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鹅是什么意思?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裴炎

青鹅是什么意思?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裴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46 更新时间:2024/1/26 2:32:18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裴炎的故事。

被武则天满门抄斩的宰相叫裴炎,历史上关于裴炎之死,有好几种说法。

我是风云,我们来聊聊,到底是谁害死了裴炎?

裴炎,是读书人,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每次同学出去游玩,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有一次,官府来征辟,裴炎以学业不精为由直接拒绝了。

裴炎苦学十年,十分精研《左传》。之后通过科举之路,裴炎入朝为官,后来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则天主政期间,一共任用过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阳,特命裴炎留守长安,专门辅佐皇太子李显。第二年冬,唐高宗李治去世,儿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裴炎受遗诏辅政,改任中书令。

所谓中书令,是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等工作,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非常重要。司马迁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由此可见,唐高宗非常看重,非常信任裴炎,要不然也不会临终遗命托孤。

唐中宗李显,公元656年出生,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第一次即位的时候是27岁。

由于李显并没有太多帝王之才,又惧怕母亲武则天。所以,朝廷的政事基本上都由皇太后武则天作主。

但是,27岁的皇帝,正是内心激情澎湃的年龄。虽然庸弱无能,却还是有思想的。李家的人他动不了,只有动妻子娘家的人。

于是,他提拔岳父韦玄贞由普州参军为豫州刺史,试图组成以自己为利益核心的集团。后来,李显又想提拔岳父为侍中。

侍中,相当于宰相的职位了,作为辅佐大臣,裴炎立马表示不可以。

年轻的皇帝一听,非常生气说:

"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之后,裴炎把李显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为此大为恼火。

没多久,武则天以这个理由废除了李显的皇帝之位,并贬出长安。也就是说,李显,仅仅只当了55天的皇帝。

55天,一个27岁的年轻帝王,在母亲的高压下,能做出几件与皇帝身份不符合的事情呢?

李显的一句狠话,不过是逞口舌之快,皇帝哪有这个胆?值得裴炎联手武则天把皇帝赶下去吗?

就算李显有哪句话说的不对,有哪件事做的不对,难道裴炎就没有责任吗?

如果李显能够独立负责李唐的江山社稷,唐高宗还需要托你裴炎哪门子孤呢?南宋学者黄震说:

裴炎受高宗顾命,而以一语之失废中宗,自李绩至炎,有唐再失托孤之任矣,国欲治得乎?呜呼甚矣,伊霍、孔明之不世出,而事莫难于托孤也哉。

顾命大臣是否有私心?

自古大臣执政,常会改换社稷。比如说大清的鳌拜,就有这个野心!

所以,有人说,裴炎联合武则天废除李显,与他的私心有关。三少不以为然,我们从下面两件事里可以看出裴炎的心,是忠于李唐皇室的。

李显被废后,武则天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唐睿宗,唐睿宗李旦是李显的亲弟弟。当然,朝权仍然掌握在皇太后武则天手中。

这个阶段,以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为主谋发生了两件大事。

1 武承嗣请求立武氏七庙,并追封先祖为王。

所谓七庙,泛指帝王的宗庙。武家没有谁做皇帝,需要建哪门子七庙,八庙?

除非是武则天做了皇帝,才有资格建武氏的七庙!或者换个说法,建武氏七庙,有立武则天为皇帝之嫌!

因此,狄仁杰、裴炎等大臣坚决反对。

裴炎进谏道:

"太后母仪天下,不应偏私于亲属。难道太后忘记吕氏败亡的教训吗?"

武则天为此很不高兴!

2 武承嗣建议武则天找借口杀掉李元嘉、李灵夔。

李元嘉、李灵夔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武承嗣的意思是直接把大唐皇室的后人干掉,特别是有威望或有影响力的人,以绝大唐李家宗室之望。

而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正好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治的叔叔。

武则天就此事询问宰相的意见,刘祎之、韦思谦都一言不发,只有裴炎极力反对!

刘祎之、韦思谦一言不发,并不一定就是同意武承嗣的建议,更多的是不敢得罪武则天。只有裴炎,旗帜鲜明,明确地反对!

如果说裴炎真的有私心的话,他大可以在这个时候借武则天的手把刘祎之、韦思谦杀了,以减少自己前进路上的政敌!

这两件事情,裴炎都是从维护李唐的政权出发,并且都在面子上反对武则天,和武则天的矛盾也越来越深,给自己的生命埋下了隐患!

顾命大臣之死

的确,在武承嗣的这两件事上,裴炎算是彻底得罪了武则天。自此,裴炎一直在想办法让武则天还政于李家。

而武则天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如果想称帝,裴炎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称帝路上的拦路虎,是什么下场呢?

死。

历史无数遍地告诉我们,杀一个大臣,最好的理由就是“谋反罪”。

因为,谋反是死罪!

公元684年,徐敬业骆宾王等人在扬州造反,反对武则天当政。

这时候,裴炎对武则天说:

“太后您现在年龄也大了,没必要管理那么多事情;如果太后能还政给皇上,别人也就找不到借口,像徐敬业这样的反贼不需要征讨,也就自然而然的覆灭了。”

听了这样的话,武则天不被激怒才怪!

在武则天想要改朝换代之际,身边却有着这样一个唐室忠臣,这真是要命哦!

看来,裴炎还真是浆糊脑子啊!让武则天放权,那不等于要了她的命!

你看,吕稚在临终的时候都叫她的吕家人千万不要出宫为她送葬,以免离开了皇宫,就丧失了掌握政权的主动位置。

裴炎一心想要武则天还政,甚至想过用武力挟持,不过,这个计划没有实施就流产了。

但是,裴炎离死亡之路却越来越近了。

后来,在扬州造反有理的徐敬业给裴炎写了封信,力邀他一起参加。裴炎回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两个字:青鹅。

这封密信,当然被武则天截获了!

因为,武则天正在想办法给裴炎搞个“谋反罪”,不料,还真的就捉到了裴炎谋反的铁证!

说裴炎谋反,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相信,甚至还有人为裴炎辩护求情。

武则天拿出他写给徐敬业的那封信,告诉大臣“青鹅”二字的含义。

青鹅:古代繁体字是“青鵝”。

“青”字拆开来是十二月,“鵝”拆开来是我自与。

“青鹅”的意思就是:十二月、我自与。这两个字里,裴炎告诉徐敬业,等十二月份的时候,他会一起参加举事。

不久,裴炎在洛阳被斩杀,替他求情的官员也纷纷被问罪。

风云说:

裴炎虽然是老资格的顾命大臣,忠心于李唐王朝,三少以为他的能力其实并不出众。他不仅有负高宗的重托,也把自己的命与清白一起搭进去了。

这个只能说明裴炎的思想里书生意气,政治上的幼稚与天真。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清太宗皇太极妃嫔:康惠淑妃巴特玛璪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太宗,巴特玛璪

    康惠淑妃(?—1667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清太宗皇太极妃嫔,蒙古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为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福晋,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四,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并生有一女。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病故,当年闰八

  • 清朝宗室,顺治帝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爱新觉罗·牛钮

    爱新觉罗·牛钮(1651-1652年)清朝宗室,顺治帝长子,母为庶妃巴氏。据《清史稿·皇子世表》记载:“牛钮,世祖第一子,早卒。”牛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活了83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史记载其为顺治与宫女巴氏所生的第一皇子,在宫廷斗争

  • 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生平简介 曾为武将吕布的义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汉,丁原

    丁原(?—189年),字建阳,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官吏,官拜执金吾、并州刺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职期间,他亲近、善待主簿吕布,又调遣部下张杨、张辽等名将到洛阳任职。汉灵帝驾崩后,带兵进入洛阳,担任执金吾,并与大将军何进谋划诛杀十常侍,但不久事情败露

  • 徐福东渡为什么会一去不复返?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福,秦朝

    徐福东渡为什么会一去不复返,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秦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历经区区15载,却给后人留下众多谜团,等待着后人揭晓。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徐福东渡这一事件了。此事件最早记于《史记》中,徐福两次越海东渡,带走了大批的童男童女、种子和工匠们,但到头来却一去不复

  • 英雄马超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究竟为何忧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超,三国

    你真的了解马超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马超来自西凉军阀之主,威风时称霸西北,怎奈父亲,儿子,老婆全被曹操所杀,想报仇又打不过,栖身于张鲁,刘备,被人当作一个狗来使唤,又没有实际兵权,带兵复仇的梦想破灭了,内心一直悲痛,不久后忧郁而死,马超虽有鸿鹄之志,但无刘备之命,心里始终放

  • 裴寂晚年被贬之后为什么又被召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寂,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裴寂晚年被贬之后为什么又被召回,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按照记载的话,裴寂是因一个妖僧说了一句话被罢官,浓缩之后的古文就是。古人的话都十分的精炼,不知道这个标点加在哪里合适。当然,不管加哪里,裴寂都不应该隐瞒不报,这就中了一句话,其心可诛。然而,裴寂如果仅仅隐瞒不报的话

  • 武母杨氏是什么身世?历史上最传奇高龄剩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母杨氏,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武母杨氏。唐朝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如今出国在外,很多中国人都以唐人自居,这是因为早在一千多年前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被盛唐支配的恐惧。当时的人们以尊唐为荣,纷纷学习唐朝的优秀文化,时移世易,虽然大唐帝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浩海当中,但人们对盛唐的向往已久保留千

  • 和硕恭悫长公主是怎么沦为政治牺牲品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硕恭悫长公主,清朝

    和硕恭悫长公主是怎么沦为政治牺牲品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女子的婚姻大多是父母包办的,帝王之家就更是如此。甚至帝王之家的儿女,往往有些会成为政治牺牲品。和硕恭悫长公主是顺治帝第二个女儿,之所以被称为长公主,因为顺治帝生有六个女儿。有五个女儿都在很小

  • 朱由校为什么要纵容魏忠贤?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由校,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由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魏忠贤作为明朝末期的一代权阉,专擅朝政,排除异己,陷害贤良,独揽大权数十载,一度被尊称为“九千九百岁”,致使朝野只知有魏忠贤,不知有皇帝。而试图打击阉党,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的东林党人却因为受到魏忠贤的迫害,成就了一世美名

  • 诸葛恪为什么会被诸葛亮看不起?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恪,三国

    诸葛恪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作为官二代,三国时期的诸葛恪绝对称得上才子。为什么?人家不靠父母,不投亲戚,凭着自己的能力独受孙权垂青,甚至被其视为“托孤大臣”。可如此能干的他,为何在世人眼中却只是小聪明,甚至被叔叔说成志大才疏,日后必败呢?诸葛恪是著名的三国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