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皇子教育严苛:康熙帝曾读书累到咳血

清代皇子教育严苛:康熙帝曾读书累到咳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89 更新时间:2024/3/31 1:29:31

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夏天虽热,皇子读书时却不允许使用扇子祛暑,每学一个字,即要写100遍,一段课文,要朗诵120遍。

网络配图

康熙皇帝年幼读书,自己曾累得咳血,故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岁就能做到这一点,故深得康熙喜爱。

皇子们除了学习汉文经典外,12岁以后还要学习满文,14岁开始学习骑马、射箭,教习由满蒙谙达充任,他们无师傅之称号,见皇子时须下跪请安,自称奴才。皇子长大后,还有武功课,包括拳术、鸟枪、刀剑、火器等。西方传教士张诚曾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带着7个皇子巡视塞外,整整一个月里,这些皇子终日跃马扬鞭,搭弓射箭,不亦乐乎。

据野史载,乾隆时上书房总师傅是名臣王杰,后来在扳倒和珅中,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乾隆到上书房闲逛,看王杰正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子下跪,感到很生气,说:再怎么说,这也是皇子,将来可能当皇帝,怎能不顾君臣之礼?王杰回答说:“教者舜,不教者纣,为师之道乎!”意思是教得好,可能成明君,教不好,可能成暴君,老师必须有师道尊严。乾隆无可奈何,便令皇子复跪。

网络配图

当然,这只是野史作者的理解,事实上清盛期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去上书房巡视,康熙尤勤,每天9点左右到上书房听皇子们背书,有时下午四五点钟还会再来一趟,带着大臣们一起听皇子背书。皇子们直到结婚分府后,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醇亲王奕在《竹窗笔记》记载:“如届时功课未完或罚书罚字,俟师傅准去吃饭方去,随侍内谙达、太监等无敢催促者,下书房亦然。师傅在书房惟吃晚饭。某屋念书及某人在某间下屋均由上指定。”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对此曾大发感慨:“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

晚清光绪年间虽无皇子,但亦注重对贵胄的培养,但形式有改变。1905年,兵部与练兵处奏准成立陆军贵胄学堂,以庆亲王奕为管理大臣,冯国璋为总办,次年4月开学,设军事、天文、地理、历史、算术等科目,对八旗贵胄进行新式教育,招收学员近百人,另有40余名有职任王公亦命为听讲员。

网络配图

和这些皇族子弟比起来,我们这些现代的平凡人显得尤为幸福。毕竟我们高三都没有那么苦,而皇子们,几乎日日夜夜,年年岁岁都活得比高三还要苦。

标签: 康熙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古代的君王更加信任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宦官

    其实一直以来,把宦官当成受过宫刑的人是不科学的。早在隋朝,隋文帝就已废除了宫刑,而后来的宦者,其实都是自行阉割的,并没有受过宫刑。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古代的历史上,统治者多数较为信任宦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荆、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

  • 孙膑的宿敌魏国名将庞涓有很强军事才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名将庞涓

    庞涓,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341年,战国初期著名将领,是魏国的著名将军。庞涓的出名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孙膑。孙膑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人,谋略和军事才能都非常的出众,庞涓和孙膑有着同一个师傅,算起来也是师兄弟。历史上有关庞涓生平的介绍不是很多,都是在介绍孙膑的时候,顺带着介绍的。

  • 揭秘:慈禧太后为什么惨遭相国寺和尚戏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

    途中,她一时兴至,要带光绪和众大臣到古城汴梁一游,顺便到古刹相国寺降香礼佛。旨意传到开封,开封知府慌得手忙脚乱,立即张贴告示,圣上驾到,凡銮驾经过街道,须用红毡铺地,门上挂彩;全城妇孺老幼皆要倾城出动,头顶明烛,路旁跪迎;无论贫贱富贵,均按人头每人交白银二两,以备为老佛爷慈禧进礼。如有抗命不从者,严

  • 唐朝竞技体育盛行:唐玄宗竟曾是帝王“球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球场所向披靡,唐敬宗因球命丧黄泉爱好体育运动的古代帝王,当数唐代为众。他们喜爱的项目颇多:击鞠(马球)、蹴鞠(足球)、步打球,以及拔河、角觝(摔跤)、射猎、翘关(举重)、击剑、弄水(游泳)、围棋等等。唐代马球比赛设双球门,分两队,飞马挥杖,对抗激烈。不仅是种军事训练,亦是高级休闲娱乐,深得帝王

  • 乾隆皇帝诞生之谜:乾隆帝身世生母真的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

    历代文人为何编造乾隆身世?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6年登基,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乾隆帝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帝登基后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太子,立储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也成为以后清朝的定制。雍正帝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皇帝。网络配图乾隆皇帝

  • 唐玄宗失去杨贵妃后的人生结局 被儿子软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玄宗

    红潮导语: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携杨贵妃、杨国忠及公卿卫士仓皇出逃,途中遇马嵬之变,大宦官李辅国联合禁卫军将士杀死杨贵妃和杨国忠,回兵北上拥戴太子李亨即位,遥尊已逃到蜀地的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登勤政楼,追念往昔繁华;宋徽宗赴白矾楼,密会李师师……这两栋古代著名的“高层建筑”,被野史轶闻渲染得令人神

  • 揭秘屡战屡败的汉高祖刘邦凭啥能够消灭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哪怕项羽存在以上致命弱点,还是将刘邦打得到处乱窜。直到最后一战垓下之战前,基本上都是刘邦在逃跑。从战术而言,项羽是个技术派,见谁灭谁。然而,十有九胜的项羽为什么最后失败,屡战屡败的刘邦为什么笑到最后呢?楚汉的竞争,以西楚的失败而告终,这教训已经总结两千年了,结论一大堆。例如,刘邦认为项羽败于不会用人

  • 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引起了秦孝公极大的兴趣。秦孝公认为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在秦国广纳贤才,希望能寻觅一位变法人士。商鞅来到秦国后,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孝公的推动下,商鞅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当初秦孝公任用

  • 潘安如何从政绩斐然到被灭三族?权力太诱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安

    提到潘安,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句“貌若潘安”,潘安的确是大帅哥,但也许是因为太帅,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的人生经历。这个才貌双全的人,如何从“政绩斐然”到“趋炎附势”,又因为什么而惨遭灭三族呢?潘安少年便以才气出名,晋武帝有一次亲自在田地之中耕种,潘安写了一篇文章赞美,开始显露自己的才华,却不料因为才名

  • 名将片仓景纲:为帮政宗重拾信心用短刀挑其右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片仓景纲

    有关日本东北名将片仓景纲的简介,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不难找到。据片仓景纲简介描述,片仓景纲生于弘治三年的米泽,又名“小十郎”,他的父亲片仓景重为米泽八幡的神官,母亲是伊达政宗的乳娘,以此,在战国诸将中,片仓景纲的出身地位并不高。然而片仓景纲自幼就是远近闻名的奇才,未及成年便在伊达重臣远藤基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