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精明狡诈:希特勒用假钞买情报

精明狡诈:希特勒用假钞买情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45 更新时间:2023/12/7 11:21:41

导读:情报系统是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的机构。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情报机构显然就是为了打探敌情的,但是情报可不是白得的,你是要花钱买的。但是精明的希特勒却用了一个办法,拿假钞买了情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1943年的一天夜里,在德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宿舍里响起了一阵电话铃声,被惊醒的莫伟·齐什拿起话筒一听,电话是他的领导——大使冯·巴本打来的,冯·巴本告诉他,有急事,让他去一趟。

网络配图

莫伟·齐什原是柏林市的记者,很早就加入了德国纳粹党。为了报偿他的忠诚,他被派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担任德国大使馆的商务参赞,并兼任德国使馆情报处的负责人。其间,由于他的工作出色,曾得到希特勒的赞赏。

莫伟·齐什来到大使家,大使出门迎接并告诉他:“客厅里有一个人带来了重要情报,因为你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把你找来。”莫伟·齐什来到客厅,看到一个个子很矮、精神严肃的人。此人自我介绍说:“我叫迪伯罗,尔巴尼亚人。我可以你们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提供英国驻安卡拉大使馆重要件的胶卷,但是每一胶卷要付给我五千英镑。”

第三天傍晚五点,迪伯罗根据双方的协议又跟齐什联系了一次。当晚十点,他齐什再次见面。齐什一声不吭,交给他一笔封在金属纸里的款子,迪伯罗交给齐什一包胶卷,交接完毕便各自走开。莫伟·齐什回到使馆后,立即找来了大使和助理,把胶卷冲洗出来放大到30×40厘米大小。他和大使及助理三人仔细查阅照片以后,一致认为文件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付出的代价。

迪伯罗提供的文件包括四个部分:英国在土耳其的间谍名单;有关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武器种类和数量的报告附件;英国前任驻安卡拉大使给伦敦报告的一份副本,内容是这位大使和土耳其外长会谈以试图说服土耳其对德宣战的整个过程;关于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的最新报告。德国大使看到这些文件后欣喜若狂。为了不泄露机密,大使给这个出卖情报的人取了一个假名:西塞罗

网络配图

文件送到希特勒那里,希特勒看后,认为很有价值,非高兴。后来希特勒下令,凡是西塞罗搞到的情报,一律都要交给他亲自审阅。同时,希特勒还对驻土耳其的巴本大使强调:必须长期利用西塞罗,并付给他重金。

从此以后,被称为西塞罗的迪伯罗又多次约见莫伟·齐什。有一次,他交了二十张软片,得到了1.5万英镑。有时一次能拿到1万英镑。总之在五个月内,他总共获得125万英镑。

每一次见面,莫伟·齐什都要查问这些胶卷的来历。在他的一再追问下,迪伯罗终于告诉他,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是个音乐迷。当这位大使知道迪伯罗熟悉意大利歌剧并且有一些歌剧唱片时,他很高兴。他们经常在一起听唱片,欣赏音乐。迪伯罗渐渐地获得了大使的信任,成了他的贴身侍从。有一次,在整理大使的衣服时,他发现口袋里有一个小钥匙,这是大使馆保险箱上的钥匙。他想,也许由于大使的一时疏忽可以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他找了一个土耳其铜匠给他配制了一把相同的钥匙,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买到一架照相机。当大使外出或睡觉时,他就偷摄文件。

有一次,德国人从迪伯罗提供的情报中获知:英国关于德黑兰会议的一份报告记载了开辟第二战场的讨论情况;一份有关开罗会议的备忘录,使希特勒了解到英国和苏联正努力拉拢土耳其,动员它参加对德战争。以后,冯·巴本大使接到指示,要他不惜使用一切威胁利诱的手段,尽可能使土耳其保持中立。但是,这位大使过多地引用了迪伯罗提供文件的内容,使当时的土耳其外长努阿曼·米努格洛惊讶不已。

网络配图

他马上转告英国大使说,英国使馆中一定有间谍。于是,英国大使旋即将土耳其外长的担心报告了英国政府。迪伯罗也窃取到了这份电报,并将它通知了德国使馆,当然也索取了报酬。英国政府很快派来了专家,送来了复杂的报警器。迪伯罗则帮助他们安装了报警器装置,从而使他掌握了使警铃失效的方法。因此,迪伯罗得以继续偷拍照片。他几乎拍摄了保险箱里的全部文件,甚至连大使私人支出的账单也不例外。

1944年4月6日,一颗定时炸弹在德国驻土耳其使馆爆炸。爆炸声过后,前德国驻孟买领事的女儿尼莱·卡布突然失踪了。后来调查得知:尼莱·卡布是为英国情报机构办事的,正是她密告英国大使,迪伯罗经常出入德国使馆。

英国大使没有对迪伯罗采取其他行动,只是把他赶出使馆,因为这时土耳其已经加入同盟国,一起对德作战。

迪伯罗被赶出使馆后辗转到了拉丁美洲,他改名换姓决定从事建筑事业的投资。当他把德国人付给他的钱拿出来清点时,这才发现许多钞票都是伪造的。原来,德国人付给他的货币只有百分之五是真的,其的全部是假的。

这希特勒也真是聪明,不仅分文未花,反而得到了敌人的秘密资料。不得不说希特勒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是和他的莫略分不开的。只不过这些策略没有用到好的地方,否则一定会造福社会。

标签: 希特勒

更多文章

  • 曹操养生有方:不过分忧愁 不大喜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养生有方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戎马一生,享年65岁,虽然感叹“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其年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曹操之所以如此长寿,全在于他养生有方。网络配图有一次,他途经陕西时,偶然获得当地长寿养生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减思虑,捐喜怒,除躯逐,慎房事。”他深入

  • 演绎传闻:洪秀全的精神有多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洪秀全七岁的时候就上学了。18岁就做了村里的民办教师。边教学,边参加高考。那时的高考没有扩招,所以,穷人的孩子中个举不太容易。时间长了,容易出现两个偏差:一,终身参加高考,一不小心,中了,导致精神分裂,比如范进。二,数次高考,数次失利,最后分裂。洪秀全属于后者。洪秀全起初并不象分裂

  • 探究霍去病之死背后隐藏着什么未知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代有名的骠骑大将军,为何年仅23岁就死了,死因却是让人蹊跷!对霍去病的死亡原因大家众说纷纭,有说病死,有说染上瘟疫后病死以及退隐。一位能争善战的将军怎么可能在壮年时轻易病死?下面小编就来分析下霍去病的死因,到底霍去病因何早逝!翻查史书中从未见霍去病身体有何不适的记载,而且与霍去病同一时期的

  • 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胆略过人却过于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

    元末天下大乱,除了最终一统中土的朱元璋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盐枭张士诚,志大才疏,而另一个人却成为朱元璋登顶的最大对手。他就是陈友谅。陈友谅是湖北沔阳府玉沙县人,治下在今天的湖北省沔阳西南的沔城。此人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陈友谅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但是,种种情形表明,他很有可能属于那种艺不

  • 明朝最大的太监:手握重权 却不贪赃枉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矩

    说到太监呀,大家脑海中出现的一个字就是“坏”,因为每次看古装电视剧,里面的太监都是坏坏的,老是坏主角的好事,能把好人逼死。他们还很狠毒,总是迫害善良、一心为皇帝的忠臣。可以说太监在我们的心中都是过街喊打的老鼠,让人讨厌。但是在明朝时有一位太监就不是这样的,他是百姓心中的“神”。网络配图这个人要从朱元

  • 最失败的间谍:蒋干为何会屡屡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蒋干

    导读:蒋干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相当的有意思,简直成为了周瑜的代言人,每次都被老同学耍的团团转,最悲剧的是,一次不够还来了两次。在三国中,这据对前无仅有。网络配图蒋干,字子翼,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而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

  • 三国10大智勇双全的良将:姜维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智勇双全

    导读:三国时期有很多智勇双全的人物,他们个个都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功勋,今天,我们就来给这些智勇双全的人物排个名,看看他们上榜的理由。而此榜以《三国演义》为基础,重在文学探讨,研究正史的切莫在意。第十名:常胜将军——赵云上榜理由:武功高到七进七出的灵活境界,智商不会低到哪去!赵子龙的勇猛是举世

  • 三国中6个必知的真相:吕布不用方天画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

    导读:一说到三国历史,很多人都会把《三国演义》作为三国历史,其实《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历史细节都是有误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6个必知的真相。网络配图1、关羽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人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关羽应当使用这把刀,关于它的传说

  • 国库亏空严重!导致62岁的道光帝差点患抑郁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光

    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的一天,48岁的四川道监察御史、顺天府丞兼学政骆秉章接到皇帝下达的一项旨意,去户部银库查库一年。清廷的中央财政,除皇帝个人花销由内务府负责外,其余部分均归户部管辖。为了管理从全国各地征收上来的银钱、实物等税收,户部特设银库、缎匹库、颜料库三个大库,分别存储各省解往京师的税

  • 林则徐能成为销烟的“民族英雄” 道光帝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林则徐

    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称。虽然林则徐一生致力于抵抗西方的入侵,但是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学习他们的优点。但是,道光帝为什么会派林则徐去销烟呢?网络配图从十八世纪后期开始,鸦片的毒烟就在中国大陆上蔓延,带给中国人无尽的灾难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