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功高震主其他人都被杀了 秦昭襄王为什么不杀魏冉

功高震主其他人都被杀了 秦昭襄王为什么不杀魏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61 更新时间:2024/1/21 12:20: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魏冉,战国时期楚国人,本姓芈,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第,也就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在秦惠文王执政时期,是随陪嫁的姐姐芈月一起来到秦国的,之后芈八子通过一切关系将魏冉安排进了秦国的军队之中,从此走上了仕途。在秦武王时期,由于魏冉勇猛过人,很快得到重用并渐渐的掌握了秦国的军权。

据《史记·穰侯列传》记载:“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

然而,秦武王却在23岁的时候因举鼎而死,致使秦惠文王的儿子们展开了一场争夺帝位的大战。其中以公子壮和公子芾这两个势力最强,按常理来说,远在燕国当人质的嬴稷根本就与王位无缘。但事事皆有巧合,因为秦国的内部争斗不断,反而让公子稷有了可乘之机。于是,赵武灵王瞅准时机,扶持公子稷登上了秦国的王位。

毕竟公子稷是由他国干涉才登上王位的,所以这让其他公子不服。在公元前305年,魏冉采取了非常手段,快刀斩乱麻,消灭了公子壮以及各公子、大臣、诸侯们的造反,惠文后被害死,武王后流落至魏国,史称“季君之乱”。其实在这个时候,魏冉在朝中是势力较大的,再加上他还是公子稷的舅舅的关系,所以替公子稷清除一切竞争对手,力挺公子稷登上秦国王位,也算是为秦昭襄王立下了第一件功绩。

由于秦昭襄王刚刚即位,而且年龄还小,所以秦朝的大权基本上是由宣太后和魏冉等人掌管。魏冉凭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以及宣太后与秦昭襄王的信任,一次次平定叛乱,平息内斗,逐渐的集军与政权于一身。更何况,魏冉本身就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为秦国攻城略地,在公元前300年,樗里疾去世,秦昭襄王任命魏冉为丞相,这是魏冉的第一次拜相。

据《史记·穰侯列传》记载:“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在魏冉为秦国丞相期间,多次征伐韩、赵、魏、楚、齐等诸侯国,为秦国开疆扩土立下赫赫军功。最重要的是他还提拔举荐军事人才白起,为秦国迅速崛起如虎添翼,白起作为秦国将领,逢战必胜,令诸侯国闻风丧胆,所到之处,尸横遍野。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令白起大放光彩,这应该也是魏冉的功绩之一吧。

在公元前292年,魏冉在为秦国夺得了楚国的宛、叶2座城池后便托病辞去丞相之职,于是秦昭襄王就任命客卿寿烛为相。到公元前291年魏冉第二次任相,并受封于穰地,号穰侯。之后,魏冉领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东方圆400里的土地,后又攻占了其河内地区。

至此,魏冉已为秦国称霸打下了基础,为秦国以后统一华夏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加封陶邑,穰侯之富,富于王室,和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并称秦国“四贵”。同时,这时的魏冉也已经权倾朝野,军中部将也均出自他门下。

公元前288年,为了前往齐国游说齐湣王,魏冉辞掉相职,希望齐湣王、秦昭襄王互称帝,齐湣王为东帝,秦昭襄王为西帝。但劝说失败,齐湣王竞然联合各国合纵伐秦。魏冉回国后再度任秦国丞相,这是他第三次拜相。到公元前282年,魏冉再次被免相职。

据《史记·穰侯列传》记载:“魏背秦,与齐从亲。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

公元前275年,秦昭襄王再度任命魏冉为相国,这是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拜相。当年魏冉带兵攻打魏国大梁,魏国派梁大夫须贾劝说魏冉,魏冉遂撤兵。然而魏国却背信弃义和齐国结立盟约,魏冉于是再次领兵攻打魏国,斩魏军4万,得魏国3座城池。

据《史记·穰侯列传》记载:“魏人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照此发展下去,魏冉和秦昭襄王应该会平安无事的相处下去,然而,范睢的入秦让魏冉的仕途就此结束。范睢不仅告诉秦昭襄王魏冉绕过韩、魏攻打齐国的做法不乎情理外,还说秦国上下只闻四贵,而不知有秦王,这让秦昭襄王心生怀疑,最终在公元前266年免去魏冉的相国之职,并罢黜宣太后。

商鞅被五马分尸,白起被赐自裁,吕不韦在流放途中自尽,为何魏冉只是被罢相回到属地呢?是什么原因令秦昭襄王不杀他的呢?

虽然,在继位之初,朝中权利皆有宣太后和魏冉把持,但他们也是为了秦国的发展着想的,魏冉作为大秦的一位臣子,矜矜业业,恪守本分,可以说是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秦昭襄王有什么理由杀他呢!

再说,魏冉也没有觊觎皇位,只是专权而已,虽然在古代经常上演杀父嗜兄取而代之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魏冉和秦昭襄王之间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他是四贵之一,但他绝对没有谋反之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秦昭襄王不杀他的原因之一。

从秦武王死到秦昭襄王继位,如果没有魏冉的帮助,为他扫清阻碍,解决内斗,秦昭襄王的王位也不会做的这么稳,如此大恩怎能忘记。

另一方面,从魏冉四次拜相来看,秦昭襄王知道魏冉确实有才干,是个人才,否则不可能四次任命他为秦国相国的。而事实上,他也算是为秦国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了,应该是秦国的大功臣。

虽然前期同宣太后共同把持朝政,的确有些功高震主了,但我想这应该不是他的本意吧!魏冉如此人畜无害,而且一直都在为秦国做贡献,就算是到最后,秦昭襄王不再需要他了,又怎么可能会杀他呢?

标签: 魏冉秦昭襄王

更多文章

  • 弘时是什么身份?雍正为什么要打压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弘时,清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弘时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非常著名的皇帝。其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位就数雍正帝了,雍正帝即位之后,非常勤劳的治理着国家的大事小事,勤勤恳恳非常严谨,在惩治贪官方面也是比较严格的,所以这一时期非

  • 为什么说张清是梁山中最幸运的?不仅有老婆,还有一个当将军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清,宋朝

    为什么说张清是梁山中最幸运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说起梁山好汉,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义薄云天,而且梁山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梁山上,大部分都是男人,但是也有女性的存在,因此梁山上有三对夫妻。但是这个说法在日后被人推翻,有人指出,在后期,梁山也曾招募过一

  • 张居正乘坐32人抬大轿的传言是真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乘坐32人抬大轿的传言是真的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改革家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很圆满。变法第一人的商鞅被五马分尸,明朝万历新政最大的功臣张居正差点就被万历皇帝开棺鞭尸。最后张居正虽然没被抽骨扬灰,但是个人名誉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

  • 台州抗倭之战,戚继光是怎么做到九战九捷的?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戚继光,明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台州抗倭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元末明初,我国沿海地区屡遭日本武士、浪人、商人组成的倭寇团体侵扰,广大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倭斗争,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明朝嘉靖四十年,即1

  • 想要匡扶汉室的荀彧,为什么投靠了曹操而不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荀彧,曹魏

    大家好,说起荀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三国之中的谋士,可谓是人才济济,有大名鼎鼎的“卧龙凤雏”,有太过聪明被杀的“鸡肋”杨修,有火烧赤壁的周瑜……总之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军阀混争的年代,提及三国,不得不说的肯定是曹操了。曹操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德才

  • 徐海是什么人?胡宗宪是怎么除掉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海,明朝

    大家好,说起徐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领军有方再加上他出奇的谋略,平息了困扰嘉靖帝多年的倭寇之乱,在这些所谓的倭寇中大汉奸徐海集团的势力仅次于王直的实力,胡宗宪武力与计谋共用,首先就消灭了徐海,但是最后他根本没有自己动手,这是怎么回事呢?吴宗宪与徐海都是当时南直隶徽州人,还有

  • 战功赫赫的兰陵王为何会被赐死?太过优秀引起帝王的嫉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兰陵王,北齐

    大家好,说起兰陵王高长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看过电视剧《兰陵王》的观众对兰陵王高长恭都有多多少少的了解,在剧中饰演兰陵王的冯绍峰是娱乐圈的一个高颜值帅哥,其实历史上的兰陵王那也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兰陵王的相貌与潘安齐名,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他不仅生得一副好皮囊,而且他的一生可谓是战

  • 甘梅是谁?三国时期的倾世美女,刘备死前要与她同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甘梅,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甘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艰难创业。公元196年,在徐州陶谦去世后,刘备暂管徐州,终于有了落脚之地。后来刘备带兵出城讨伐袁术,命张飞驻守徐州。大敌当前,张飞却喝的烂醉,吕布趁机占领徐州,而刘备的家眷却被吕布所获

  • 曹髦是什么结局?三国里最有骨气的国君,起兵讨伐权臣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髦,三国

    曹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煮酒论三国上回说了淮南三叛的第三叛失败的原因,淮南三次兵变的失败,使司马氏成功铲除拥护魏帝的势力。朝廷上很少有实力派支持魏帝,士大夫纷纷拥护司马氏,司马昭成功走向篡位大道。以至于九五至尊的曹魏皇帝曹髦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

  •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三桂,康熙

    对吴三桂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反清,表面上的口号是“兴明讨虏”,但谁信谁是傻子,朱家宗室被他杀了多少,这会出来装忠臣义士了?骗鬼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欲做奴才而不得。但凡满清对他容忍度高一点,他都愿意跪在地上当奴才。然而,康熙视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