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荒唐事本害天下大乱最后却拯救了王朝

宋徽宗荒唐事本害天下大乱最后却拯救了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4/2/20 9:17:20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末代皇帝。他的出名源于他后期的昏庸,但不能不说他“无能”。因为你绝对不会想到:宋徽宗穷尽全国之力为自己打造的豪华花园,起先是闹得天下大乱,但没想到最后却为拯救北宋王朝的命运派上了用场。

话说回宋徽宗当政时期。那时,在蔡京童贯等一批奸臣的诱惑之下,本来打算“师李世民以兴大宋国”的宋徽宗终于暴露出了他的本性,重新开始了自己原来在端王府的所做所为——收藏天下奇物。

网络配图

但是,当上了皇帝的他毕竟掌握了更大的权力,因此他不再满足于原来在端王府的“小打小闹”,而是调集全国之力,为了自己的个人私欲,劳民伤财地实施了一项“运送花石纲”的措施。

说起这个花石纲,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宋徽宗曾经收集各地珍奇石木,“纲”这个字,其实原意是指大宗运输的货物。但因为宋徽宗而发起的这场收集奇石名木的活动,因此就被称为了“花石纲”。

当然,这件事也不是一开始就闹得劳民伤财。只是因为只要宋徽宗对送来的“花石”中意,他就会重赏赠送人。因此,满朝奸佞知道此事后,纷纷自发组织了起来,广罗天下奇木异石,都希望自己能搜罗到宋徽宗中意的那份,以此得到重赏。渐渐地,这项新兴起来的官场运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运送石头的费用越积越多,渐渐对南方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负担。

当然,真正导致宋徽宗这项措施祸乱天下的原因也不止劳民伤财这么简单。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这些措施落实到基层上时,基层上的官员往往变本加厉。只要寻常百姓家被当地官员发现拥有什么外形别具特色的花木石头,不消多久就会被官家贴上黄条,令其马上成为“皇家的物件”。并且只要在被取走之前略有一丝损坏,就会被官员们套上“大不敬”之罪。犯上这种罪,一般都难逃被处死的厄运。

当然,在有哪家家中被发现有新奇的东西并被贴上黄条后,一般还有一条必须贿赂贿赂当地官员的“潜规则”。因为如果不给官家些好处,官家便会故意将那些新奇东西毁坏,并诬陷是这家百姓所为。正因此,江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人人饱积怨言。

积怨由此越来越深。一开始可能百姓只是私下抱怨一番。但没想到宋徽宗丝毫不了解天下大事,一直将这项“花石纲”持续了近20年。终于,积怨已久的江南百姓终于不堪重负,在方腊的带领下,爆发了北宋末年著名的“江南方腊大起义”。

网络配图

宋徽宗终于为他的所做所为付出了代价。当时,响应方腊起义的民众达到了200万的规模。义军所到之处,被抓住的官员都被掏心挖腹,场面惨不忍睹。综上两点可见,江南百姓实在对官吏们恨之入骨,否则也不会做这么绝的事情,义军也不会达到这种规模。

江南大乱,弄得北宋大地满目疮痍。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了下去,但北宋王朝的实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那么,宋徽宗收集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究竟放到哪里去了呢?那可是20年积累下来的东西啊!总不能每样摆玩个一两天就扔了吧?

当然不会啦!其实宋徽宗收集这些奇花异石,最终很多被移进了他在汴京新建的园林——艮岳。而且这个艮岳不仅只是摆设着天下集合而来的各种花和石,还有很多珍禽异兽。虽然宋徽宗的初衷是要留着给自己享受,但他肯定不会想到,这些东西反而在不久之后的女真人入侵时派上了用场!

让我们直接把时间跳到女真人第一次围攻汴京。那时,宋徽宗胆怯,留下太子和文臣李纲守备京师,自己借口烧香祈福,逃到镇江去了。太子由此继位,是为宋钦宗

网络配图

钦宗继位后,女真人便差不多开始攻打汴京城了。当时,在文臣李纲的率领下,汴京军民同舟共济,一同抵御金兵的攻击。后来,守城用的滚木雷石用完了,人们便跑进了艮岳搬出了宋徽宗收藏的那些石头木块。因为战争消耗,城内囤粮也基本被吃光了,而艮岳里的珍禽却反而为汴京军民提供了口食。

在宋徽宗艮岳里各种珍藏的帮助下,金兵终于失去了信心,和北宋又回到了谈判的桌子上。议和达成后,女真人答应退军北还,条件是北宋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并每年交纳定量的黄金白银。

虽然表面上对北宋不利,但多少是把女真人的兵锋缓和了下来。宋徽宗本来劳民伤财、引得天下大乱而收集而来的各种奇珍异品,最后反而暂时性拯救了濒临灭亡的北宋王朝,恐怕他自己一开始也想不到吧!

标签: 宋徽宗

更多文章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了天下为何征服不了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十分会打仗,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君王。确实,成吉思汗曾经率领着军队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他手下的蒙古骑兵更是凶猛无比,所向披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在面对一个国家的军队时,也曾束手无策,无法征服,这个国家就是印度。那么印度这个国家到底拥有

  • 揭秘虽出身权贵之家却郁闷终生不得志的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网络配图从家庭成分来看,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

  • 帝王萧衍以国家和性命得出的忠告:祸从口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衍

    南北朝时,南齐的萧衍由于“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在几番推辞谦让之后,终于在中兴二年(502年)四月,于建康南郊设坛祭告天地,接受百官跪拜朝贺,建立梁朝。称帝后,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治理国家,梁朝的统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可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却给他的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事还要从侯景说起。侯景是北方羯

  • 揭秘将光绪皇帝毒死的真凶不是慈禧竟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出生于1871年,他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亲王奕譞,而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在1875年,这一年光绪皇帝只有四岁,他被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太后扶上皇位,可是因为当时光绪皇帝的年纪还太小,所以朝政就落入了慈禧和慈安的手中。网络配图她们两人垂帘听政,朝野上下对此二人非常的敬畏。而后慈安逝

  • 虞姬选择在四处楚歌时自刎是性格导致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虞姬

    虞姬是位古代非常有名的美女,可是关于虞姬是哪里人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虞姬画像虞姬之所以被世人所传颂,主要是因为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历史上关于虞姬的记载多数同西楚霸王项羽联系在一起。而由于项羽的出生地是江苏宿迁。所以便流传着虞姬是江苏人的说法。因此人们关于虞姬是哪里人的问题也就围绕着是江苏哪里的人而

  •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治后面也顺利登基。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李恪呢?其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

  • 项羽战场败情场胜 项羽的政治较量末路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

    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殉情美人,非亡国女色在历史的记载和常人的印象中,项羽都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人们都忽略了项羽的另一面——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项羽的重情,莫过于对虞姬了。项羽的妻子是谁,史无明载。《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曾对刘邦解释

  • 吕雉是怎么成为最狠毒的女人解密历史档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雉

    吕雉——最狠毒的女人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然而早年的吕后并不如此,还称得上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

  •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真正的死因: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鳌拜真正的死因

    鳌拜(?—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

  • 毕沅依靠学问侥幸中状元的趣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毕沅

    毕沅简介要提到毕沅所生活的时期,这与毕沅的一生有很大关系。毕沅生活在乾隆时期,乾隆喜欢文学,因此毕沅依靠学问得到了乾隆的喜爱。乾隆让毕沅到军机处任军机章京,这是个很大的官职。毕沅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毕沅在长大后,参加了科举,中了举人。在参加殿试的时候,毕沅写的文章虽然从书法上来说不如别人,但是毕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