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帝国神话:永乐大帝“千里奔袭”不战而迫降

大明帝国神话:永乐大帝“千里奔袭”不战而迫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31 更新时间:2023/12/9 1:45:34

洪武大帝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大封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宿将,骄横跋扈,对洪武大帝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洪武大帝忍无可忍,将所有骄横跋扈和对统治构成威胁的功臣宿将,全部除掉,一个不留。只有徐达汤和耿炳文这几位低调的功臣宿将逃过一劫。

网络配图

洪武大帝在基本处理掉对统治构成威胁的功臣宿将后,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北部边防无人负责,以及无人主持北伐反击蒙古。经过深思熟虑,洪武大帝,选择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边境,让他们节制当地兵马,主持北伐反击蒙古。

洪武大帝在边境分封了几个儿子主持防务。其中最重要的防区,是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负责。这两人都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两人都是雄才大略,在军中拥有崇高威望,对军队掌控力很强。两人都多次北伐反击蒙古,取得不小的成果。

洪武大帝重用儿子统兵,虽然取得了一定积极意义。但是,藩王掌握辖区全部兵权,而且是百战精兵,对中央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洪武大帝活着的时候,这个恶果还不明显,等他死后,恶果就会显现出来了。

太子朱标死后,洪武大帝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大帝其他儿子都不满。对朱允炆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洪武大帝去世前,晋王也去世了。他的其他叔叔,只有燕王朱棣对他构成威胁,其余都不用担心。

网络配图

洪武大帝死后,朱允炆即为。朱允炆即为后,迫不及待的开始削藩。偏偏朱允炆重用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都是眼高手低之辈,当断不断,迫使燕王朱棣下定决心反叛。这几人又被燕王朱棣诈疯所欺骗,放朱棣的两个儿子回北平,使得朱棣起兵再无顾虑。

朱棣的两个儿子逃回后,朱棣开始全力准备反抗。朱棣首先做的,就是解决背后的宁王与宁王控制的朵颜三卫骑兵。宁王是庸人,但是,朵颜三卫骑兵却非常精锐,在朱棣主持北伐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朱棣故意诈降,骗取宁王的信任,然后一举偷袭,成功俘虏宁王,并将朵颜三卫骑兵收归己用。

解决背后威胁后,朱棣正式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反抗。朱允炆庸人,任凭黄子澄,齐泰胡乱指挥。朱允炆先是任用老朽无能的耿炳文为帅,被朱棣重创。接下来,又任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李景隆为帅。李景隆比耿炳文还不堪,葬送了二三十万大军。朱允炆在讨伐过程中,还下令不允许伤害朱棣,使得前面将士畏首畏尾,造成无畏的损失。直到任用盛庸为帅,才勉强止住颓势。

网络配图

虽然盛庸挽回了颓势,但是,无力击败朱棣。而朱棣虽然攻占过大片土地,但是,旋得旋失,只有北平三府牢牢控制。仗打了四年,朱棣开始厌倦。恰巧此时,南京有太监逃到朱棣处,透露南京防守非常空虚。朱棣听此消息,立刻决定豪赌一把。朱棣以朵颜三卫骑兵为主体,抽调军中所有精锐骑兵,从北平全力南下,孤注一掷,直扑南京。朱允炆在北方部署了五六十万大军,但是,没有一个想到朱棣居然这么大胆,全部目瞪口呆,没有丝毫反应,任由朱棣直扑南京。朱棣到达南京后,南京守将李景隆破胆,一仗不打,开城放朱棣进入。朱允炆见大势已去,被迫逃亡,下落不明。朱棣即为,是为永乐大帝。

中国军事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不缺乏长途奔袭的战例。但是,像朱棣这样,千里奔袭且不战迫降对手的,仅此一例。确实是整个世界上不可超越的神话。朱棣也凭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例以地方战胜中央的藩王,也凭此获得千古一帝的地位。而朱允炆,也因此一战被牢牢钉在历史耻辱的柱子上。

标签: 永乐

更多文章

  • 唐初大将程咬金从未做过皇帝为何被称为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初大将程咬金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勇猛的特点,

  • 明成祖朱棣为何杀三千宫女?因一个皇宫小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

    朱元璋是一个嗜杀之人,明朝稳固后,几乎杀尽了和他一起创业的武将;他的这种权术成功遗传给了他的儿子——朱棣。网络配图靠着厚黑学把侄子拉下马的朱棣,也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杀人如麻的皇帝,比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大肆屠戮的是手无寸铁的宫女。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的王朝已经稳固,他开始享乐,广泛搜

  • 铁面无私的包拯为什么连皇帝送的寿礼都敢拒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

    宋包拯以为官清廉,敢于得罪权贵而著称于世,民间百姓亲切地称呼他“黑脸包公”。在他七十大寿之际,吩咐家人拒收贺礼。令其为难的是,第一位来送礼的竟然是当今圣上。网络配图诗言志,歌咏言,言为心声。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为百姓津津乐道的清官诗歌作品,同普通诗人一样,清官在诗中言说着真情实感,同时他们的诗作又充

  •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怎样“含笑九泉”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努尔哈赤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去世,关于他是如何“含笑九泉”的,要从一场战役说起——宁远战役。这场战役导致了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努尔哈赤被炮弹击伤,留下病根,最终身亡;二是成就了后来鼎鼎大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网络配图发起这场战役的是努尔哈赤,当时后金(清朝前身)处于半开化状态,既没

  • 三国神童曹冲:曹操最喜爱的儿子为何早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神童曹冲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再回顾一下故事的情节。有一次,吴国派人送了一只大象给曹操,曹操特别的开心。当大象运来了许昌的那一天,曹操带着文武百官和儿子曹冲一起去看这只大象。曹操这里的人们都没有看到过大象,只见这只大象特别的高大,光说它的腿就有宫殿里面的大柱子那么粗。曹操很好奇的问大家说

  • 古今第一帅哥潘安:绝世小鲜肉却命运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今第一帅哥潘安

    提到潘安,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是“美男子”的形象,然而声名远扬的潘安可不仅仅只是因为一张俊美的脸庞,他还是西晋时期一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留下多首诗赋广为流传。潘安,字安仁,河南巩县人,其实他的本名叫潘岳,“潘安”之名出自杜甫“花底”诗中的一句“恐是潘安县”,后人因此更喜欢以此名称之

  • 三国最能打的吕布:到底是爱国还是爱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

    老一辈子人说评书,评点三国大时代的英雄,有这么一句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里说的是三国时代,战斗力最强的前六名,最能打的是吕布,第二能打的是赵云,典韦第三能打,关羽第四,马超第五,张飞排在第六。所以吕布人的人生成就虽然不堪提起,但论及打架,他是少年人心目中永恒的偶像。那么,吕布为什

  • 揭秘历史上选妃标准最苛刻的皇帝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

    在中国古代,皇帝选妃可不单单只是看一眼就能选上的,当然,看一眼就选上的也有,不过都是个案。其实,古代选妃制度非常严格。看下古代帝王选妃究竟有哪些严格的要求?当然,这只是些泛泛的条文,汉代就有皇帝定下了严苛的选妃标准,今天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汉桓帝刘志一定是个酷爱科学计量方法的人。对于后宫嫔妃的身体各

  • 一代贤后阴丽华到底有多漂亮使得刘秀一见钟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阴丽华

    在历史上素有一代贤后之称的阴丽华一直是后人歌颂的对象,她是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夫人,后又被立为皇后。阴丽华贤后之称的由来原因有二,一是阴丽华生性宽容,有容人的雅量。众所周知,阴丽华是刘秀登基之前便求娶的妻子,是其原配夫人。刘秀在少年时期便一直爱慕阴丽华的美貌,后终于美梦成真娶得娇妻。两人成婚后,一直恩爱

  •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 李渊才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自认为,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没有错,李建成也没有错。最大的错是李渊。现存的正史野史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李世民觊觎帝位在苦心设计了玄武门事变,从头到尾李世民才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也有的说是李建成怕自己的弟弟李世民功高盖主,想要除掉李世民,处处针对李世民,最终把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