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刘邦和朱元璋得以崛起的小秘密:借鸡生蛋

揭刘邦和朱元璋得以崛起的小秘密:借鸡生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3/12/11 5:02:00

刘邦在沛县起义之初,力量十分薄弱,兵力只有两三千人,而且都是非正规军。刘邦带着这些乌合之众,趁乱攻占了胡陵、方与等地。如此一来,刘邦在沛县起义的事终于引起了秦朝地方政府的关注,泗川郡派郡监率兵包围了丰邑。

刘邦率众与秦军交战,打败了秦军,然后命雍齿守卫丰邑,自己率领部队去攻打薛县。在薛县,刘邦军打败了泗川郡守壮的部队,一直挺进到方与。但此时,发生了一件令刘邦终身难忘、耿耿于怀的事。

当时是秦二世二年(前208),天下形势大体是:陈胜手下大将周章率军攻打到戏水,被章邯打败。燕、赵、齐、魏各国都自立为王,项梁项羽也已在吴县起兵。

魏国人周市受陈胜之命,四处争夺土盘。他来到丰邑,派人对雍齿说:“丰邑,是过去魏国国都迁来的地方。现在魏地已经平定的有几十座城。你如果归降魏国,魏国就封你为侯驻守丰邑。如果不归降,我就要屠戮丰邑。”

雍齿此人本来就对刘邦不服气,此刻他受到魏国周巿招降,于是立刻反叛刘邦,转而为魏国守卫丰邑。

网络配图

对于雍齿的此次背叛,刘邦一直耿耿于怀。他称帝后,大小将领因争功而无法行封赏,张良为安抚将领们的情绪,建议刘邦先封赏平生最恨之人。刘邦当时脱口而出说,那就先封赏雍齿,因为雍齿就是他平生最恨之人。刘邦之所以把雍齿列为平生最恨之人,根源就在于雍齿此次的背叛。这是后话,我们言归正传。

刘邦听说雍齿背叛了自己,怒不可遏,马上带兵回来攻打丰邑,但未能攻下。刘邦气得一病不起,只好退兵回沛县。

在沛县,刘邦探听到东阳县的宁君、秦嘉立景驹做了代理王,驻守在留县,于是前去投奔他,想向他借兵回来攻打丰邑。

刘邦投奔景驹,除了在路上意外得到谋士张良这个收获外,不仅没借到兵,反而被景驹当作工具,被派出去与秦军交战。

刘邦在萧县和砀县分别与秦军各打了一战,战绩是一负一胜。其后刘邦听说项梁在薛县,马上果断跳槽,带着一百多随从骑兵前去投奔,想向项梁借兵回去攻打丰邑。

项梁毕竟是干大事的人,他不仅爽快地借给了刘邦五千人马,还给刘邦配了十名五大夫级别的将领。刘邦领着这些人马回去攻打丰邑,终于把丰邑夺了回来。

从此之后,刘邦正式加入以项梁为首的项氏集团,直到“怀王之约 ”后,刘邦才得以真正脱离项氏集团,重新自立门户。

在刘邦加入项氏集团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刘邦借以积蓄力量、锤炼队伍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为他后来率先入定关中,成为汉王,进而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之前曾提到,在沛县起义时,刘邦名声不显,队伍也是以普通民众为主,战斗力不强,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所以陈胜才会派周巿前去争夺丰邑,雍齿才会背叛刘邦,而刘邦数次都无法把丰邑夺回来。

但刘邦加入项氏集团后,不仅夺回了丰邑,还与项羽配合作战,先后与项羽一起攻占了城阳,在濮阳县东打败了秦军,然后向西攻城略地,兵临雍兵城下,大败秦军,斩杀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李由

一次次残酷的战斗,让刘邦的队伍得到了血雨腥风的考验和锤炼,战斗力得以迅速提升。同时,由于有项羽这位杀人狂魔作陪衬,刘邦本人“宽大长者”的名声也在项氏集团中逐步得以彰显。

网络配图

无独有偶,一千多年后,朱元璋也走了一条与刘邦类似的崛起之路。

刘邦加入项氏集团,至少还带有几杆枪几个人,而朱元璋力量更加微弱,他加入郭子兴集团,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见郭子兴时的情景,只有一句话,即“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意思就是郭子兴一见到朱元璋,便被朱元璋的相貌深深折服了,马上任命朱元璋为自己的亲兵。

所谓亲兵,就是警卫,非知根知底、忠诚可靠的亲信不可胜任。若按明史所说,郭子兴只见了朱元璋一面,就把朱元璋当作亲信,任为亲兵,难道郭子兴不要命了不成?万一朱元璋是哪个冤家对头派来的刺客或间谍怎么办?所以,在朱元璋一见到郭子兴就被任命为亲兵这件事上,是有疑问的。

至简以为有两种可能:其一、朱元璋刚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明史有意抬高朱元璋,所以让他一出场就“演”亲兵;其二、朱元璋与郭子兴是旧相识,郭子兴对朱元璋为人很了解,因此他一见到朱元璋,便任命朱元璋为亲兵。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在此之前是如何与郭子兴认识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挖一挖郭子兴和朱元璋的老底。

据明史记载,郭子兴是安徽定远人,他在起义之前,“任侠,喜宾客”、“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明史中的这些记载,说明郭子兴有战国四公子之风,喜欢招揽各方人士。而朱元璋在当和尚期间,曾游走于安徽濠州、合肥等地,甚至有传说,朱元璋当时还加入了明教。

网络配图

所以,在这个时期,朱元璋极有可能作为“壮士”,与郭子兴认识,甚至还可能一起干了某些见不得光的事,或者郭子兴有什么把柄落在朱元璋手中,因此郭子兴第一眼见到朱元璋,便“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当然,这些只是猜测,《明史·郭子兴列传》的记载或许更靠谱些。《郭子兴列传》里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

门者以为朱元璋是间谍,抓了去见郭子兴,结果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惊讶,亲自为朱元璋松绑,并与朱元璋聊了聊,然后才把朱元璋“收帐下”。不过这里的“收帐下”,也未必就是亲兵。

不管什么说,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集团,为他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跳板。加之朱元璋本人作战勇猛,懂得笼络将士,于是得以迅速崛起。

乱世之中,弱者如果不想被强者兼并或消灭,就需要借鸡生蛋,寻找可依赖的靠山,并借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刘邦加入项氏武装集团,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集团,正是这一生存策略的体现。借鸡生蛋,是刘邦和朱元璋得以崛起的小秘密。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嘉庆帝为何如此讨厌和珅?仅因为和珅贪污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庆

    和珅大家肯定都知道,史上有名的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他,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那么,这样的人物,为何嘉庆帝不喜欢,也就是嘉庆与和珅有什么过节呢?嘉庆帝讨厌他仅仅因为他贪财么?花花有自己的见解,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一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

  • 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 前三位智谋不下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第一位,郭嘉。有“鬼才”之称,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可惜天妒英才,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网络配图第二位,荀彧。他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著名谋士,论才干仅次于郭嘉。曹操统一北

  • 刘备、诸葛亮不重用马超 原来是有惊天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青明山马家后人无不知,老人们口耳中代代相传的一个故事:三国时期,马超进不能打下卤城,退回不得留守翼城,最终选择了投降刘备。马超受刘备之命攻打成都,不成想刘璋不战而降,马超被封平西将军,管理临沮,爵位仍延续前朝都亭侯。多年征战,刀伤不断,马超因伤及肺部而身体每况日下,无力再外出战。过了五年,刘备做了汉

  • 道光皇帝为什么一脚踢死自己的大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道光

    在清朝历史上,道光皇帝是一个没什么作为的皇帝。他是一个分水岭,让清朝走向了衰亡。循规蹈矩的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曾经一脚踢死了大儿子。这是为什么呢?26岁的时候,道光还做阿哥的时候,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但是道光帝并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儿子的母亲地位低下,是一个端茶倒水的丫鬟。网络配图 这位丫鬟后

  • 最会作秀的皇帝:唐太宗吃蝗虫出书赦死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作秀,我以为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唐太宗吃蝗虫的故事”,这件事在《资政通鉴 唐纪》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贞观二年,畿内有蝗。辛卯,上入苑中,见蝗,掇数枚,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翻译

  • 唯一爱过猪八戒的女人她的身份至今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猪八戒

    在唐僧师徒四人中,猪八戒是最悲摧的一个“男人”,与唐僧处处受女人、女妖精爱慕不同,他是处处受到女性同胞嫌弃甚至陷害。比如,他原是堂堂天蓬元帅,掌管八万水兵,还是玉帝身边的贴心豆瓣,要有多风光有多风光,但是,他却被嫦娥陷害了,最后被打到凡间成了一个猪妖。(为何说他是被陷害的,蜗牛在往期文章中已经多次解

  • 杨广弑父夺位是因想得到父亲的妃子陈氏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广

    杨广本来是杨坚的二儿子,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他是不太可能继承皇位的,但是因为前太子杨勇和杨坚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致使杨广成为了太子,如果没有发生意外那么杨广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不过他登上皇位之后,许多人却认为是杨广弑父夺位,那么杨广弑父夺位是真的吗?关于杨广弑父夺位是真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历史资料

  • 为了让老百姓不吃肉武则天居然禁止屠杀一切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

  • 多尔衮正当壮年突然去世因纵欲过度还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多尔衮

    塞外猝死之谜多尔衮摄政7年后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官方史书记载含糊。满族早先是娴于骑马射箭的民族。贵族酷好放鹰围猎,一则游乐,一则习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网络配图 多尔衮从小也乐此不疲。顺治元年(1644),一群日本人乘船遇险,漂流到今图门江口一带,辗转来到北京,居留一年之久,被清政府礼送回国

  • 外公抢走外孙的皇位 却意外成为明君受万民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坚

    姥爷抢劫了孙子的皇位?谁喝醉了乱说的吗?其实这是真的!而且这个姥爷还是一代明君,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影响。在北周时期,周武帝对杨坚很是重用,却担心杨坚的心,于是旁边的人去了解。杨坚德高高在上,谁不愿意冒犯他,大家都说他是忠诚的,可以做将军带兵。网络配图周帝还是不放心,并派人给杨坚算命,那算命的大概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