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什么决定为大明王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朱元璋什么决定为大明王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2/12 0:07:01

明朝初期,为防备北元的军事压力,明朝在北疆千里防线上建要塞、布重兵,来防备北元的进犯,但边境苦寒之地,无粮食储备,20万边防明军的军粮需由内地调拨,久而久之,明朝财政不堪重负,半成以上均消耗在北疆驻军,为此,朱元璋采用谋臣建议,将历朝严控的官方垄断盐政网开一面,准许民间商人边关运粮来换取“盐引”,盐引可从朝廷换取食盐,之后自行贩卖,是为“食盐开中”新政,此法一出,民间商人蜂起,大量商人向边关运粮来换取盐引,晋商由于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与此时崛起,直至今日。

网络配图

这一举措,在洪武一朝确实缓解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不失为一剂良药,可慢慢的,这良药却开始毒害大明的财政。

开中法的实施,使国家不在有盐政的税赋能力,官方只负责产盐,而不负责盐的运输及贩卖,作为古代最大的两宗商品交易品--粮食食盐,自汉至元,国家垄断掌控盐的交易,盐政对于国家财政来说是最为主要的支柱之一,没有盐政的支持,一个国家就不足以供养数量庞大的军队,更别提抵御外族入侵了

网络配图

明代的开中法实施后,在弘治时期,更改为以银换引得折色法,更加促使了官方垄断盐政的解体,形成了官商结合的盐商专营制,财富渐渐聚于盐商,而非国家,造成大明中后期财政乏力,至明末在辽东地区与后金陷入长年战争,国家财政无力支撑,只能变相向百姓索取,在各种强加的税赋下,爆发了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明江山在风雨飘摇中顷刻崩塌!

网络配图

开中法另一个弊病是,降低了货币的地位,原本货币是流通在粮食和食盐这两宗大交易之中的,可使此法使粮食-盐引-食盐形成一个紧密链条,货币无法在其中起到作用,是货币主导的商品交易大大受抑。

朱元璋的这一决定无意间给后世子孙出了一个难题!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历史上武则天时代的刑罚有多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时代的刑罚

    唐朝时,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引得各国景仰和向往,视中国为“东方文化大本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勉励其弟子“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唐朝对外的政策也十分开明,对“远夷”不歧视,唐太宗对华夷就一视同仁,因此,唐朝不仅有少

  • 温酒读帝王:因一个汤饼被毒死的短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缵

    汉冲帝刘炳,是汉顺帝刘保之子,东汉王朝的第八位皇帝。东汉后期,皇室衰微,好几位皇帝都昏庸无能,连子嗣也单薄起来。安帝刘祜只有一个儿子刘保,而刘保也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刘炳。刘炳生于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他的母亲是虞贵人,她和皇后梁氏是同年入宫的。也许是刘保常年花天酒地,身体不好。梁皇后侍奉刘保16

  • 他想效仿老爹玩儿篡位 结果就是自己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高煦

    在明朝历史上,燕王朱棣夺权篡位是明朝初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也造就了一个好皇帝,其实,在他之后,还有个人,想效仿朱棣的夺权之举,只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个人恰恰就是朱棣的二儿子,而他篡位的对象也和当年的建文帝相似,同样是自己的侄子。朱高煦(1385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母亲为文皇后徐氏。洪武十

  • 明朝崇祯皇帝上吊死后子女的下落之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

    在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领农民起义军直捣北京。同年三月十六日包围北京,开始发动猛攻。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迫周皇后自杀,又手刃妃、嫔、公主后,到万岁山(今景山)吊死在一颗槐树上。明朝就此灭亡。与此同时,让人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子女们哪儿去了?金庸先生曾在小

  • 揭秘清朝十二位皇帝死后都葬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东陵

    清朝,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们死后都葬在哪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帝陵。给大家涨点皇帝陵园的知识。一、关外陵咱们都知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位清朝最早的皇帝毕生没能在北京的紫禁城里的龙椅上坐坐,因此他们死后是葬在“关外”,这个关外主要是指“山海关以外”。这关外陵主要有三座:1、永陵

  • 雍正怎么当上皇帝的?雍正是继位还是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

    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雍正的继位疑案,看看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关于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他受康熙遗诏继位,是合法继承;一种认为康熙并未传位与他,雍正是矫诏夺

  • 康熙不搞死他清朝可称霸世界 列强无一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

    在清朝以前,中国作为东方强国称霸世界千年。无论是在汉朝创造的“丝绸之路”,还是在明朝进行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都充分的展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雄风,遥想当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还处我们中国所称的“蛮夷”阶段。怎奈到了大清王朝,仅仅经过康乾盛世,就迅速的走向了衰败直至灭亡。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

  • 他是隋朝重臣却起兵造反 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少年时就是个浪荡公子,经常骑着快马在大街上肆无忌惮地奔驰如飞,长安人都称他是"轻薄公子"。因为他家里背景深厚,又和当时的晋王杨广关系好,可以说是无人敢管,宇文述提起来这个儿子也是无可奈何。杨广当了太子后,宇文化及更是无所顾忌。宇文化及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官,由于总是发生腐败的事,被免职过好几次。

  • 谁格局,项羽和刘邦究竟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

    按常理,一个人的格局和胆量、智慧、使命感、.见识、爱心、责任心、眼光等因素有关系,而这些因素可以用六个字来笼统概括:唯德学,唯才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格局才会大,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因此,至于项羽和刘邦谁的格局大些,得先来看看项羽和刘邦的“唯德学,唯才艺”。首先,来看刘邦。刘邦的才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不冤 只因错杀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崇焕

    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城,而宁远城仅有守兵一万,结果努尔哈赤大败这是其纵横沙场数十年第一次惨败,史称宁远大捷。这次战役的领导者正是袁崇焕。宁远胜利后,袁崇焕在明廷的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崇祯帝任命袁为兵部尚书并掌握辽东的军政大权,赐袁尚方宝剑。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对袁崇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