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梁起兵反秦的原因 项梁战死定陶城

项梁起兵反秦的原因 项梁战死定陶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83 更新时间:2024/2/9 12:33:11

其季父项梁

古人对家中的兄弟姐妹排行有着一定的规定,都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伯、仲、叔、季。这四个字就构成了简单的排行,都是根据年龄的大小所排。

项梁画像

伯,就是老大的意思,在家中除了父亲,就属他来主持这个家。而到了皇子那一类,那就是可以掌握朝局的存在。因此,据说周文王有个长子,只不过是被妲己给害死,就叫做伯邑考

仲,就是老二的意思,古人有一个习惯,常常把自己在家中的排行,然后放到自己名字的前面,例如孔子,他就叫做仲尼;而孙权作为第二个儿子,就被叫做仲谋。

叔,就是老三的意思,倘若家里面儿子很多,并不只四个的话,那就按照第三个到倒数第二个,在这个中间都可以称作为叔。就好像周公,他的父亲周文王有十个儿子,按照这个规定,他可以被叫做叔旦。

季,那就是最小的意思,不过也是有例外的。刘邦我们都知道,他是作为家中的老三,他本应该叫做为刘叔,他有一个弟弟名叫刘代,那么刘代才能称为刘季。但是刘邦的出身于贫寒家庭,并没有这么多讲究,随便喊喊也不会有啥影响,更不会有人以法律来判刑。

按照这样的规定,项梁应该是叫做叔,并且是项羽的叔父。而不是有人说的“其季父项梁”,他的季父应该是项伯,可见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如今的人对称呼的忽视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需要重视。

项梁起兵反秦

在公元前209年的时候,秦始皇去世之后,秦国依旧骄奢淫逸,对百姓不断的剥削,并且秦法极为严苛,导致陈胜等人因过了服徭役的诗句,觉得都得死,那还不如起义,于是在大泽乡进行农民起义。

连环画项梁起义

这一年的9月,在会稽这个地方,有着项氏一族在此居住,并且其领头的项梁跟当地的太守殷通关系还不差,曾替他出谋划策。眼看陈胜起义之后,殷通就对项梁说:“江西那一块的农民都起义造反了,这也许就是上天告诉我们,是时候可以反抗暴秦的统治了,我听说这种事情最好先发制人,比别人慢了一步,那就得听从别人的派遣了。而我也想要起义,任命你和桓楚为大将军。”这个时候,桓楚其实已经逃亡到了泽中那一带。项梁说:“桓楚都逃到那么远的地方了,谁都不知道他的落脚点在哪儿,只有我侄子项羽才知道,我回去问一下他。”于是项梁出了太守府,把项羽给叫了过来,让其拿着剑,在府外等候。

于是,项梁再次进入太守府,坐下来跟殷通说:“我侄子项羽现在就在府外,请召他进门,令他去找桓楚。”于是,殷通就跟下人说,把项羽带入府内。而项羽刚一入府没多久,项梁就示意,叫项羽动手。于是,项羽就拔剑砍下殷通的脑袋。项梁此时,提着殷通的脑袋,然后手中拿着他的太守印,到了门前,引得殷通的手下大吃一惊,拿剑就上去。项羽见状,就把上来的几百个士兵都给杀死,而剩余的士兵都畏惧项羽,然后臣服于他。

项梁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号令自己原来认识的那些官吏,告诉他们自己将要起事,马上发动暗地里的那些吴中8千子弟兵。然后任命各个官职,把混乱的局面治理的条条有道。集中力量,准备对抗暴秦。

项梁战死定陶城

有关项梁之死,我们都知道他是在定陶一战中,被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而死,但是他为何会在定陶败在章邯之手呢?这是有众多原因组成,可以说他是必败无疑。

项梁战死定陶

在薛城,曾召开过诸侯如何攻打暴秦的会议,这是由项家军为首所召开的会议,因此项梁为了保持住这种优势地位,就会有以下措施。

1、在内政上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如今的楚怀王并不是当年的楚怀王,只是他的孙子熊心继承,原本只是一个放羊的娃,却因为范增的建议,项梁就将其奉为楚王。这让放羊的熊心根本没想到,自己可以一步登天成为楚王,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号召楚地的百姓,能够更好的对抗暴秦。而这个楚王,跟他的祖父差不多,都是一个窝囊废,但不满足王位,把自己当成真的楚王,觉得项梁是自己的阻碍,想方设法的捣乱。于是,项梁安排陈婴留守后方,想要监视着楚王,但这么做,足见他们楚国内部其实并不团结一致。

2、急于依靠战功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地位

项梁深知在这乱世中,只有掌握兵权才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拥有话语权。他先后击败了东阿附近的秦军,自认为击败了秦军的主力,却不知道这些只不过章邯的诱敌之策罢了,章邯先是把大军滞留在平原之上,不顾起义军如何攻破了多少秦国城池,就是为了疑惑他们自己真正主力在何方。章邯想要把项家军都骗到定陶,然后一举攻破,打的他们措手不及。楚国的宋义曾劝谏,告诉项梁定陶城一定要弃,而自信满满的项梁毫无察觉其中的危机,还让项羽派兵出城,削弱了城中的兵力,致使章邯的大军一到,毫无抵抗之力。

项梁和项羽

说起项羽,首先想的就是他的勇猛,能够力能抗鼎,还有就是力敌千军,身负万人敌的本事。但是为何他最终的结果会是失败,有人说是他不听信叔父,又有人说是只能怪项梁死太早。项梁又是何许人也呢?

何润东版项羽

项梁是楚国的名将项燕的儿子,并且是项羽的亲叔父。项羽年幼就跟随他,在其起兵反秦的时候,两个人就是一起共图霸业,想要攻破暴秦。在此之前,他们有过很多的准备,例如项梁就曾给项羽找过很多老师,让他们教授项羽本事,其中就有剑道,而我们都知道项羽的脾气极为暴躁,他不满老师的啰嗦,跟其打了一架,发现老师打不过自己,于是不再学剑道。项梁的本意就是让其学习剑道,安抚他那暴躁的品性。

于是,他把项羽叫到自己身边,问他想要学习什么。项羽说的就是万人敌,学习兵法,他又不满足于一步步开始学,他觉得自己能够一步到位,而项梁觉得学习兵法就得循序渐进,两个人虽然有分歧,但是项羽依旧听从其叔父的话。

直到起兵攻打秦军之后,他们曾有一次大胜,俘虏了一万的秦军。原本项梁设想着将他们驯化,加入到项家军内,而仇恨秦人的项羽,连夜将这一万人给屠杀干尽。项羽这样的行为,气的项梁怒斥他,罚其闭关,不让他上阵沙场。之后没多久,项梁就战死定陶。

可以说,在项梁还没有死的时候,项羽最听从的人那就是他,就是因为他,才把项羽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让我们能够这个西楚霸王的英姿。但就是因为他死的过早,他的谋略并没有实施多少,这对于项羽来说,是一大损失。

标签: 项梁

更多文章

  • 韩信是谁 名将韩信为何能忍受胯下之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

    韩信并不是一个让人陌生的名字,“多多益善”、“胯下之辱”、“一饭千金”、“背水一战”等,这些我们常用的成语都和韩信有关,看来韩信的作为不仅在军事上,在文学领域也是有所建树的,当然我们熟知的韩信,不是仅仅靠几个成语就能够概括的,韩信一生究其来说还是十分跌宕的。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 司马错和张仪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错,张仪

    司马错和张仪是什么关系司马错和张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人共同帮助秦惠王,虽然不时有意见不和,但二人合力为秦国在国力的富强,军事实力的增强,百姓民心的拉拢上都有建树。司马错张仪但是两人的境遇却有所不同,张仪是纵横家,纵横之术讲究对战局上的全方面统领,张仪作为连横派的代表,受到统治者重视,导致张仪在

  • 明君康熙帝一生最大的失误:糊涂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

    康熙皇帝一生中犯过一个大错误,就是立皇太子。在立皇太子这件重大问题上,他犯过两次大错误。第一次是他因为一个亏欠就册立了皇太子,因为心中有亏欠,就立胤礽为太子。有什么亏亲呢?康熙十三年五月,他的中共皇后赫舍里氏分娩下一个皇子,就是胤礽。可是发生了意外——难产,大出血,血流不止,最终血崩而死。康熙认为亏

  • 中国历史上凶残的皇帝:刘昱兽行令人发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昱

    凶残一词,无论理解为凶狠残忍,还是诠释为凶恶残暴,或者二者兼备,安在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后废帝刘昱的头上,都不为过。 在以凶残著称的诸多皇帝中,像刘昱这般暴戾,这般冷血,这般阴毒,这般变态,这般亲自操刀,这般奋不顾身,这般卑鄙下流,这般嗜杀成性的,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何况刘昱当时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半大

  •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凭借治水服天下人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禹

    禹,姓姒名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中,能与尧、舜齐名的贤君,夏后氏的首领,同时也是夏朝的开国皇帝,传说他是人文始祖黄帝曾孙的儿子,颛顼的孙子,母亲是有辛氏部落的女儿,名为女志,禹小时候跟着他的父亲鲧来到中原地区,当时的皇帝是尧,而那个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各处的百姓都经常受到洪水的冲击,鲧被尧封为崇后

  • 他虽是一介书生,却要了关羽和刘备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陆逊,关羽,刘备

    陆逊,家族是江东的名门望族,在其祖父死后,整个家族的担子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说起来,他本来只是个书生而已,他的学识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不过在历史的浪潮下,他不得不弃武从文,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孙权继位之后,年仅二十岁出头的陆逊被他招纳进了幕府中,成为东吴的一名幕僚。三国时期,虽然明面上是三方势

  • 史上最坑爹五位谋士没想到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位谋士,郭开,穆提婆,景延广

    1.为赵国送终的郭开赵国末年的相国郭开可谓两朝老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按理说他该是赵国的死忠吧?偏偏很早秦国就发现郭开的价值,认为这家伙贪财好利,如果经费足够,绝对能成为金牌卧底。除了大笔金钱贿赂外,秦国还开了接收证明,你好好干吧,灭了赵国,到咱秦国吃香的喝辣的,待遇照旧!所以郭开有恃

  • 契丹首领李尽忠与李尽灭和耶律阿保机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尽忠,耶律阿保机

    李尽忠是唐朝时期一位杰出的契丹首领,深受契丹人民爱戴,然而提到李尽忠还会有另一个名字出现就是李尽灭,那么李尽忠、李尽灭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像常人所想那样二者必定有血缘关系吗?先来说说李尽忠这个名字的由来,李尽忠的契丹族,属于大贺氏部落,所以李尽忠应该叫大贺尽忠,他的爷爷叫大贺窟哥,然而也叫李窟哥,这是

  • 汉朝名将韩信为什么要亲手活埋自己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谁能成为兵圣的话,那肯定是孙子,而兵仙的话,那就一定是韩信。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次次战役都可以当教科书式的值得后人学习。兵仙韩信画像(网络图)首先他做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个月就连破三秦,证明了自己有强硬的实力。之后就是渡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打魏王,连续消灭了两个势力。甚至在刘邦把

  • 梁武帝萧衍:四入佛门饿死内宫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梁武帝,萧衍

    南北朝时期,佛教不仅在民间传播,更被当时的帝王所推崇。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中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耗费无数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