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愤青”的宋神宗: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

“一代愤青”的宋神宗: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07 更新时间:2024/2/20 8:08:49

宋神宗(1048~1085)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被誉为“一代愤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很牛气的皇帝,却屡遭臣子们顶嘴,弄得心情郁闷,牢骚连连。

网络配图

熙宁年间,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综合体制改革,但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激烈反对。神宗执意要把改革进行下去,为此,他充分发扬民主,亲自主持了一场改革可行性论证会。

熙宁四年(1071)三月,论证会如期召开。会上两派的观点水火不容。“力挺派”的总代表自然是宋神宗,而“拍砖派”的核心人物是比神宗年长40多岁的元老级人物文彦博。这文老头是历史上有名的寿星宰相,曾伺候过神宗的爷爷宋仁宗和爸爸宋英宗。仗着这点资本,老文底气十足,根本没把20岁出头的神宗放在眼里。

辩论中,文彦博放出狠话:“祖宗(指宋太祖)法制俱在,根本用不着变哪门子法,硬整,只会丧失人心。”这话显然是冲王安石说的。不料神宗忍不住了,说出一句很能代表群众利益的话:“这场改革,对士大夫来说固然不爽,然而对百姓来说却没什么不好。”这话说到了文老头的痛处,他愤然冲神宗顶道:“陛下请别忘了,您是在同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与百姓治天下!”

嘿,文老头够牛,跟皇上顶嘴眼都不带眨的。也是,人家牛有牛的道理——三朝元老,五十载将相,谁人比得了?所以倚老卖老有资格。然而,还有比文老头更牛的,资格不够,照样敢跟天子顶嘴。宋人侯延庆的《退斋笔录》为我们披露了这则鲜为人知的“新闻”。

元丰年间,陕西方面对西夏用兵失利,神宗非常恼火,打算抓个典型杀一儆百,内定的这个替罪羊是一名漕运官员。神宗把这事交给宰相蔡确去办。

网络配图

次日上朝,神宗一见面就问蔡确:“蔡卿,昨日之事可办好了?”

“臣正要向您说说这事。”蔡确脸上堆着笑答道。神宗一听这口气,知道事情办得不爽快,遂不高兴地说:“这么明确的事叫你办你就办好了,难道还有什么疑问?”

“有啊,皇上。”蔡确不紧不慢地回答,“祖宗以来,未尝杀过士人,您这么做是要开先例喽!”

闻听此言,神宗心里咯噔一下:可不是嘛,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杀个人事小,坏了名声事大。看来这恶例还真是开不得。但这厮贻误大事实在可恨,必须治罪。于是指示蔡确:“既然如此,不杀也罢。但你听好了,给我刺上字,发配到穷山恶水的偏远之地。”蔡确心想,执行吧,老大已经做了大大的让步。

说来也怪,这神宗朝的大臣跟受了传染似的,个个敢和皇上顶嘴。蔡确刚老实下来,在场的门下侍郎章紧跟着就跳出来“练功”了。

这门下侍郎一般人不很熟知,其实在当时却是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跟宰相一个级别,也是宰相的一个别称。章更是身怀绝技,不仅有顶嘴的胆,而且有冒犯的谋,属于“智勇双全”的那类精英。只听他冷不丁冒出一句打有埋伏的话:“这么办,倒不如杀了他。”

网络配图

神宗一愣:“什么意思嘛,给朕玩弯弯绕,你倒是痛快点!”

“常言说得好,士可杀,不可辱!”章回答得很精彩,很经典。

一句话把神宗噎得够呛,他有点恼羞成怒:“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

得,天子恼了,搁识趣的一定会就此打住。可姓章的就是与众不同,不仅没收敛,反而顶上一句更有分量的:“如此快意事,不做也好!”面对如此牛气的臣子,神宗默然无语。

标签: 宋神宗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荒唐事本害天下大乱最后却拯救了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末代皇帝。他的出名源于他后期的昏庸,但不能不说他“无能”。因为你绝对不会想到:宋徽宗穷尽全国之力为自己打造的豪华花园,起先是闹得天下大乱,但没想到最后却为拯救北宋王朝的命运派上了用场。话说回宋徽宗当政时期。那时,在蔡京、童贯等一批奸臣的诱惑之下,本来打算“师李世民以兴大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了天下为何征服不了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十分会打仗,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君王。确实,成吉思汗曾经率领着军队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他手下的蒙古骑兵更是凶猛无比,所向披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在面对一个国家的军队时,也曾束手无策,无法征服,这个国家就是印度。那么印度这个国家到底拥有

  • 揭秘虽出身权贵之家却郁闷终生不得志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网络配图从家庭成分来看,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

  • 帝王萧衍以国家和性命得出的忠告:祸从口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衍

    南北朝时,南齐的萧衍由于“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在几番推辞谦让之后,终于在中兴二年(502年)四月,于建康南郊设坛祭告天地,接受百官跪拜朝贺,建立梁朝。称帝后,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治理国家,梁朝的统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可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却给他的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事还要从侯景说起。侯景是北方羯

  • 揭秘将光绪皇帝毒死的真凶不是慈禧竟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出生于1871年,他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亲王奕譞,而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在1875年,这一年光绪皇帝只有四岁,他被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太后扶上皇位,可是因为当时光绪皇帝的年纪还太小,所以朝政就落入了慈禧和慈安的手中。网络配图她们两人垂帘听政,朝野上下对此二人非常的敬畏。而后慈安逝

  • 虞姬选择在四处楚歌时自刎是性格导致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虞姬

    虞姬是位古代非常有名的美女,可是关于虞姬是哪里人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虞姬画像虞姬之所以被世人所传颂,主要是因为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历史上关于虞姬的记载多数同西楚霸王项羽联系在一起。而由于项羽的出生地是江苏宿迁。所以便流传着虞姬是江苏人的说法。因此人们关于虞姬是哪里人的问题也就围绕着是江苏哪里的人而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治后面也顺利登基。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李恪呢?其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

  • 项羽战场败情场胜 项羽的政治较量末路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

    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殉情美人,非亡国女色在历史的记载和常人的印象中,项羽都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人们都忽略了项羽的另一面——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项羽的重情,莫过于对虞姬了。项羽的妻子是谁,史无明载。《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曾对刘邦解释

  • 吕雉是怎么成为最狠毒的女人解密历史档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雉

    吕雉——最狠毒的女人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然而早年的吕后并不如此,还称得上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

  •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真正的死因: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鳌拜真正的死因

    鳌拜(?—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