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寇准对北宋做出了什么贡献?为何寇准的结局这么悲惨?

寇准对北宋做出了什么贡献?为何寇准的结局这么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3/12/5 23:47:4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

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非常惨。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么先来看看,寇准对北宋做出了怎样卓越的贡献。

(寇准剧照)

在我们的民间讲述中,我们记得杨家将。杨家将一门忠烈,用了整整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牺牲,最终打败辽国,换取了北宋的和平安宁。

但在真实历史中,北宋的和平安宁,几乎与杨家将没有多大的关系。虽说杨家将确实曾和辽国奋战过,但是他们的奋战,对北宋的和平安宁,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北宋和平安宁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寇准。

当时辽国采用报复行动,在最高统帅萧太后的带领下,长驱直入,一举打到澶州,直逼京师。住在京城的宋真宗惊慌不已,朝中大臣也慌作一团,有人劝宋真宗往江南跑,有人劝宋真宗往四川跑。这就像后来金国入侵时期的南宋,清军入关时期的南明,以及之前五胡乱华时期的东晋一样,形势极为严峻。

如果宋真宗真的采信了这些大臣的建议,那么,南宋小朝廷这样的局面,有可能将会提前到来。甚至或许连这样的小朝廷也保不住,北宋在那时候就被辽国横扫出局了。

在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刻,是寇准力主宋真宗绝对不能逃走,而是要坚决抵抗。不但要坚决抵抗,还要御驾亲征。至少要到澶州去将士们面前露个脸,让澶州的军民知道皇帝和他们在一起,以此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宋真宗虽然胆战心惊,但最终还是听了寇准的话,到澶州前线去露了个脸。而他这一露脸,果然起到了极大的振奋作用。北宋将士精神百倍,奋勇抗战,在寇准临危不惧的指挥下,打死了辽国的先锋,有力挫败了辽国继续南下的势头,让辽国不得不寻求与北宋讲和。

(澶州之战)

虽说后来北宋与辽国订立的《澶渊之盟》,被有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但实际上,由于当时寇准的积极主战,此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辽国知道北宋的厉害,再也不敢南下侵扰北宋了,北宋因此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安宁。

可以说,这一功劳,寇准是功不可没的。

寇准为北宋立下了巨大功劳以后,宋真宗对寇准开始一直很信任,对他言听计从。朝廷中的大事,每一件都会找他商量,听取他的意见。他对寇准也很尊敬,每次寇准议事完,离去的时候,宋真宗都会毕恭毕敬送他。

虽然宋真宗后来把寇准贬谪了,但又一次用他宰相。两度用他为宰相,可见宋真宗确实是没有想过要杀功臣的。

皇帝并没有想过要杀功臣,为什么寇准的结局还是那么惨,他最后不但客死他乡,而且家人连把他的遗体运回来的钱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书记载,寇准之所以最后的遭遇那么惨,是因为他一生遇到了两个小人。

第一个小人是王钦若。王钦若和寇准本来都是宋真宗极为信任的人。但由于辽宋战争爆发以后,王钦若积极主张逃跑,而寇准积极主张战斗,最后战斗打胜了,寇准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这让王钦若很失落,因此他在宋真宗面前谗陷寇准,说寇准当初让皇帝御驾亲征是一种冒险,是一种赌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话让宋真宗心里不舒服,所以贬谪了寇准。

不过后来,宋真宗又决定把寇准重新迎回朝廷当宰相。当时有个宰相丁谓,为了扳倒王钦若,因此也积极促成此事,寇准得以回朝当宰相。

但是寇准当了宰相不久,丁谓又在宋真宗面前谗陷寇准,从而把寇准贬谪到了非常偏远的雷州,让他客死在那里。

也就是说,寇准遭遇很惨,是因为遇到了两个弄权的小人。

(宋真宗)

但其实事情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寇准最终的遭遇,其实也与他自身的性格不无关系。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当年寇准得知宋真宗准备南下逃跑的时候,曾问宋真宗这是谁出的主意?宋真宗说是王钦若。寇准直截了当就说,这样的人应该拉出去砍了,搞得王钦若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第二个例子。丁谓把寇准迎回朝廷以后,有一次请寇准吃饭,寇准胡子上沾了菜汤,丁谓马上起身给寇准擦掉。可是寇准却说,你堂堂的宰相,却做出这种巴结别人的行为,成何体统!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寇准这个人,确实说话不太注意,不太能处好人际关系。因此他最终结局很悲惨,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标签: 宋朝寇准

更多文章

  • 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信佛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梁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诗人杜牧曾经写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此来形容南朝佛教的兴盛。要说中国古代佛教最兴盛的时候,南朝梁武帝的时候说第二,应该没人敢称第一,当时的官吏郭祖深曾说:国都内的佛寺达到五百多所,极其的宏伟壮丽。僧尼

  • 徐达对朱元璋到底有多谨慎 朱元璋送他王府都不敢让儿子住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徐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说伴君如伴虎,那些常年陪伴在帝王身边的人,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的,因为皇帝的脾气是很难琢磨的。自古以来,帝王的疑心病都重,一旦你猜测错了皇帝的想法等待你的就是天子之怒。所以说皇帝身边那些大臣,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活

  • 秦始皇死后三个月才公布消息 赵高是如何防范消息泄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赵高

    秦始皇死了三个月为何不被发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逝世的时候,他本人并未在咸阳,而是在当时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北邢台境内。按道理来讲,皇帝什么时候逝世,大臣们本该第一时间知晓。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尽快为皇帝安排后事。但是实

  • 三国时期谁的口才最好?四大情商高口才好的人才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作为中国人都不陌生,那个纷乱的年代,有些人要生存难免要拍马屁。有同学会说,拍马是情商高,是口才好,像苏秦、张仪那样口才好!但我们下面这些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这样。第四名,陆逊,大家知道他是后来东吴的大都督,三国演义里火烧八百里蜀

  • 三国名将于禁先后投靠魏蜀吴,为何在三个国家都不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于禁

    今天带来三国名将于禁的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的中华大地是各路英雄尽显神通的大舞台,很多人凭借自己的本领而青史留名。在那个纷争不断的年代,因为战事非常频繁,所以就难免会产生伤亡,而其中也有不少吃了败仗的名将被迫投降对方,然后侍奉着新主子去打天下。客观地说,蜀国的

  • 真书生做假皇帝说的是谁?后人为何如此评价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真书生做假皇帝说的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与愿违往往是历史的基本情态。秦始皇曾经想要建立一个永远不被推翻的王朝,希望“子孙帝王万世为业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帝国一转眼就败在了宠爱的小儿子手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光无限,却怎

  • 李陵和汉武帝真的情同手足吗 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陵,汉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陵和匈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李陵其实应该有不少的人认识他,他是汉朝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了,其实大家觉得李陵厉害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在匈奴的表现让人觉得厉害,但是其实李陵这个人并不是匈奴人啊,他的祖上三代都是为汉朝效力的,而且李陵本人也和汉武帝

  • 王思诚:元朝编撰史官,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思诚,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思诚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思诚是元朝末年官员,他被认为是元末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但每个朝代到了末期基本都是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对于当官的来说更是如此,不被自己人杀也有可能被敌人杀,但王思诚却能得以善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可能了解王思诚的朋友并不多,那这次

  • 谋士陈宫选择吕布,他为什么不跟着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宫,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宫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而且还要懂得识人,知人善用,这样自己在他手下办事才会有干劲,会有未来。可是汉末三国时期,谋士陈宫也可以说是

  • 在朝中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忠贤,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忠贤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因此,在一般人印象中,他一定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然而,为什么他却在即位的时候,当机立断,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全部消灭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才能了解明朝末期政治的复杂性。魏忠贤的进宫之路:因好色赌博输光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