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惊诧莫名:大贪官和珅神秘发家史之秘传

惊诧莫名:大贪官和珅神秘发家史之秘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4/4/8 18:42:36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1750)年,4岁丧母,10岁丧父,17岁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成婚,9岁与和琳考入咸安宫官学,开始了读书生涯。

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25岁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从此官运亨通:26岁授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30岁升户部尚书,御前大臣。

网络配图

后来31岁转兵部尚书;34岁升协办大学士,一等男爵;36岁晋文华殿大学士;38岁晋伯爵;48岁,更晋为公爵。和珅在嘉庆四年(1799),以“二十大罪”被嘉庆帝赐白绫,自尽而死,终年49岁。

和珅比乾隆帝小40岁,本来是隔辈人,又没有很好的科举经历,可是,和珅却能够以低贱之人,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这个奇怪的历史现象,人们一直在探讨。综合史料,和珅发迹的原因是:

胆大过人。和珅胆大,据《庸庵笔记》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便责问:“谁之过欤?”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胆大,朗声说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意思是执掌此事的人难辞其咎。

这种大胆而巧妙的回答,使乾隆帝转怒为喜,他很想看看,是谁这么大胆,敢于在这个时候说话。从此,乾隆帝认识了这个小自己40岁的和珅。

据说,后来又有一个机会。一天,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赶忙提醒,乾隆很是欢喜。从此,和珅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多才多艺。和珅很有才华,诗、书造诣很深。和珅的诗词被乾隆帝欣赏,乾隆帝与和珅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和珅的诗曾载入《嘉乐堂诗集》中。

和珅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通晓汉、满、蒙、藏四种语言,这恰恰迎合了乾隆帝的需求。实际上,和珅自己也认为很有才华,嘉庆四年,和珅在自裁之前,回首往事,写下这样两句诗:“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这也正说明和珅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网络配图

长相俊美。和珅的岳丈冯英廉这样评价女婿:“相貌白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其他资料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明和珅长相非常清秀。

据说乾隆做皇子的时候,曾对父皇的一个漂亮的妃子产生爱慕之情,这件事被乾隆帝生母发现,秘密处死了这个妃子。

这个妃子临终之际托人转告,20年后再相见。事过20年,乾隆已经即位多年,遇见了和珅,觉得他的相貌酷似已经去世的妃子。因此,乾隆帝认定和珅是那个妃子的转世,便对他宠信有加。

擅长拍马。我们还是引用和珅岳丈冯英廉的话,他认为和珅:“机敏且善察言观色”,概括得太准确了。和珅侍候在乾隆帝旁边,察言观色,十分中意。

资料记载:“高宗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就是说,连皇帝咳嗽吐痰他都能侍奉自如,可见他的机灵和圆滑,已经达到了人臣极致。

网络配图

集多种身份于一身。阎崇年先生概括,和珅集中了皇子、妃嫔、宫女、太监、大臣多种身份于一身。他有文化,性格细腻,善于察言观色,逢迎老皇帝,侍奉得无微不至,又善于处理军国大事,加之长相俊美,乾隆帝确实是爱之愈切,对其产生了很严重的依赖心理。

也正因为这样,和珅仰仗乾隆帝的宠幸,权倾朝野,骄纵不法,大肆贪污。据统计,和珅的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也有说八亿两的。总之,和珅的家产大体上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和珅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贪污之”。

嘉庆帝即位后,下决心要除掉和珅。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病逝,5天后,嘉庆帝逮捕和珅,10天后,以“二十大罪”赐和珅白绫一条,令其自尽而死。和珅临死前,口占一绝:五十来年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

标签: 和珅

更多文章

  • 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广孝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网络配图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

  • 皇太极:阴险狡诈玩弄权术吞并幼弟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极

    清朝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的,初建时设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合称八旗。其中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均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清朝旗人不全是女真人八旗制度是在

  • 弘光帝不死守南京导致葬送大明一代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弘光帝

    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希望在皇室的血脉中找到一位适合做皇帝的人,在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福王朱由崧于是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希望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向军队求援,成功成为了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

  • 清朝最奇葩皇帝:为了省点钱没事就降老婆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

    清朝皇帝很有意思,特色鲜明,雍正的城府,乾隆的二世祖味,康熙的霸气,光绪的小媳妇气,还有一位皇帝,非常的小气,为了省点钱,没事就拿老婆开刀,给老婆降职,这样就可以省点钱出来。网络配图这位皇帝就是道光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道光皇帝特别的抠,比普通的老百姓家还抠,比如自己穿衣服,一个月才换一套,平时

  • 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 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是唐睿宗第三子,他在李氏诸王中曾被封为临淄王、平王。因联合太平公主诛灭韦氏,拥父亲睿宗复辟立大功,被立为太子。李隆基初登帝位,就在二月庚子夜,开门燃灯“千百”,“大合伎乐”,与其父“御门楼临观”,有时通宵达旦,持续一个多月。显露出其爱好音乐及铺张的苗头。他前期励精图治、纳谏听贤、治国身

  • 诸葛亮爱玩火:揭秘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将“火攻篇”放到靠后甚至再靠后的位置

  • 备受猜疑的三国牛人: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巴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应过。之后在许多人跟

  • 李鸿章挨子弹省一亿,皇帝一封电报又把钱送回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加强,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而日本军事化扩张的第一步,就把矛头指向了千年来一衣带水的中国。在1894年,趁着清廷忙着给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无暇他顾的机会,日本挥兵朝鲜,同时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网络配图对于这次战争,日本方面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而清廷方面内部争

  • 王莽夺权没杀人但为何会背负了千载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

    “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权”,在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前提下,篡权的臣子必然会被永生永世地钉在“耻辱柱”上。作为篡权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也必然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坏人形象。网络配图然而,王莽的一生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客观地说,王莽除了偶尔手段有些过火外,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的思想,更是为社会的

  • 西汉大臣张禹:如何成为当权者邓太后的主心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禹

    张禹很有自信,成了邓太后的主心骨张禹,字伯达,东汉前期赵国襄国县人。张禹的祖父叫张况,张况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嫁给了舂陵宗室刘钦,生了三子三女,其中二儿子就是光武帝刘秀。至于为什么张况姓张,而他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却姓樊,还真没查到相关资料,反正光武帝都认了,笔者就啥也不说了。网络配图张况曾经多次前往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