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太子造反?

揭秘: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太子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71 更新时间:2023/12/15 8:56:56

其实在康熙之前都是活着的时候就立好太子,进行培养,只是这样的情况下太子谋反的情况太多了,痛定思痛,再也不提前立储。但是已经是太子了,这些皇储为什么还要谋反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在子女中,长兄如父一直都是家庭生活中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老大才能撑起门户。“太子,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周易》当中这句话就很明确的指出,在古代,“太子”这个称谓就是老大的意思,没有其他太多的政治意义。

后来随着立储的需要,太子开始被称为皇帝的继承者,这才有了特殊的意义,而其他诸侯的继承者被称为世子。太子谋反的历史案例太多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其背后巨大利益作祟,相比之下,就很少听说世子去谋反的。一起来看下一般太子是因何而谋反的。

一、皇帝寿命太长,威胁到了太子的将来。

太子作为皇位的合法继承者,一旦被确定之后,将给予重点培养。这个过程当中,皇帝甚至也会倾囊相授,所有好的老师都集中来教太子,无形当中,太子满腹经纶,也很有谋略。而皇帝寿命太长原本这是好事,但是如果自己的父亲太长寿,自己又非常优秀,矛盾就来了。随着太子年纪的增长,看着自己父亲依然硬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当皇帝,太子心里怎么不会焦灼?

这个时候太子就会有了异心,在这一点上,康熙和胤礽父子做到了极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十三年立了周岁的胤礽为太子,直到被废,做了整整30年的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谋反没有成功,第二次被废黜之后,永远消失在了康熙继承者的名单当中。胤礽所担心的其实历史中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是当了一辈子的太子,结果还死在了皇帝前面,最后由自己的儿子,朱元璋的皇孙朱允炆当皇帝。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面对身体依然健朗的父亲,而自己老态已现的情况,太子谋反也就不难理解了。

皇帝宝座太诱人,太子的位置不牢固。当上了太子之后,想要顺顺当当过度到皇帝的几率太低了。皇帝的儿子都有很多,会有好多个人选。

这期间只要出现一个样样都比太子出色的人,那么太子的宝座就不稳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这么优秀的女子养育出来的儿子自然不会差,所以长孙皇后在世时,李承乾一直都是个优秀的太子。

但是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承乾失去了依靠,还一部小心成了瘸子,在为人处世上也越来也让李世民看不顺眼。这个时候弟弟们也蠢蠢欲动,让李承乾越发觉得太子之位没有保障。

于是他先是暗杀自己的弟弟没有成功,之后就开始谋反,想让自己提前当上皇帝,结果事情败露,直接被贬去了边疆。

二、皇帝心海底针。

册封一个太子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并且皇帝的疑心病也很重,对于自己继承人的选择,有时候也会被感情左右。比如顺治帝对董鄂妃实在太爱了,而不顾群臣的反对,立董鄂妃的儿子做太子,这个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和才干,只是因为爱一个女人才设立的太子,难怪之后也没人当回事。

汉景帝刘之前立了太子刘荣,无奈队友不给力,刘荣的母亲非常让汉景帝的厌恶,最后连带自己的儿子跟着遭殃,被剥去了太子的头衔。

三、政敌虎视眈眈,希望太子换人。

皇帝儿子多,自然就会有帮派,立下太子之后,拥护其他皇子的帮派就会紧张,谁也不知道如果太子登基,第一个要杀的人是谁,那不如现在就把他换掉。抱着这种想法的大臣,就会处处给太子挖坑,希望太子早点换掉,这样以后自己还有一点活路。

所以,许多太子的“失误”,其实都是政敌提供的!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其实本身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是无奈当时前朝政局不明朗,有人趁机各种诬陷杨勇,说他不够节俭,隋文帝杨坚直接将杨勇废黜,改立杨广,这也因此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资治通鉴》中就讲述了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被奸臣江充谋害的事情。汉武帝老年时非常昏聩,还害怕自己被一些巫蛊伤害,做噩梦也觉得是有人施了法术,要自己的宠臣江充去查明。

而江充因为之前和太子刘据有很深的误会,所以江充坏心的将施蛊的名头扣在太子刘据的身上,江充就是担心刘据以后登基了会朝自己下手。最终刘据的母亲、舅舅全部被杀害,刘据愤怒之下带兵去捉拿江充,结果被汉武帝当做是谋反,一步步逼到刘据自尽。

四、皇帝自己不愿放权,导致太子谋反。

享受过最高权力的人会上瘾,会舍不得拿出皇权,就好比康熙。康熙到了后期已经老态龙钟,古时候的70岁已经相当老了,但是康熙还是舍不得放出权来,当时他就很直白地说:想要瓜分我的皇权,就是谋反!

可见,当时的康熙皇帝是真的不想退位,也害怕太子起兵谋反,虽然废黜太子时,有的是真有谋反之心,但起因还是皇帝舍不得放权,将至高无上的皇权把握在自己手上,导致太子在政权上伸不开手,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谋反。

所以说,古时候的太子真的不好当,而做了太子和皇上,他们之间就没有父慈子孝的场面了,更多是权力的争斗,而在这种争斗中,太子能赢的机会是很少的,皇帝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废掉太子。

标签: 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个筐鱼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刘伯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伯温送鱼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许多人认为刘伯温就是诸葛亮转世,专门来辅佐朱元璋一统江山,完成自己未竟事业的,刘伯温的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是刘伯温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到了今天,刘伯温的许多传说都被世人在坊间不

  • 秦侩一心想着宋高宗建立两个宋朝 秦桧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桧,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桧两个宋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秦侩大家可能有的不太熟悉,其实,秦侩是当时南宋初期的一位大臣,手中的权利和地位还是比较大的。据说当时秦侩总是向宋高宗献言献策,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有一个特别搞笑的事情,当时的秦侩一心想着宋高

  • 秦始皇嬴政在位11年,曾出巡五次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再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在短短11年的时间里,秦始皇曾有过五次出巡。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出巡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游山玩水的私欲,也有人说秦始皇出巡是为了向六国遗民显示武力,以威慑意图

  • 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是谁?上官皇后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官皇后,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上官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她6岁进入皇宫成为皇后,15岁成为慈禧太后。她就是孝昭上官皇后,汉朝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上官皇后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伟大的将军,他们的爷爷是霍光。上官皇后从出生起就有着显赫的地位,所以她可以被称为富家子弟。这个6岁的孩子正在成长

  • 明朝才子唐伯虎,因交友不慎导致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伯虎,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伯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 张狂才子,人生如戏成化六年,也就是公元1470年,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因为那一年是庚寅年,因此他得了个“寅”的名字。“寅”就是虎,他又是家中老大,所以就字伯虎。但到了后来,却改成了“子畏”,意思是老虎嘛,人见人怕

  • 盛唐诗人高适的完美逆袭!是什么让高适坚持了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高适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盛唐诗人高适的完美逆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盛唐诗人深受时代精神的熏染。彼时,初唐的生机勃勃走向了盛唐的如日中天。疆域扩大开边战争频繁,社会繁荣稳定,多种文化交融发展,科举考试制度逐渐优化,一切都是昂扬向上的样子。原来由高门大族把持的权力通道逐渐出现裂

  • 李世民为什么给李建成一个隐太子称呼 难道说李世民有后悔的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李建成

    李建成为何被称为隐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当中,作为一个失败者,其实还是很有些遗憾的,他原本才是李渊定下来的太子,不出意外的话,最终他会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是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杀,李渊不得不把太子之位给了李世民,这才有了我

  • 郭佳·穆彰阿:清朝大臣,曾国藩一生对他感激不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佳·穆彰阿,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穆彰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的一天,年迈的乾隆帝平生最后一次到木兰围场,举行围猎,乾隆的众多皇子皇孙也陪同而来。在一次出猎中,年仅10岁的皇孙旻宁手持弓箭,一箭射中一只梅花鹿,乾隆帝非常高兴,对这个皇孙大加赞赏,并当场赏赐他

  •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 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什么没有人敢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朱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自古皇家权欲至上,为了太子之位、皇帝位置,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但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登基大宝,坐稳皇帝位之后,在他的26个儿子中,直接立大儿子朱标为太子,其他皇子为什么没人敢争,甚至连文武兼备的朱棣也选择隐忍呢

  • 和珅出身贫寒 和珅是怎么做到权力的巅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和珅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和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非和珅莫属,从他进入官场开始,到被嘉庆帝革职抄家处死的二十七年里,和珅共贪污十一亿两白银,而当时清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七千万两,等于十五年的清廷财政收入。和珅家中光是为他管理账务的就有四名婢女,墙中、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