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千古一帝秦始皇惊人身世:竟是私生子

探秘千古一帝秦始皇惊人身世:竟是私生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4/1/19 9:20:56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在这段文字里,你还看不出司马迁有多少暗讽,但一个王子——即异人——又叫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生父——竟然是夺人之美,娶吕不韦的姬妾为妻,就已经让人小看了。但起码,史迁在这里还没有胡编乱造,起码忠实地讲始皇嬴政(赵政)是他爹的儿子。至于姓赵,秦祖先本来就姓赵,《秦本纪》里讲得很明白,“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与其母姓赵没有什么关系。

但到了《吕不韦列传》里,马迁便胡来了,肆意地编故事了,一个千古之谜陡然出现了。他是这样写的:“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网络配图

这段话史迁明显用的是小说笔法,宛然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人物神态、语气活灵活现。与《秦始皇本纪》里所记大相径庭。首先,说赵姬是吕不韦的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妾,最令人诧异的是,与吕不韦相处已怀有身孕。

其次,子楚垂涎赵姬,在酒酣耳热的饭桌上,描写得他见到赵姬无法把持自己,竟然开口向吕不韦讨要;第三,似乎更合乎人情,吕不韦先怒后愿,想想自己为子楚把家里的家财都全部拿出,如今何必在乎一个女人,所以答应了子楚。

第四,这是最不靠谱的司马迁的败笔,说赵姬自己知道自己已怀上吕不韦的孩子,吕不韦知道,而子楚被蒙在鼓里,赵姬藏着掖着嫁给了子楚。然后足月后生下秦始皇。

正是这段记载,使秦始皇的身世,成为千古谜团。试想一下,赵姬怀着孩子,吕不韦明知而不说,子楚完全不知,那第三者的谁首先知道了她怀着吕不韦的种?司马迁又是从何处获取这第一手资料的?

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个事实,赵姬是个美人,能歌善舞,感情丰富,傍上了富商吕不韦,当得知秦王子子楚有意于她时,行有所动,情感转移,无可厚非,因为吕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子楚虽眼下是人质,可必定他身份高贵,是个王子。但似乎再多情,也不至于怀着前男人的孩子,还故意隐瞒而委身第二个男人。

其实,关于赵姬的身世,史迁自己无意中也露出并不完全了解的马脚。同在《吕不韦列传》里,前面马迁讲,赵姬是邯郸城里的一个歌舞伎,后来不经意又说:“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赵姬这又成了豪门女子。一个豪门女子,能让你们俩男人这么私下推来让去吗?

网络配图

其实不难下结论,关于吕不韦、子楚、赵姬这个三角关系,多数是史迁杜撰想象的。那么,秦始皇的身世,也就纯属他个人的一种猜想,无端地猜想。

既然已经杜撰出来,就得下文继续杜撰下去。

子楚回国,秦昭王薨,他顺利接班做了秦王,吕不韦“奇货可居”的算盘如愿实现,做了相国,号称“仲父”。注意,这个“仲父”,显然是针对小嬴政而言的,他不可能是秦庄襄王子楚的仲父。而这个仲父,或者不过是庄襄王报答吕不韦的一种形式,但却成了史迁杜撰历史细节的根源,也许正是根据这个“仲父”,马迁做出了上述匪夷所思的猜测,怀疑起来始皇嬴政的身世。

子楚做了三年秦王就死了,十二三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这个时候,大权完全在吕不韦手里,且因“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也就是说,秦国完全在吕不韦和老情人赵姬手里,以前文所述,吕不韦明知政儿是他的骨肉,赵姬更清楚眼前的这个小秦王嬴政的亲爹是谁,那她这时候完全可以联手老情人吕不韦改换门庭,甚而可以一家三口夺人之国。然而,俩人却仍胆战心惊地只有私通,何其怪哉?

最为可笑的是,吕不韦渐渐厌恶了赵太后(赵姬),而在史迁笔下,这个女人的精力却又特别旺盛,吕不韦无奈,找了个替代品,给她身边推荐了个猛男嫪毐,以一种令人不齿的方式,安顿了这位多情滥交的半老徐娘。用史迁的话说,就是“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

网络配图

史迁的笔意很显然,总之,秦王嬴政的生母就是个烂女人,秦始皇这个人就是来路不明。至于一会儿说她是歌妓,一会儿又是豪门女子,则完全是史迁杜撰中的疏忽大意。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仅是多有前矛后盾,由于其常采用小说笔法,将道听途说的虚妄细节,草率地置于历史人物身上,于是便无端地制造出来一桩桩迷案。于人之常情想来,异人(子楚)再懦弱,决不至于将已孕之女纳于床头;吕不韦再疯狂,也万难携已孕女子去攫取高位;至于赵姬,固然风骚,其做了太后而继续与相国吕不韦苟且,又揽大阴人嫪毐入怀,实乃史迁诋毁嘲讽前朝皇帝的虚构,讨当今之汉皇欢欣而已。

秦始皇所谓的身世之谜,就是司马迁这般一手制造出来的。其实,作为推翻他的汉朝臣子们,出于媚上的文人习性,自然会在秦始皇身上找些污点来。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曹操霸占了这个寡妇 其子智商超高竟感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曹操一生最喜欢寡妇,他这辈子霸占了少妇寡妇不计其数,但其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这个女人的特殊不是因为她自己,而是因为她的婆家和她的儿子。这个女人是谁?她的儿子又是谁呢?要说曹操与这个女人的关系,就要先说曹操与何进。曹操是谁?大名鼎鼎的曹丞相,汉末最具权势的男人。何进是谁?汉末外戚,掌管王朝精锐部队,一

  • 探秘秦始皇陵惊人谜团:兵马俑中暗藏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

    谜团一:秦始皇灵魂仍可统治一切?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直想要长生不老。传言一说秦始皇曾多次派人四处求取仙丹,而且令人惊奇的是,仙丹最终找到了!但是,秦始皇发现,他必须在继续当皇帝与长生不老之间做出选择。于是,他以出巡为借口诈死,其实,他至今依然生活在华夏大地之上。传言二说秦始皇死后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

  • 元朝铁骑横扫欧亚,为什么两征日本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忽必烈

    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中,日本可算是最特殊的一个。要说一衣带水,友好邻邦,必少不得日本,证据自然是阿倍仲麻吕和鉴真大师。要说世代冤仇怨,日本更是首当其冲,从倭寇之乱、壬辰战争、甲午风云直至十四年抗战,尸山血海。腊六丸所著的《忽必烈用兵日本》中所描述的元朝两次征伐日本之战,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忽必烈对日本有

  • 海瑞当官穷得吃不起肉 他的子孙却走私成巨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瑞

    说起海瑞,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清正廉明,忠君爱国。海瑞是天下第一清官,虽然官居二品,死后却身无余钱,连上街买二斤肉给母亲祝寿都会被传诵得天下皆知。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子孙却在他身后,凭着他名声的荫庇和海氏家族的名望,不顾国家利益,靠走私成为了琼州首富。网络配图据史书记载,海瑞一生共娶了三个妻妾,却只

  • 三国史上的降将张辽为何得到曹操最大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辽

    曹魏诸臣中,难道就没有人的功劳可以盖过张辽吗?有的。曹营第一功臣是荀彧。荀彧犹如汉之萧何,辅佐曹操打下曹魏根基。可是,最终荀彧竟然被曹操赐死。原因很简单,荀彧曾经反对曹操称魏公,在曹魏的霸 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了皈依没落的汉朝,既然道不同那不相为谋,曹操这个人可以容忍手下有各种毛病,但是绝对不允许有

  • 刘邦之孙刘安发明豆腐:本想炼丹 误制出豆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安

    在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第五集中,有个镜头掠过,很像是一盘豆腐干。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而这时候刘安的爷爷刘邦还在泗水做亭长呢,他爹刘长还没出世呢,哪儿来的豆腐干一说?刘安发明豆腐,其实也是无意的。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都邑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关)。刘安好道,一直琢磨怎么就能长生

  • 南齐孝武帝的奇葩圣旨:官员贪污必须与我分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孝武帝

    南齐时,都城广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尤其红火。一些大商人,甚至包括南齐政府,常年派商船往来于现在的越南、印度、泰国、柬埔寨、叙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将丝绸、瓷器运出去,把香料、珍珠带回来,一进一出,利润高达二三十倍。不但商品贸易发达,奴隶贸易也繁盛,印尼酋长从马来半岛低价买进矮黑人,不法的中

  • 这个皇帝被活剐四千多刀 百姓疯抢生吞其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瑾

    在古代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许多人就会问,什么是“剐”?“剐”就是凌迟的意思。因为,凌迟都是要割很多刀的,于是就有了千刀万剐这个成语。因为凌迟太过残忍,只会用在穷凶极恶的犯人身上。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活剐的“皇帝”。在明正德年间,民间流传着北京城有两个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真容:为什么脑袋像猪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太祖朱元璋

    在现有的历史影像资料中,保存着明太祖朱元璋的两种画像。一种,相貌英俊、生龙活虎;另一种,则是猪头短颈、长相滑稽。其实,丑与俊的画像,都是官方认可的做法,最起码,朱元璋早就一清二楚。外界非常疑惑,难道朱元璋的确长相难看吗?莫非史书当中的记载,高度美化了吗?后世人很想弄明白,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究竟

  • 死后被掘墓鞭尸 顺治为什么如此痛恨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顺治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清朝入主中原。十月,顺治帝从盛京(沈阳)到达北京,于太和门(时称皇极门)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尔衮为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