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为什么要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朝为什么要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4/2/19 20:52:06

唐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唐皇室的扶植和崇奉。主要特征是尊崇老子,神化老子。老子不仅被尊为唐皇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太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事实上,老子成为唐朝的护国神,道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网络配图

唐代崇奉道教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它利用道教来制造皇权神授的舆论,神化唐皇室。隋末动乱,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杨氏将下,氏将兴”、“天道将改,将有老君子孙治世”(相传老子姓李,意为李氏将得天下)的政治谶言。李渊父子巧妙利用这些谶言,收服人心,发展势力,取得了军事政治上的巨大好处。

建唐以后,更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老子编造神话,自称是老子后裔,以抬高唐皇室的社会地位。不过唐高祖和唐太宗虽然抬高道教的地位,但并不十分崇道,他们只是巧妙利用道教服务于其政治目的。他们不仅没有在全国大力推行道教,而且对道教的发展还予以适当的控制。

网络配图

唐高宗比较崇道,亲至亳州谒太上老君庙,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命公百僚与举子皆习《老子》;又敇道士隶宗正寺,道士行立序位在诸王之次。道教在全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唐代崇道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用道教来抑制佛教的发展。随着佛、道二教在我国的发展和流传,统治者如何对待佛、道二教逐渐成为必须考虑的国策之一。对统治者来说,尊道抑佛或尊佛抑道的原因并不在于二教本身的优劣,而主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以唐初尊道而言,其中除唐皇室需借吹捧老子来神化唐朝和抬高皇室地位外,主要的原因是当时佛教的盛行直接损害国家的利益。佛教在隋末战乱之机,大量剃度僧尼和搜刮民财,形成庞大的寺院经济,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士兵来源。唐初在抑制佛教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道教的作用。唐廷通过抬高道教的地位来达到贬值佛教的目的。

网络配图

总之,唐代崇奉道教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意图,而道教则利用唐帝的尊崇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标签: 唐朝老子

更多文章

  • 揭秘:和珅仅仅是因为贪财才遭到同朝大臣的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

    和珅大家肯定都知道,史上有名的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他,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那么,这样的人物,为何嘉庆帝不喜欢,也就是嘉庆与和珅有什么过节呢?嘉庆帝讨厌他仅仅因为他贪财么?花花有自己的见解,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一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秦始皇的儿子还是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婴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

  • 明朝最独特皇帝朱厚熜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厚熜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

  •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二者谁更值得后人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刘备

    在三国时期,每个英雄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备和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曹操被人们称为枭雄,其文采和军事才能被后人所认可。而刘备凭借仁德之心广纳人才,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二人谁更值得后人推崇呢?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

  • 揭秘:朱由检是如何阴差阳错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由检

    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太多了,有一大串。这些亡国之君或者是残暴肆虐、荒淫无耻而亡国,例如商纣王和隋炀帝;或者是昏庸无能而丢掉了江山,如三国时,蜀国的刘禅;有的是昏愦无能、醉生梦死,不仅把江山弄丢了,而且自己也成为阶下囚而悲惨地毁灭了,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网络配图我们对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

  • 一生之中无一败绩的白起究竟屠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起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往往只看到战场上功臣名将表面的荣耀,却忽视了这荣耀背后战死的无数英魂。后人无法准确评价这些锐不可当、战无不胜的将军们,因为他们既伟大又残暴。战国末期是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在那个以杀人掠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里,秦国的白起无疑是将军

  • 他曾是慈禧身边得宠的太监 却因太拽死得年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德海

    慈禧身边的太监,除了李莲英,最有名的就是安德海了。但李莲英懂事,会做人,谨守着做太监的本分,活到了六十多岁。而安德海就玩得有点过火,妄想干预朝政,结果死时年仅二十五岁。安德海八九岁时就净身入宫,由于聪明伶俐,深得咸丰和慈禧的喜爱。咸丰皇帝去世之前,任命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但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

  • 战国秦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翦

    秦国在春期战国时期绝对是一个最出彩的国家,且不论秦国最后一统六国时候的辉煌,秦国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的程度,全要仰仗于秦国辈出的英雄豪杰们,比如那个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白起,绰号“人屠”,是多少人心中的超级大英雄,除了白起,秦国还有另外一个英雄,也是一员大将,他的出现也极大地推进了秦国的一统。战国四大名

  • 道光将节俭发挥到极致 为何改变不了满清王朝的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道光

    虽然说中国古代是家天下,但奉行节俭的君主还是不少。尤其是历朝开国皇帝,得天下不易,大多都比较节约。清朝的道光皇帝也很节俭,但是他的带头节俭,并没有起到净化国家社会风气的作用,反而是闹出了一堆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笔者就来说说道光皇帝的节俭癖好。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其

  •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法孝直:此人若在蜀汉历史可能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法孝直,刘备

    222年8月,蜀主刘备统帅的东征大军在夷陵在东吴大将陆逊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成都,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慨叹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溃败!”那么问题来了,连诸葛亮都无法改变刘备的主意,为何说他为何能左右刘备的东征?网络配图原因很简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