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世宗前半生励精图治 后半生却沉迷修仙炼丹

明世宗前半生励精图治 后半生却沉迷修仙炼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4 更新时间:2024/1/23 8:02:48

明世宗嘉靖帝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名叫朱厚熜。朱厚熜公元1507年出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子,而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说朱厚熜是朱见深的孙子

嘉靖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是45年,在这漫长的45年中,嘉靖皇帝曾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他励精图治,整治朝纲,他对外用兵,巩固政权,他惩治贪腐,痛下杀手。总而言之,嘉靖皇帝曾是一位颇有政绩的皇帝。但是嘉靖皇帝统治的后二十几年,却沉醉于炼丹求仙,迷信道教,荒废了

朝政。

网络配图

朱厚熜年幼的时候就非常聪敏,父亲教他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的背诵下来。长大一些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了许多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由于小时候父亲就允许他参加王府里的祭祀活动,因此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熟悉各种礼仪和规范。朱厚熜12岁的时候,父亲就逝世了,于是小小年纪的朱厚熜继承了王府。

两年后,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但是他没有子嗣,于是身为皇室血脉的朱厚熜就继承了皇位。嘉靖帝统治期间,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将前朝政策的弊端全部革除。朱厚熜政治上善于纳谏,勤于政务,诛杀奸臣,重用贤臣;经济上还地于民,鼓励农耕,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很快便创立了一个盛世,史称“嘉靖中兴”。这也是明朝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嘉靖帝统治后期,由于国家太平了太久,朱厚熜丧失了进取精神。还十分迷信方士,崇尚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那些道士利用这一点,愚弄嘉靖帝,骗取了大量钱财。后来嘉靖帝几乎连朝政也不管了,于是首辅严嵩开始把握朝政大权,陷害忠良,国家大乱。晚年嘉靖帝反应过来,重新执掌朝政,国家才重新走上正轨。但是由于之前吃了太多的丹药,嘉靖帝的身体非常不好,于公元1567驾崩。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有何表现

网络配图

明世宗继位之前,大明王朝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那时的大明冗官冗兵,太监乱权,人民生活困苦,官吏贪污成风。

明世宗继位之后,改年号“嘉靖”,第二年正式称嘉靖元年。刚刚上任的嘉靖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始对前朝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动手。嘉靖元年,一大批的前朝贪官污吏被抄家灭族,另外一些专权的太监也遭到了清洗。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第一个阶段是嘉靖元年到嘉靖二十一年,第二个阶段是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去世。

第一阶段的嘉靖皇帝的表现可谓是一个千古明君,那时的嘉靖皇帝刚刚上位,干劲十足。他任命贤才,大胆的推行改革,整顿赋役,开仓赈灾,民众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这段时间后世称为“嘉靖中兴”。在朝廷上,大面积裁撤冗官,撤除一些不必要的职位,削除宦官的权利,抑制宦官的发展。明世宗推行的这些政策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明朝廷开始慢慢的中兴起来。

网络配图

但是,好景不长,人到中年的嘉靖皇帝开始干一些糊涂事了,那时的他非常迷恋道家学说,妄想自己能长生不老,开始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挥霍大明的国力。后来,忙于修炼的他干脆开始不上朝了,全部朝事都交由当时的首辅严嵩进行打理。那时的严嵩权倾朝野,他开始培植党羽,打压异己,整个大明朝廷被弄得乌烟瘴气。

标签: 嘉靖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两度为相却遭奸臣所害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北宋时期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宰相,他的一生以刚直不阿而著称,在宋朝最为繁荣的时期正是因为有这位宰相,他曾经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惨死于自己的吟诗预言,这位名相就是寇准。网络配图寇准出生于北宋的一个名门望族,他自幼就聪颖好学,在十九岁时便考取进士正式踏上了属于他的仕途之路。然而由于寇准当时年龄尚轻的原

  • 李世民的妃子徐慧和武则天怎么从好姐妹反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慧和武则天怎么从好姐妹反目的

    徐慧和武则天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后宫中的两位女子。她们两个人一同入宫,感情堪比好姐妹。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最后的命运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仅如此,在后期,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的恶化。徐慧的寿命极其短暂,在二十四岁的时候便去世。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而她也正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而被唐太

  • 历史神探:汉朝名将霍去病究竟是如何离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去病

    话说,在汉武大帝时期,曾经有一位名垂青史的名将叫霍去病,同时也是大将军卫青的亲外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光明前途的年轻将领,最后却早早夭折了。那么,这究竟是咋回事呢?下面就请诸位看官跟随老吕的脚步,去一探究竟。网络配图首先,回首霍去病。他是河东平阳(今天的山西临汾西南)人,古代军事家,官职直至大司

  • 大明帝国神话:永乐大帝“千里奔袭”不战而迫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永乐

    洪武大帝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大封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宿将,骄横跋扈,对洪武大帝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洪武大帝忍无可忍,将所有骄横跋扈和对统治构成威胁的功臣宿将,全部除掉,一个不留。只有徐达,汤和,耿炳文这几位低调的功臣宿将逃过一劫。网络配图洪武大帝在基本处理掉对统治构成威胁的功臣宿将后,面临一个严重

  • 唐初大将程咬金从未做过皇帝为何被称为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初大将程咬金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勇猛的特点,

  • 明成祖朱棣为何杀三千宫女?因一个皇宫小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

    朱元璋是一个嗜杀之人,明朝稳固后,几乎杀尽了和他一起创业的武将;他的这种权术成功遗传给了他的儿子——朱棣。网络配图靠着厚黑学把侄子拉下马的朱棣,也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杀人如麻的皇帝,比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大肆屠戮的是手无寸铁的宫女。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的王朝已经稳固,他开始享乐,广泛搜

  • 铁面无私的包拯为什么连皇帝送的寿礼都敢拒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

    宋包拯以为官清廉,敢于得罪权贵而著称于世,民间百姓亲切地称呼他“黑脸包公”。在他七十大寿之际,吩咐家人拒收贺礼。令其为难的是,第一位来送礼的竟然是当今圣上。网络配图诗言志,歌咏言,言为心声。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为百姓津津乐道的清官诗歌作品,同普通诗人一样,清官在诗中言说着真情实感,同时他们的诗作又充

  •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怎样“含笑九泉”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努尔哈赤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去世,关于他是如何“含笑九泉”的,要从一场战役说起——宁远战役。这场战役导致了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努尔哈赤被炮弹击伤,留下病根,最终身亡;二是成就了后来鼎鼎大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网络配图发起这场战役的是努尔哈赤,当时后金(清朝前身)处于半开化状态,既没

  • 三国神童曹冲:曹操最喜爱的儿子为何早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神童曹冲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再回顾一下故事的情节。有一次,吴国派人送了一只大象给曹操,曹操特别的开心。当大象运来了许昌的那一天,曹操带着文武百官和儿子曹冲一起去看这只大象。曹操这里的人们都没有看到过大象,只见这只大象特别的高大,光说它的腿就有宫殿里面的大柱子那么粗。曹操很好奇的问大家说

  • 古今第一帅哥潘安:绝世小鲜肉却命运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今第一帅哥潘安

    提到潘安,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是“美男子”的形象,然而声名远扬的潘安可不仅仅只是因为一张俊美的脸庞,他还是西晋时期一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留下多首诗赋广为流传。潘安,字安仁,河南巩县人,其实他的本名叫潘岳,“潘安”之名出自杜甫“花底”诗中的一句“恐是潘安县”,后人因此更喜欢以此名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