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被刺杀的次数最多 为何没有一个成功?

秦始皇被刺杀的次数最多 为何没有一个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1/16 13:22:43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代帝王秦始皇嬴政施展雄才大略统一天下的同时,实行严刑峻法,诛杀六国王室贵族,焚书坑儒,修筑阿房宫、骊山陵,奴役百姓,帝国的臣民们战战兢兢生活在高压统治之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据不完全统计,秦始皇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遭遇刺杀次数最多的人,但也是成功率最低的人。大多数刺杀都因为失败的结局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间,只留下四则关于勇者的传说。

荆轲刺秦王

网络配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河畔,萧萧秋风,生死永诀之际,在好友高渐离的筑声之下,荆轲吟唱起了这首诀别歌。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以献图为名,趁机刺杀秦王政。最接近成功的荆轲没能改变历史,而秦王最终成了秦始皇。但荆轲用性命践行了他的人生信条:士为知己者死!

渐离击筑

荆轲死后,秦国统一天下,荆轲的好友著名乐师高渐离隐性埋名,等待时机。因高渐离击筑技艺高超,最被秦始皇嬴政召进宫中演奏。但被秦始皇的臣子道破身份,秦始皇虽赦免他的死罪,但让人弄瞎他的双眼以防行刺。演奏之后,高渐离高超的技艺,得到了秦始皇的称赞。在稍稍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之后,高渐离灌铅于筑中,在一次始皇听其击筑着迷之季,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始皇,结果同样失败,最终为国为友复仇的高渐离以身殉死。

博浪沙的铁椎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秦始皇开始了第三次的巡游,在途经博浪沙时,皇帝的车队突然遭到一个120斤重的大铁椎撞击,不巧的是大铁椎砸在了副车上,行刺失败。秦始皇震怒之下,下令在天下搜捕刺客。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次刺杀行动原来是是韩国贵族张良一首策划的。张良的祖父、父亲是辅助了五位韩王,一直担任丞相之职,所谓五世相韩。韩国灭亡后,张良家的三百门客将家财全部献出,用以募集刺客,为韩国复仇。

网络配图

后来张良认识了一名善于用铁锥的大力士,趁着秦始皇东巡之际,于是才有了博浪沙的一幕。失败后,张良流亡下邳,偶得机缘,研习黄石公兵法,最终辅助刘邦成就帝业,成为汉初三杰之一。

微服私访惹祸端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31年)十二月的一天,或许是对于首都治安情况极为放心,秦始皇只带着四名卫士,在咸阳城中进行微服私访,一天相安无事。结果晚上在兰池宫附近遇到一伙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的袭击,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最终四名卫士奋力将“恐怖分子”击杀。秦始皇怀疑事件另有主谋,为在关中地区大索二十天,结果毫无结果。

直到今天,依然无法确定这伙“武装人员”的人数、身份、目的。也许是一场政变,也是为了复仇,也许只是一伙盗贼。

祖龙之死

网络配图

几次“大难不死”之后,并没有给秦始皇带来多少“后福”。公元前211年(秦始皇36年)发生了预示着帝王有灾难“荧惑守心”的天象,接着一块陨石在东郡坠落,其间有人在陨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字。秦始皇震怒,将陨石附近的人家全部处死,销毁陨石。不久之后,在华阴平舒道上,一个手持玉璧的人拦住了夜晚赶路的使者,并且要求使者将王璧送至滈池君,并称“今年祖龙死”。

在派遣了徐福等大批方士寻求仙药无果,天意频频示警,秦始皇无奈之下求助于占卜。为躲避这次灾祸,开始了最后一次巡游,然而他不会想到,他再也不能活着回来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50岁的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龙驭上宾。祖龙升天,人命终究还是无法与天意抗衡,他可以躲过别人的明枪暗箭,却无法扭转这最后一刻的到来。4年后,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最终灭亡。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战功卓越的明朝大将张玉:“东昌之战”中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大将张玉

    张玉,早年间在元朝做官,后元朝破灭归顺于明朝,为朱棣效力。在洪武二十一年,在一次捕鱼儿海战役准中因立了功被封为指挥佥事,后又随蓝玉出征讨伐元军,直至把元军赶出境内。因这几次战役张玉的贡献之大,他的才华被燕王朱棣所发现,把他招到自己的麾下。张玉多次跟随朱棣出塞,由于他聪明智慧和英勇作战,也因此越来越得

  • 宋代名儒杨时:杨时有什么值得后世学习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代名儒杨时

    杨时在中国理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我们主要讲与理学无关的一个杨时。要讲这样的一个杨时,就要先了解杨时是哪个朝代的,那么到底杨时是哪个朝代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杨时出生于公元1044年,这个年份属于北宋仁宗庆历四年,所以杨时就是北宋时期的人。杨时在熙宁九年考取了进士,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

  • 三国黑历史:刘备为称帝让汉献帝被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汉献帝

    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惊天辩论,估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两位老人家不辞辛劳在两军阵前高声激辩,实际上一开始围绕的还是双方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只是后来丞相把辩论变成了一场人身攻击的骂战,以致王司徒含恨而终。网络配图回到前面的话题,在辩论中,诸葛亮言必称“汉室”、“曹贼”,俨然是将蜀汉政权归为正统,而曹魏只是

  • 元朝的元文宗图贴睦尔:曲折婉转的皇帝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

    皇帝登基,都要发布一份登基诏书,说是老皇帝说我又红又专让我接着干,以后都听我的。这样的诏书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并不涉及这个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其实,皇帝也没有必要向天下世人解释一下他是怎样当上皇帝的。朕受命于天,是天子,关尔等什么事?!不过,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皇帝觉得非常有必要,而且还专门下诏解释说

  •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船有哪些类型可以航行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

    我国内部也曾涌现一大批航海事业的专家们,他们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很多人的心里,提到航海事业,脑海中浮现的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探险,比如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但实际上东方国家的航海事业的起点远远早于西方诸国,比如中国的郑和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在我国内部也广为流传,那么郑和下西

  • 弘扬大明威仪的郑和下西洋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和下西洋

    早在公元1405年,中国的航海事业便迈出了极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虽然带来的影响不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么令人震撼,但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中国明朝时期,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官员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带着皇帝的任务去弘扬大明朝之威仪。从结果来看,郑和下西洋的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

  • 历史上真实的曹真最后伐蜀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真最后伐蜀结果是怎样的

    曹真的父亲是个历史之迷,但曹真与曹操的关系却比父子更胜父子。曹真的父亲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变的是他与曹操是兄弟之交,情如手足。曹真父亲在战争中牺牲后,曹操就把曹真过继到自己宗族中,并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曹丕等人一同生活。曹真年少便英勇善战、力大无比,深得曹操赏识。自小,曹操便对曹真疼爱有加,因此他们之间

  • 醉酒之后来一发:竟然延续了帝国200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帝国

    汉朝曾是一个非常辉煌牛X的时代,对中国人而言汉朝也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朝代,大部分中国人是汉族,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文字是汉字。在前后两汉29位皇帝中,诞生了不少杰出的帝王。开国皇帝汉高祖就不说了,今天聊聊汉景帝刘启,他虽然没有儿子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但是因为他的一次精虫上脑,多延续了大汉王朝200多

  • 谁才是真正的军事天才?一生未尝败绩若非早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策

    孙策,字伯符。名字不俗,相貌也不错。三国志说他“美姿颜”,因此决非国字脸、浓眉大眼阔嘴的刚毅形象,大抵是眉清目秀、风采飞扬。如此英俊的孙郎,性格也讨人喜欢:“好笑语”,会说话,幽默风趣;“性阔达听受”,雍容大度,从善如流,不会耍大腕脾气。仅凭这一些,已足以倾红颜之芳心,树青春之偶像。不过还没完。最重

  • 曹操生性狡诈多疑 为何司马懿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

    曹操生性狡诈,不相信任何人。打小不务正业,叔叔老骂他,于是装癫痫病口吐白沫,叔叔赶紧去找他老爸,来了一看嘛事没有。老爸问,纳尼。小曹说,我叔看我不顺眼,咒我呢。从此曹爸再不信曹叔告状。长大跟袁绍抢别人新媳妇,看看要被追上袁绍却掉在荆棘丛中出不来,大喊,采花贼在这里,袁绍一惊嗖一下跳了出来。袁绍怀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