,后期加入)与秦王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胜型战役,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这场战役中出现了两个有名的词语:破釜沉舟、 作壁上观。作壁上观是指巨鹿之战初期各诸侯抱持的一种态度。破釜沉舟则写出了项羽作战之勇、决断之果断。

巨鹿之战图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

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被瓦解。

巨鹿之战图

在营垒上观战的各诸侯被项羽军队的士气所震慑,打败秦军后,项羽便召见各诸侯将领。这些将领在辕门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不敢仰视),从此,项羽确定了在各诸侯中霸主的地位。巨鹿之战我好像看到“天神下凡”,又怎能说他只有匹夫之勇?

二、彭城之战

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各就封国,项羽回到彭城做他的西楚霸王,刘邦则封汉王。由于分配不均,很多人心怀不满,蓄意反叛。

五月,刘邦、田荣东西两方起事,拉开了楚汉争战的序幕。刘邦兵出陈仓、剑指彭城。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彭城之战图

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

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

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失,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

远离战场,长徒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

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肖县采取包围闪击。项羽军夜间抵肖,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

彭城之战图

刘邦大败,项羽从后追击,刘邦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其父、其妻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灭。

项羽则充分表现出他特有的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此战可以说是完胜的结局,项羽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三、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刘邦集团中最善战者韩信与项羽唯一一次交战、也是韩信与项羽的最后一次决战。此战,项羽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虽然项羽兵败身亡,但仔细看,也无法说明项羽“匹夫之勇”。

垓下之战图

《高祖本纪》记载“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淮阴侯则是韩信,韩信大军30万、项羽只有10万,“淮阴先合、不利,却”说明韩信虽然先动了手,但发现不利于自己,于是作罢。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可以看出这场决战韩信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淮阴侯复乘之”得以大败项羽,所以才有了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可见,项羽之败并不是败在军事才能,实在是有一部分时运在作祟。

标签: 汉朝项羽

更多文章

  • 阿巴亥12岁嫁给43岁的努尔哈赤,生下的儿子都是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巴亥,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这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做阿巴亥。她是女真乌拉部落首领的女儿。据说阿巴亥不仅十分貌美,而且还很聪慧。阿巴亥本应过着快乐的生活。遗憾的是,她生活的环境并不太平。当时的辽东,烽火连天、金戈铁马,乌拉部落联合叶赫等部落进攻建州,却被此时崛起的建州女真英雄、亦是“奸雄”的努尔哈赤击

  • 清代大臣孙嘉淦:敢直谏雍正,还告诫乾隆远离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嘉淦,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嘉淦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孙嘉淦的耿直,屡屡得罪皇帝,可谓是当面触犯“龙颜”。他这种做法,简直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劝说方式,往往还能收到不凡的效果。康熙皇帝晚年时候,各位皇子之间互相争夺储君位置,已

  • 历史上子贡是个怎样的人?有才华还有生意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子贡,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子贡,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子贡,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左传》中记作“子赣”。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在病中仍盼着子贡的到来,见到子贡之后还责怪他到得太晚。孔子去世后,学

  • 忽必烈和铁穆耳是什么关系?忽必烈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忽必烈,铁穆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忽必烈和铁穆耳是什么关系?元成宗铁穆耳并不是忽必烈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历史上皇帝传位给皇孙的例子也有,比较出名的就是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不过朱允炆并没能守住自己的皇位,最后被朱棣篡位成功。但铁穆耳继位后,并没有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事情,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1

  • 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是谁?孟古对清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孟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孟古对清朝有哪些贡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清朝,提到叶赫那拉部的女人,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慈禧太后、还有女真第一美女东哥格格,而东哥格格的姑姑却显得默默无名,但是她却是清朝第一个得到皇后称号的女人,她就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历史上的孟古到

  • 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怎么样?被政治耽误的“一代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想必没有人对慈禧不熟悉了,她虽不是大清的皇帝,但是,清朝在她的统治下长达40多年。谈到慈禧,很多人眼中的她就是一个很有政治手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人阴险狡诈的人。但是,对于慈禧的文化水平就完全不清楚了,那

  • 朱棣为了洗白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朱棣到底是不是马皇后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棣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朱棣为了洗白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夺取皇位,肯定要给自己洗白,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他下了不少功夫。首先要对朱棣的家庭背景做一点简单的介绍。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本来皇位是怎么样看也轮不着他的。但是由于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

  • “满蒙第一美女”东哥,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哥,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东哥。布喜娅玛拉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部落位于开原市东北部的岸边。他们以居住地旁的河流命名自己所处的国家。这个国家是处于明朝中后期的一个萌芽的状态。它创造了当时的高度发达的女真社会,是开原上的最后一个部落类型国家。布喜娅玛的小名名叫东哥,据那时的人们诉说东哥出生

  • 许靖:三国跳槽最频繁的人,前前后后换了八个老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靖,三国

    对许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平心而论,生在乱世是一种不幸,也没有人愿意选择乱世。国家剧变,祸乱骤起,是变节还是坚持,确实极大地考验人性。以明末为例,尽管洪成畴、吴三桂背明投清后荣华富贵、风光无限,但人们却更愿意把敬意送给王夫之、顾炎武那些宁可终老南山也矢志

  • 秦皇汉武为何能齐名成“千古一帝”?因为他们做了同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秦始皇,汉朝,汉武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秦皇汉武在做什么事情?说到秦始皇,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始称皇帝,史书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可是他做这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把这些全部都归于他的个人野心,这是有失公允的,一个帝王既有其私心,也会有公心,今天我们就聊聊秦始皇的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