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家世显赫却为何惨遭黥刑

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家世显赫却为何惨遭黥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1/20 0:14:51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就随母郑氏配入内廷为婢,14岁时熟读诗书,聪敏异常,一次武则天当场出题,她须臾成美文。武则天于是免除其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可以说上官婉儿是唐朝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年后,其墓现身咸阳,顿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不妨循着历史的足迹,去探究这位不凡女性所经历的是非恩怨。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童年聪敏 家世显赫

相传上官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孩。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甚是不悦。但上官婉儿日后专秉内政,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果然“称量天下士”。

婉儿的童年是辛酸的。她的家世显赫,她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违忤旨意 处以黥面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在脸上刻记号)而已。此一节,史家说法各异,一说为嗣圣元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自己当皇帝。扬州司马徐敬业率十万之众讨伐武则天,当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婉儿从宫人手中得到,因文采飞扬,婉儿爱不释手。在与武则天交谈中,婉儿讲出要爱护人才的话,招致女皇帝的不满。

另一说则离奇一些,武则天万岁通天三年的一天,武则天与男宠张昌宗兄弟二人正在吃早餐,上官婉儿也一旁坐下吃饭。突然,武则天一扬手,一把利刀射向上官婉儿的额头,上官婉儿赶快用手捂着脸,朝武则天跪下求饶。原来,上官婉儿在吃饭时,多看了张昌宗两眼,被武则天一气扔出匕首。这事当然怪不得武则天,而是上官婉儿不该暗中与张昌宗偷情。张昌宗因长期是武则天的男宠,天天出入武则天身边,不知不觉中让正值壮年的上官婉儿看上。经不住张昌宗的引诱,上官婉儿动了心,这事让武则天暗中知道。武氏平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自己年事已高,不能满足张昌宗。不料,在一块儿吃饭时,当着武氏之面,上官婉儿还公开送了“秋波”,张昌宗也一旁挤眉弄眼,武氏当然气愤不过,马上下令将上官婉儿关了起来。武则天心里也矛盾极了:婉儿常为她制诰下令,几乎不用武氏操心;不杀,又咽不了恶气。于是决定代之以黥刑,让她永远接受教训,不得越轨。

这样的刑罚似乎并没对婉儿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当宦官给她朱色刺青后,婉儿的额中央长出一朵红色梅花。当婉儿伤好照镜子时,让她惊呆了:那秀丽的脸上,添上一朵梅花,更加娇艳动人,反比原来更加靓丽,简直叫锦上添花。武则天也离不开婉儿,再见面时,武则天一下子看呆了。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侍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虽然后一种说法似乎有戏说的嫌疑,但在上官婉儿身上,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上官婉儿并没有政治节操,她这种无立场无派系八面玲珑的政治手腕既帮助她得势,同时也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剑。在私生活上,上官婉儿也同宫廷多数女子一样,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武三思就是得到上官婉儿的支持,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中书侍郎崔湜也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

景龙四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阴符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是为睿宗。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婉儿本是个聪明人物,竟带着宫人,秉烛出迎,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且托他婉告隆基,期免一死。刘幽求见她娇喉婉转,楚楚可怜,便满口答应。凑巧李隆基入宫,就将草制呈上,替上官婉儿代为申辩。但李隆基却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虽为失败者却得到了不少同情,死去的第二年就恢复了上官昭容的身份,而且被追谥为‘惠文’。李隆基虽剑杀上官婉儿,但是他仍然肯定上官婉儿的文学造诣,即位后还念其文才广征她的作品,编成文集二十卷,一代旷世才女,不至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张说为她写:“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在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

上官婉儿从武则天开始,到中宗复位后景龙四年,当皇帝的秘书至少有32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标签: 上官婉儿

更多文章

  • 慈禧大早上吃火锅一天竟要吃三百多个西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

    慈禧是晚清政府真正的掌权者,他掌控了中国长达二十年之久,慈禧死后初期人们对她的评价出奇的一致,都认为她是个祸国殃民的坏女人,但最近不少人对她进行洗白,有的人认为她出卖国家利益,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但也有人认为她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曾创造过同光

  • 胡惟庸被杀的10年后 朱元璋为何又杀了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胡惟庸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在朱元璋在位的中期,他因为所谓的谋反而被杀。当时此案的牵连并不算广,但是在10年之后,此案却彻底大爆发。这一案件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后朱元璋总共杀了3万多人。胡惟庸谋反案在明清两朝几乎一直是铁案,但是进入民国之后,随着思想的进步,很多史学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最

  • 西汉繁盛开创者汉武帝:将西汉王朝推向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汉繁盛开创者汉武帝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第七位皇帝,他的原名叫刘彻。自他登基后,先在朝中设立制度。而后对外开始扩充国家领土。他为西汉开创了最繁盛的时期,成为在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巅峰朝代。汉武帝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他有如此高的造就呢?汉武帝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登基做上皇帝。开始进行朝中改革,在各个地方设立检察院御史,通

  • 宋朝历史上为什么民族英雄岳飞注定是死命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岳飞

    导读:天妒英才、可悲可叹,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才能出众,但却不得善终,岳飞、袁崇焕就是典型的例子。岳飞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可以说,宋朝江上得以保全,岳飞功高至伟,但岳飞不但没有裂土封侯,反而惨死狱中。众所周知,罪名是“莫须有”。袁崇焕的命运与之颇为相似。为保大明江山,袁崇焕可谓是一夫当

  • 风流皇帝娶了最美姐妹花 最后竟死在她们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成帝

    汉成帝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流皇帝。他将朝政交与外戚王氏,自己不理朝政,一心与后宫美女玩乐。大汉王朝最高权力逐渐被王氏外戚牢牢控制,最终王莽篡夺了皇位。汉成帝前期最宠幸的是许皇后(许平君侄女)和班婕妤两位美女。许皇后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班婕妤更是著名的才女。她还是一位贤良后妃,经常劝谏成帝过分宠幸后宫的行

  • 高洋只喝酒不吃饭导致酒精中毒身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洋

    北齐文宣帝高洋生于529年,卒于559年,死时只有三十一岁,在位时间也不过十年,作为历史上一个开国皇帝,高洋是具有自己的优点的,可以说高洋统治的前期文治武功都相当的出色,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使得北齐迅速的强大起来,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其统治的后期却昏庸暴虐,史学家一度认为其患上了精

  • 他为了做皇帝改名“刘秀” 结果反被王莽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歆

    众所周知,历史上和王莽作对的刘秀是那位东汉开国皇帝,后者在昆阳决战中以少胜多,一举击溃新莽的43万大军,直接导致四个月后王莽兵败被杀。但事实上,和王莽作对的刘秀还有一人,他和汉光武帝一样都是汉朝宗室,而且比后者更有学问,光名头包括文学家、校勘学家、经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等。至于官职,比只做到县令的

  • 解析北周明帝宇文毓究竟是不是个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毓

    北周明帝宇文毓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北周明帝宇文毓生于公元534年,卒于公元560年,享年27岁。宇文毓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长子,母亲是姚夫人。公元549年,因父亲宇文泰功绩显著,所以宇文毓被封为宁都郡公,并且封食邑三千户。公元551年,宇文毓代行华州政事。不久之后,宇文毓被任命为宜州诸

  • 揭秘:曹操有谋有略才换横溢为何就成了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

    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当三国的历史人物被脸谱化的时候,曹操的盖棺定论便成了白脸奸臣,一直以来曹操就不被主流的儒学喜欢。《三国演义》一出,更是把曹操打到了十八层地狱。这样一来,我们的观念难免就会被舆论左右。曹魏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被尊为正统,《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 武则天欲立娘家侄子为太子被狄仁杰哪句话点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