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竟被炒三次鱿鱼

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竟被炒三次鱿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78 更新时间:2024/1/26 15:43:05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网络配图

《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造齐国:在政治上将其打造成周室的“代理人”;在军事上将其打造成攘夷的“急先锋”;从经济上将其打造成天下第一富国。齐国因此成为天下游戏的制定者。

然而,就是这个奇才,当年却是出了名的窝囊废,在事业上留下很多不良记录:首先,工作能力差,他给齐国国君打工,被炒了三次鱿鱼;其次,他贪生怕死,三次指挥作战三次败北;最后,他没有节操,辅佐公子纠夺国君之位失败后,同事召忽不屈而死,他却贪生怕死,忍受做囚徒的侮辱也要活下去。

网络配图

这样的窝囊废,齐桓公为什么要用他?管仲的老友,齐国的权臣鲍叔牙却不这么认为,他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且还把自己的待遇让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鲍叔牙没看走眼,他没有以一时的成败论人才。他知道,管仲三次被炒鱿鱼,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时机未到;管仲吃三次败仗,不是怕死,而是家里有老母,有后顾之忧;管仲忍辱做囚徒,不是没廉耻,而是想要留得青山在。

鲍叔牙懂管仲,更懂用人之道。人才能否施展才华,除了本身的素质,其实还有一个配置的问题。这些配置包括人事配合、信任程度、资金状况乃至家庭安置。例如青面兽杨志是押生辰纲的最佳人选,却配置了恶劣的帮手,导致功败垂成。管仲工作早期,周边元素都没有配套好,当然发挥不出来,显得窝囊,这就是所谓的“不遭时”。

网络配图

对人的关怀,对人才的关怀,就是要解决其根本问题,懂其根本需求,不是说给个职位就行。鲍叔牙把握得很好,所以管仲感激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三国史上诸葛亮的八卦阵怎么被陆逊破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兵

  • 秦始皇嬴政在生命最后十年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这是使人颇感困惑的一个问题。最近我经过思考,有些话还想说一说。首先,是要摆脱汉人“过秦”评论的一些影响,对某些记载的思想倾向也应注意;其次是对秦始皇的分析要具体、再具体。现以秦始皇的最后十年为例,略加述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关于这一年的记载内容甚多,除了立皇帝

  • 李自成为何仅仅当了42天皇帝?他干了哪些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

    明朝末年,风起云涌,陕西汉子李自成出身草莽,在击败明将孙传庭之后,除东北之外已经没有势力和李自成相抗衡。那么,为什么李自成仅仅在北京当了42天皇帝,而后就迅速失败呢?更令人深思的是,李自成为什么没有成为刘邦、朱元璋,像他们开创一番基业,反而灭亡得如此神速?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他所经营的事业是应该

  • 光绪皇帝为何不能生育?和慈禧做的此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光绪

    清朝晚期的光绪皇帝,即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死时年仅38岁。他这一生拥有一后二妃,那为什么就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呢?公元1875年1月,年仅四岁的载湉被慈禧、慈安立为皇帝,是为光绪,两宫太后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驾鹤西去,朝政大权由慈禧独揽。1889年,光绪大婚,慈禧将自己的亲侄女隆裕嫁给

  • 曹操嗜色如命:有了25个儿子后 还打儿媳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

  • 孝庄与慈禧都是掌握权柄的太后 那谁的名声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庄

    孝庄运气好,碰到了康熙这位千古一帝。而慈禧则点被,自己的亲儿子同治不但年纪轻轻就挂了,还是个青春期略长的熊孩子。网络配图如果慈禧碰到的是康熙,大约她也能当一个省心的孝庄。不过慈禧的权利欲明显比孝庄要大,她总想掌控一切,让一切按照自己的心思来,这也导致了她的任期内,外事不断,内里又和同治光绪的关系紧张

  •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儿子朱棣有野心 但为何不制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早就知道朱棣的心思,却没有把皇位交给他呢?当然,如果我们看待这件事情的话,还要还原历史,把自己当成那时的人。朱元璋的出身并不好,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也知道他的儿子对皇位有着野心。不过,早在以前,朱元璋就说过只有嫡子才可以继承皇位,但是,他的嫡子没有出息,难以继承大统,只有他的皇长孙朱允炆才

  • 项羽为什么宁死不肯过江东?并非为了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

    “鸿沟和议”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这时候的项羽就完全放松警惕,以为有盟约在,刘邦也会老老实实退兵,从此二分天下,互不侵犯。但项羽还是太过死脑筋,刘邦怎么会信守这一纸之约呢?刘邦早年就露出称霸天下的野心,范增曾多次劝谏趁刘邦弱小的时候杀掉他。但项羽过于仁慈心软,屡次放过他没下手。网络配图 而如今的刘邦早

  • 三国中杀人最多的武将是此人 桃园三结义便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惇、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三国志关羽本传记载

  • 宋太祖选状元:交卷最快两人打一架赢者是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太祖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