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三国邓艾之身死,论“情商”的重要性!

看三国邓艾之身死,论“情商”的重要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37 更新时间:2023/12/21 15:50: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情商的重要性,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情商是现代概念,古人虽没有“情商”,却有人情世故,看历史故事,皆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好赖读读史书,最起码会有一番收获。5000年历史中的智慧,我们是学不完的。

情商对我们有多重要?社会上奔波的人大多都深有体会,上司、同事、亲人、朋友间的相处,无不需要“情商”。我们不懂情商,最差的结局大概是没有一个好工作,或交不到朋友,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古代“情商”不高,危机则大大增加,甚至有性命之忧。

邓艾邓士载,三国后期影响深远的人物,灭蜀汉,在唐宋更是入武庙六十四将,三国曹魏仅张辽、邓艾二人入选。但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终因缺乏“情商”,没有同上司司马昭打好交道,被钟会等同僚抓住机会,关押起来,最后更死于兵乱,令人唏嘘。

邓艾的崛起之路,属于草根逆袭,在魏晋时期,没个好的家世,哪怕再有才华,往往很难出头的。邓艾早年丧父,跟母亲同族人一起生活。我们知道曹操开始屯田,将一部分普通百姓转化为屯田民,专门负责屯田,而邓艾和族人就是屯田民。

邓艾最初受到司马懿赏识,却不是因为军事才能,而是屯田策《济河论》。邓艾给曹魏上书的屯田策,深受司马懿喜欢,邓艾也因此步步高升,在正始四年出任南安太守,雍凉可是司马懿势力范围。

雍凉地区是魏蜀交战前沿,邓艾常年驻守这里,渐渐显露军事才能。在曹魏随后的一系列政治风波中,邓艾始终站在司马氏一方,成为司马师、司马昭倚重的大将。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篡魏做准备,开灭蜀之战,命令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钟会拿下汉中后继续南下,同姜维对峙剑阁。因粮草不足,曹魏一时半会奈何不了剑阁,钟会甚至有退兵的打算。

灭国之战岂能如同儿戏,草草结束?邓艾不甘心,决定带2000精锐士卒,从人迹罕至的阴平小道,偷渡过去,出其不意绕过剑阁,直接攻打成都。

阴平小道有多难走,我们来看看《三国志》的记载:“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无论过程多艰难,邓艾的结局是好的,他成功偷渡蜀汉后方,迫降降刘禅。

立下如此大功,司马昭不吝赏赐,封邓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就连两个儿子也封了亭侯,各有千户的食邑。灭掉一国,邓艾也算迎来人生巅峰。有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邓艾也是如此。

邓艾手握重兵,又在蜀地这种天然利于割据的地方,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打消上司的猜忌心,以防“功高震主”。可邓艾呢?简直反其道而行,生怕司马昭不怀疑。

邓艾灭蜀后,对蜀汉降臣夸耀自己功绩:“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这话既可以看作邓艾自夸,也可理解为收买蜀汉旧臣之心。你邓艾一个魏国臣子,居然想收买敌国民心,想干嘛?

我倒不认为邓艾有谋反心思,他没这资本。钟会是世家子弟,有人脉资源利用,邓艾有什么?伐蜀大军,他能控制多少?邓艾是因为灭蜀汉的大功,有点骄纵心理。

若仅是如此,司马昭不一定将邓艾抓起来,之所以说邓艾情商不足,因为他对蜀汉的处置很不合理。一国大事,那是朝廷重臣商议,皇帝(司马昭)拍板,然后才下诏施行。尤其是处理蜀汉君臣这件大事,邓艾根本不该插手,或者该上书建议,待朝廷同意后再实施。

邓艾想在蜀地怎么做的?他既想蜀地修造船坞,打造船只以来攻吴;又想厚待蜀汉宗室,封刘禅为扶风王,让他留在蜀地;甚至邓艾开始安排封赏伐蜀的有功将士,这是一个领兵大将能做的事?

邓艾初心是好的,他大概这样想着有利收拢蜀地民心,又能作为攻吴的西线阵地。错就错在没请示司马昭,也没有避嫌。司马昭回复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你别乱来,这些事必须交给朝廷!

若邓艾稍微有点“情商”,也知道这事不能在继续下去,结果他接着上书司马昭:“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邓艾的话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个意思。如此专断的话,哪个领导听了会舒服?

君主有容人之心,那是君主的选择,臣下却不能以此蹬鼻子上脸,有些东西,是不能轻易碰触的。邓艾不一定有心造反,他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错就错在他手里握有数万大军,又口出狂言,不得不让人多想啊。

邓艾的下场,不能全怨钟会、司马昭等人,邓艾也有自身的因素。邓艾有大智慧,屯田、打仗皆非一般人,可他为人处世的“情商”,却有些不足。所以我们要吸取邓艾教训,多多琢磨,什么事能做,什么话能说,总少不了坏处!

标签: 三国邓艾

更多文章

  • 读史以明智是真的吗?温峤的故事是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温峤

    温峤的生平是怎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人的智慧学不尽,用不完,甚至一些平常的小事件,无不显露古人的“小心思”,或谋利,或谋名,或求存,无论最终目的是什么,背后的大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有人说正史无趣,太过平淡,我会说那是你打开方式错了,看似平淡的表面,背后是一番智谋交

  • 杨玉环真的不育不孕吗 杨玉环为什么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李隆基

    还不知道:杨玉环生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不过杨玉环从来都没有为李隆基生过孩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这倒是也有可能,毕竟古代也会有不孕不育症,而且以哪个时候的医术估计也很难治愈好。而且当时杨玉环体态偏

  • 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刘备还在时他几乎没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官府与民间双重认可、人品与能力德才兼备、创业与守成成就大业于一身的“第一梯队人物”。特别是通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其身上具备了许多其他三国人物不具备的褒义关键词,如天才隐士、运筹帷幄、用兵如神、饱读诗

  • 寇准对北宋做出了什么贡献?为何寇准的结局这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寇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非常惨。这是怎么回事

  • 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信佛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梁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诗人杜牧曾经写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此来形容南朝佛教的兴盛。要说中国古代佛教最兴盛的时候,南朝梁武帝的时候说第二,应该没人敢称第一,当时的官吏郭祖深曾说:国都内的佛寺达到五百多所,极其的宏伟壮丽。僧尼

  • 徐达对朱元璋到底有多谨慎 朱元璋送他王府都不敢让儿子住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徐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说伴君如伴虎,那些常年陪伴在帝王身边的人,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的,因为皇帝的脾气是很难琢磨的。自古以来,帝王的疑心病都重,一旦你猜测错了皇帝的想法等待你的就是天子之怒。所以说皇帝身边那些大臣,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活

  • 秦始皇死后三个月才公布消息 赵高是如何防范消息泄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赵高

    秦始皇死了三个月为何不被发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逝世的时候,他本人并未在咸阳,而是在当时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北邢台境内。按道理来讲,皇帝什么时候逝世,大臣们本该第一时间知晓。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尽快为皇帝安排后事。但是实

  • 三国时期谁的口才最好?四大情商高口才好的人才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作为中国人都不陌生,那个纷乱的年代,有些人要生存难免要拍马屁。有同学会说,拍马是情商高,是口才好,像苏秦、张仪那样口才好!但我们下面这些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这样。第四名,陆逊,大家知道他是后来东吴的大都督,三国演义里火烧八百里蜀

  • 三国名将于禁先后投靠魏蜀吴,为何在三个国家都不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于禁

    今天带来三国名将于禁的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的中华大地是各路英雄尽显神通的大舞台,很多人凭借自己的本领而青史留名。在那个纷争不断的年代,因为战事非常频繁,所以就难免会产生伤亡,而其中也有不少吃了败仗的名将被迫投降对方,然后侍奉着新主子去打天下。客观地说,蜀国的

  • 真书生做假皇帝说的是谁?后人为何如此评价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真书生做假皇帝说的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与愿违往往是历史的基本情态。秦始皇曾经想要建立一个永远不被推翻的王朝,希望“子孙帝王万世为业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帝国一转眼就败在了宠爱的小儿子手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光无限,却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