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是如何进宫的?

历史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是如何进宫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96 更新时间:2024/2/27 12:20:31

翻开中国的历史,皇上是历代都有,可是女皇可就不多见了,少之又少,屈之可数。下面由小编为您解说一代女皇的故事。

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在四川利州(今广元)度过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

网络配图

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她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太宗遂赐号"媚娘"。后结识李治

网络配图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她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与她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其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忠贞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且太宗崩时,曾言"佳儿佳妇",不应废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则天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迫使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

因武则天权力欲很强,所以在朝中排除异己,先前只有与皇帝一起垂帘听政,后直接当上皇帝。

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网络配图

她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马超在夷陵大战后销声匿迹 弟弟却在异国封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超

    马超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其来历和行踪也是最神秘的。马超有西域血统,其旧部与西域各国联系紧密,马超率领的军队并不擅长使用阵法和共建,而是采用波斯、罗马式的标枪长矛方阵。网络配图历史上,三国后期还有个叫马抗的人,他是马超父亲马腾的侄儿,也就是马超的从弟。根据波斯史记载,公元3世纪,有个自称“马抗”的流

  • 孝庄太后下嫁之谜:孝庄太后和多尔衮野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孝庄太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传了百余年,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实,观点仍难以统一。推原其故,在于现有证据之不足,以及各人解读之不同。网络配图多尔衮

  • 李世民夺下隋炀帝杨广江山是一次成功的抄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

    隋炀帝于公元613年东征高丽,押粮官杨玄感欲发动兵变,请来好友李密做参谋,李密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封死隋炀帝东征的归路;中策,西取关中,观望天下;下策,攻取龙头股洛阳。而文武双全的杨玄感却选中了下策——杨玄感“斩仓”不彻底兵败身死杨玄感长途挺进洛阳。6月初才发布文告起兵,到6月中旬,前锋居然已杀到

  • 康熙的科学精神:亲自校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

    康熙在少年时期就接触了一些像南怀仁这样的西方耶稣会士,他亲政之前,鳌拜一直力主用传统历法,而康熙想用西方耶稣会士的历法,最后还酿成了“历法之争”,导致南怀仁等耶稣会士下狱致死。网络配图康熙亲政以后一直比较重视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科技,因为在雅克萨之战的时候,他发现中国的地图不是很精确,在对沙俄谈判

  • 慈禧69岁像40岁原因:每天半碗人乳梳妆3小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

    初八(9月22日),31岁的咸丰帝带着近臣和后妃仓皇北上,避走热河,号称秋狝(即打猎),留下一个没有皇帝的国都和四面仓皇中离散的人心。此时,英法联军已进驻通州,直逼京城。13天前发朱谕表示要“亲统六师,直抵通州”的皇帝显然不适合带兵打仗:他跛着一条腿,是做皇子时坠马受伤所致;10年纵情声色的帝王生涯

  • 徐茂公墓:揭秘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的半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茂公

    徐茂公,其实应写作徐懋功,瓦岗寨出身,在瓦岗寨46友中排行老三,原名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他一生战功卓著,出将入相,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十五年,徐懋功遇暴疾,唐太宗自剪胡须,为徐懋功做药引。当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唐太宗贵为天子,竟亲剪“龙须”,诚为千古美谈

  • 揭秘:刘备的至亲糜芳背叛荆州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刘备的亲人是没有几个的,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依靠会点手艺活的母亲度日。刘备早年过得很清苦,尽管他喜欢漂亮的衣服,刘备很珍惜亲情,所以他身边不乏优秀的人才,比如关羽张飞。后来刘备在徐州的时候,与城中首富糜竺一见如故,糜竺把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做夫人。糜夫人很贤惠,尽管她比刘备小了好多,她珍惜自己哥哥给自己

  • 相传宋仁宗曾创"谒禁"制度:抑制官场请托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仁宗

    清初名臣张英喜欢早睡,“馆中独宿时,漏下二鼓,灭烛就枕。待日出早起,梦境清明,神酣气畅”。漏下二鼓,指晚九点。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不找点乐子呢,譬如请同僚小酌几杯啥的。可惜不成啊,当时都察院有禁令:“文武官员,私宅免见。”做官的不许串门子,洗洗睡吧。私宅免见,在古代就叫“谒禁”或“禁谒”。谒禁,指不

  • 谁这么大胆?偷了乾隆、慈禧的“枕边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慈禧

    清代的帝王陵寝,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关外三陵”驻地在辽宁,“清西陵”和“清东陵”均在河北境内。1928年7月2日,国民党第六集团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以进行军事演习为名,秘密挖掘了“清东陵”当中最关键的“慈禧墓”和“乾隆墓”,盗取了大 批金银财宝,其实,孙殿英这帮家伙早

  • 乾隆刚死,嘉庆帝为何就迫不及待地处死了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对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那就是为何嘉庆帝在父亲去世之后,立即查办、并处死了权臣和珅?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嘉庆帝是非常地厌恶和珅那张丑恶的嘴脸的,只不过之前碍于父亲的颜面,没有发作而已。其实,在嘉庆帝昭告天下的和珅“二十大罪”中,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