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最大的失败:同治称帝的十三年

慈禧最大的失败:同治称帝的十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4/1/23 2:48:35

同治帝是慈禧的亲儿子,没有他清代历史绝对不会有慈禧的位置。

同治帝载淳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六岁被立为皇太子,是皇位继承的不二人选。

他六岁继位,在位十三年,十九岁去世,真正主理朝政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谁都知道所谓的同治时期,更贴切地叫法应该是“慈溪时代”。

那么在位十三年的同治帝既不需要处理政务,又不用管理国家,他到底在干点什么呢?

读不完的书

六岁的年纪,在现代社会应该进小学读书了。

对当时已经登基的同治帝来首要任务也是好好学习。

慈禧就这么一个孩子,她比所任何母亲都渴望教出一个优秀的儿子。

顺治帝六岁登基,康熙帝八岁登基,幼年登基,却是杰出的帝王。

经历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一个像康熙一样,甚至比康熙还要优秀的帝王。

教育就更加重要了。

慈禧请了当时全国最杰出的四个老师李鸿藻、祁寯藻、翁心存(翁同龢的父亲)和倭仁

网络配图

顶尖的教师资力量加上一对一教学。

如果还有什么不完美,就差学习时间了。

六岁的同治帝还有一份课程表。

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被拖起来上早朝,虽然同治帝连一加一都不会,可他象征着皇权。

没有他,慈禧根本没有资格坐在帘后,即使同治什么都不懂,也要乖乖坐在他的龙椅上。

下了朝,六岁的同治要去练习拉弓,拉完弓普通的孩子基本已经精疲力竭了。

可同治一天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他要开始学习满文、汉文和蒙古文。

他学习的方法也不和我们现在这样,先学字、再组词、然后连成句。

帝师们直接找一篇文章,一个个字教好之后,解释意思,最后通读全文。

教材当然还是老掉牙的四书五经,六岁的同治帝第一堂课就是学《大学》的开篇。

就算用古人的标准,《大学》也是难得令人发指。

别说六岁,十六岁、二十六岁、三十六岁学不明白的人也多了去了。

这种天书一样的教学方式,除了让同治帝犯困以外,没有任何的作用。

同治六岁的时候只要上半天的课。

到了八岁,全天除了上早朝就是上课。

玩?休息?不存在的。

在慈禧眼里,儿子不是个孩子,是振兴国家的帝王。

哪个伟大的帝王是玩着玩着成就一番霸业的?

除了学习文章,八岁的同治帝还要和老师们讨论天下大事。

天不亮就要上班,下了班就要上课,下了课又要讨论工作的事。

别说孩子,大人都吃不消。

这就是慈禧给同治帝安排的童年生活。

网络配图

同治帝应付这种学习生活,办法只有上课睡觉,不困就玩。

老师们又不能打皇帝手心,只好打皇帝伴读的手心。

同治帝的伴读是叔叔辈的皇室宗亲,这两个伴读也是挺惨的,好处没得到,打没少挨。

同治帝六岁开始学习相当于现在大学程度的教育,不但没让他快人一步,笨鸟先飞。

直到他十四岁,连一份完整的奏章都读不下来,更别说处理政务。

这样的皇帝要扭转历史的脚步,简直是妄想。

逛不完的伎院

同治帝在皇宫里的生活很压抑,没有父亲,只有一个比父亲还严格的母亲。

那些书他看都看不懂,更没有理解它们的兴趣。

他只想离那些书越远越好。

这时同治帝的伴读换成了载澂,奕䜣的儿子自然也不是个忠厚的傻瓜。

他爱玩,爱出宫,知道许多同治帝听都没听过的奇闻异事。

天生不是读书料的同治帝对这些市井新闻稀奇得不得了。

很快和载澂亲如兄弟,他们两个人联络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逛遍京城各大伎院。

网络配图

只要是有女人陪伴玩乐的地方,总会有闻风而来的载澂和同治帝。

同治帝流连宫外的事情很快就被慈禧知道了。

十几岁连奏章上字都认不全的皇帝,还想赶超康熙帝,再缔造一个盛世?

不好好读书,居然天天溜到宫外玩女人,这是一个帝王该做的事情吗?

慈禧生气,任何一个母亲都会生气,她骂儿子,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情绪。

可同治帝不是普通人,他是从小就是皇帝,所有人都要跪着和他说话。

他虽然不懂仁义礼智信,但是他有比普通人庞大数百倍的自尊心。

母亲骂他,他变得讨厌母亲,讨厌皇宫,反而更喜欢那些不管着他读书,曲意逢迎的女人们。

可笑的执政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活着,浑浑噩噩地混着,终于到了同治帝十七岁大婚。

同治帝明白自己大婚以后母亲慈禧就要归政了。

他并不觉得治理国家有什么好玩,但是没人能管他绝对是一件不能更好的事。

同治帝娶了皇后,慈禧万般不愿意也要归政。

说到底是自己的儿子,理智上不愿意,感情上还是希望儿子能够长大,独当一面。

同治帝主政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重修圆明园。

圆明园花了一百五十年造就,八国联军十几天就毁了它。

现在要重修,谈何容易。

同治帝不管,没钱就强问大臣借,没材料就找人去买,自己亲自监督造圆明园。

目的只有一个,把母亲送得远远的,别来管他,也别来烦他。

同治帝不懂什么是亡国之君。

他只懂怎么开心怎么过,这就是做君王最大的好处。

实际情况哪有这么理想化?

以奕䜣为首的大臣们好容易凑到了钱,又遇上买办贪污。

网络配图

同治帝天天借着督查圆明园重修往宫外溜达,其实就是出去玩。

奕䜣不心疼钱,因为他看到更重要的东西在轰塌。

祖宗留下来的帝国就要被这个十七岁的孩子玩垮了。

奕䜣联合几位重臣上疏同治帝停修圆明园。

同治帝根本不看奏章(看不太懂),奕䜣只好带着大臣们当面求见同治帝。

要说同治帝一生最讨厌什么,肯定就是被管着。

他讨厌别人束缚他、管着他、把他当玩具一样摆布。

他当了十几年玩具了,恨透这种生活了。

奕䜣的上疏,虽然是劝解,说到底还是想摆布同治帝。

奕䜣苦口婆心地劝了他半天,同治帝直接问他:“要不你来当这个皇帝好了。”

简直视皇权为儿戏。

同治帝六岁当皇帝,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以为不当皇帝自己就能过没人管,依旧万人之上的生活。

何其幼稚,何其愚蠢?

但毕竟他才是个十七岁的孩子。

奕䜣不敢说话了,同治帝以为叔叔怕了,把所有劝诫他的大臣都免职回家。

要知道这些人都走了,整个国家机器就瘫痪了。

同治帝不管这些,他只要没人管他就行了。

网络配图

慈禧不能不出面了,再不出面六部要关门了。

她让儿子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同治帝吓得撤销了免职的命令,停修圆明园。

这个皇帝当得太窝囊,也太无趣了。

同治帝彻底灰心了,说是归政,自己的命令没有一个能实行。

原来当皇帝远没有搂着几个漂亮女人来得开心,这还有什么意思?

他的人生没了目标,继续游荡,继续混日子,直到染上天花。

同治帝的一生在政治上几乎是毫无作为的,这种像笑话一样的失败,最大的责任应该归结于慈禧。

作为母亲她很少用母爱关心儿子,只是在儿子做错事的时候,不断地责备他。

她从不关心怎么让儿子从内心接受教育,只想着怎么把孩子按在书桌前。

不按她的话做就是错的,错就该骂。

而孩子做对的事情,永远得不到赞同和表扬。

这才是同治真正可悲的地方,也是慈禧最大的失败。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岳飞冤死后5个儿子的悲惨下场 竟然生不如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

    公元1140年,岳飞率领岳家军北伐中原,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眼看就要直捣黄龙,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可就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岳飞却在一天内连收皇帝十二道班师回朝的金牌诏书,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将在外,本可君命有所不受

  • 赌徒魏忠贤为自己赌来了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魏忠贤

    说到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魏忠贤。其实从一个市井无赖到权倾朝野,魏忠贤最重要的转折是他的一次赌博,因为押宝压对了,他赌赢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明清时期的太监大多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净身进宫了,但是魏忠贤却不一样,他早年是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流氓。在进宫之前就已经成家立室还有了孩子,

  • 汉武大帝刘彻:竟金屋藏娇贵人相助终获圆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彻

    刘彻生于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这时他的父亲刘启已经做了皇帝,所以他一出生就是皇子。刘彻的母亲叫王娡,据说怀孕时曾梦见太阳入怀,景帝得知后很高兴,认为这是吉兆,说明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不凡。后来王娡生下一个儿子,起名刘彘,后来改名刘彻。这个小家伙确实聪慧过人,景帝非常喜欢。网络配图不过刘彻离皇位还是

  •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 自己光着双脚跟着灵柩步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慕容熙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王朝更迭不休。据统计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网络配图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在这几千年中,出现的“奇葩”皇上

  •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十五万颗贪官的人头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在我国历史上,反腐决心最大、力度最强、办法最多、惩处最严的,莫过于明朝朱元璋。先拿自己的部下开刀!登上龙椅的第二年,朱元璋就对手下的大臣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大意是:从前我当老百姓的时候,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会,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贪官污吏危害百姓的,绝不姑息。于是,他颁布

  • 都说包公脸黑 他的脸为何却比包公的脸还要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公

    王安石骨子里有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倔强劲,人送外号“抝相公”。因为提倡改革,得罪了既得利益者,成了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王安石生的“牛耳虎目、目光如射”,相貌和他的性格一样令人过目不忘。历史上都说包拯是黑脸包公,其实真正脸黑的人是王安石。野史记载,见他的脸一天比一天黑,家里人很是担心,于是偷偷为他请来

  • 三国死不瞑目的五大名将 第三不死蜀汉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布

    三国时期名将灿烂,但是若论名气最大,当属蜀汉的五虎上将,若论武力之强,当属第一猛将吕布。但是不管怎样,这众多猛将虽然声名显赫,但其命运却令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三国时期五大死不瞑目的名将,在你们心目中,如何看待他们。网络配图第一:吕布。吕布之威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身顶级装备,都是历代

  • 此人是皇帝的小舅子 结果却被乾隆戴了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傅恒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寿命最长的皇帝。延续了清朝前期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海内升平,他俨然感到自己是个太平天子,不免纵情享乐,干出了不少风流韵事。乾隆即位后,对他爷爷康熙帝时期修建、他父亲雍正帝修葺的圆明园花巨资进行了进一步的大规模扩建,并搜集了无数的珍禽异卉、古鼎文彝

  •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武将 被后世赞为最完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

    在现如今这个社会里,从某个层面来说,情商要远比智商更重要。一般情商高的人在职场中往往能够如鱼得水,无论是同事还是领导,都能相处的十分融洽。那么英雄辈出的三国历史中,究竟哪位武将的情商最高呢?我们简单来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了。先来说吕布,他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没跟领导搞好关系。网络配图当年无论是杀丁原,还是

  • 嘉庆帝为何会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根本原因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嘉庆帝

    在大清王朝中,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他前承“康乾盛世”后接鸦片战争。可以说,这位皇帝是大清王朝中十分关键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大清中衰皇帝:嘉庆帝。如果说将清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人太过的武断,那至少可以说在嘉庆皇帝时期,大清王朝就已经开始加速走下坡路。嘉庆帝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好人而已!网络配图嘉庆皇帝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