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出身贫寒 和珅是怎么做到权力的巅峰的

和珅出身贫寒 和珅是怎么做到权力的巅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4/2/14 3:15:45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和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非和珅莫属,从他进入官场开始,到被嘉庆帝革职抄家处死的二十七年里,和珅共贪污十一亿两白银,而当时清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七千万两,等于十五年的清廷财政收入。和珅家中光是为他管理账务的就有四名婢女,墙中、地下皆有其贪污受贿得来的银两。

和珅不仅家财万贯,权势也更是古往今来无几人能比。自从和珅踏入官场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升迁,最终几乎与太子平起平坐,话语权甚至超过了后来的嘉庆帝。公元1799年乾隆帝驾崩,宣告着和珅的保护伞不复存在,仅仅过了几日嘉庆帝便下诏查处和珅贪污一案,搜出的财产不仅震惊朝野上下,就连后世对此也感到十分震撼。

古往今来第一贪官:和珅

出身贫寒却官运亨通

公元1750年,钮钴禄·善保(和珅)出生于福建,是当时福建副都统钮钴禄·常保的儿子。在其三岁时,母亲因难产不幸去世;在其九岁时,父亲也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了和珅和亲弟弟和琳两人相依为命。和珅长大后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咸安宫,正式进入官学学堂学习。在这期间,和珅将满语、汉语、蒙语、藏语四种语言全部学会并达到了精通的地步,深受老师喜爱。也正是在此时,他才将自己的名字从善保更换为和珅。

和珅之弟钮钴禄·和琳

在他十九岁那年曾经想通过科举考试平步青云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不幸落榜。后来通过承继轻车都尉一职终于进入官场,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公元1768年,大学士冯英廉看中了和珅,认为他将来定有一番大的成就,于是将自己的孙女冯霁雯嫁予和珅。冯霁雯性格温良知书达礼,二人一直非常恩爱,很少出现矛盾,冯家也一直是和珅坚实的后盾。

或许和珅自己都没有想到能够迎娶冯霁雯,当时的冯英廉不仅是当朝大学士,同时还兼任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深得皇帝信任。与冯家攀上亲戚关系,和珅的前途一片光明。

果不其然,仅过了四年和珅就被调至粘杆处工作,同时受封三等侍卫。需要提到的是,粘杆处并非寻常机构,而是自雍正时期开始出现的特务机构,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康熙晚年时诸皇子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表面上与世无争的雍亲王却以粘蝉、粘蜻蜓为由成立了粘杆处。有此身份作掩护,粘杆处的成员便可以肆意出入皇宫,为雍亲王刺探各宫情报,为后来争夺帝位打好基础。

在雍亲王继位为雍正帝后,粘杆处便成为了一个得到皇家认可的特务机构,专门为皇帝监视朝中官员的各种行为。该组织直到乾隆末期才被废除。和珅能够进入该组织,足可证明是冯英廉在其背后运作的结果。虽然粘杆处的俸禄并不高,但却可以经常面圣,无疑为和珅创造了许多表现的机会。

雍正帝

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帝慢慢注意到了和珅,三年后就将他提拔至御前侍卫,并授予其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一职。此时的和珅年仅二十五岁,仕途之路可谓是顺风顺水。

此后和珅的升迁之路开始加速,次年三月就开始兼领军机大臣,即军机处的长官。清朝初年的制度虽然主要沿袭明朝,但却并未采用明朝的内阁制度。康熙执政期间,曾经以南书房为朝廷中枢机构,大多数的诏令皆从此出。雍正时期则以军机处为中枢机构,职能类似内阁。由此可见军机大臣在清朝行政系统中的地位。

清朝行政中枢:军机处

公元1779年,乾隆帝封和珅为御前大臣,此后和珅便日日跟随在乾隆帝身边,并负责全部内廷事务。《清史稿》中曾经记载:

"赐婚其子丰绅殷德为和孝公主额驸,待年行婚礼。又授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籓院尚书事,宠任冠朝列矣。"

和珅在被乾隆帝注意后就以极快的速度升至内廷中枢,足可见乾隆帝对他的重视。如此破格提升想必也是和珅有着他人所不及的出众之处。再加上乾隆帝将其划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并将自己的女儿嫁予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后,和珅一家便成为了皇亲贵胄,地位也随之大幅提升。

丰绅殷德影视剧照

平叛失利却反倒升迁

公元1781年,青海一带的穆斯林发生内部冲突。这场纷争本是宗教内部之争,但清廷却执意要介入其中,并支持撒拉族老教一方的势力,致使新教一方和清廷成为敌对关系。

早在公元1769年前,马明心就来到撒拉族的居住地进行传教,逐渐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但自1769年后,清廷开始镇压新教徒,不仅将新教寺院强行关闭,还将马明心的信徒和当地新教首领流放至乌鲁木齐,逐渐激化了新教、老教和清廷之间的矛盾。

撒拉族服饰

公元1781年三月,新教与老教之间爆发了武装冲突,新教徒在苏四十三的带领下攻入老教徒的村庄,杀死一百余人。为了复仇,存活下来的老教徒来到当地衙门状告新教徒。听闻此事后,陕甘总督勒尔谨随即派兵前往新教徒聚集地镇压叛乱,并以武力胁迫新教徒,却再次激起了更为严重的变乱。

清军此行并未想到会与新教徒发生正面冲突,所以并未大规模出动,仅仅出动了四十余人。当日夜晚,新教徒将河州协副将新柱杀死后攻入河州境内,杀死城中官员后据城而守。勒尔谨得知消息后立刻将马明心拘捕下狱,并暗中将其杀害。随后苏四十三纠集了更多新教徒,向兰州城发起进攻。

随着叛乱的规模逐渐扩大,勒尔谨已经无力收拾当下局面,只好向清廷求援。很快乾隆帝便调遣周边省份的常备军开赴兰州平叛,并任命巴彦岱为平叛将军,李侍为新任甘陕总督。

援兵抵达兰州后很快便遏制住了叛军的攻势,随后由守转攻展开清剿活动。就在此时和珅也抵达兰州前线,越级指挥军队出击,却遭遇叛军埋伏,导致将士死伤惨重。随后赶来的军机大臣阿桂就此事问责和珅,并上奏要求乾隆帝召回和珅。不久叛乱终于被平定,和珅也随军返回北京。有趣的是,乾隆帝不但没有追究和珅战败之责,反而令其兼领兵部尚书。在此之前,阿桂曾经强烈要求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接触兵权。

乾隆朝名将:章佳·阿桂

战败之过不仅没有对和珅的仕途造成影响,反而在往后的几年内步步高升。次年和珅就因查处巴彦岱受贿有功受封太子太保,公元1783年又被赐予双眼花翎。《浅析清朝服饰与佩饰》中提到:

"对于官员能否得到花翎恩赐,非功勋卓著或受宠有加者不可蒙赐。贤相傅恒、宰相和珅、福康安等都得到过双眼花翎。"

花翎是清朝独有的产物,是以鹖鸟的羽毛制成,共有三种: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等级和身份。清朝对于花翎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军中的高级军官可以佩戴单眼花翎;藩王可以佩戴双眼花翎;而三眼花翎却只有皇室成员才可以佩戴。和珅本为外臣,却能够得到乾隆帝赏赐的双眼花翎,享受和藩王一般的礼遇,足可见其当时的地位和乾隆帝对他的宠爱。

单眼花翎

手握大权、贪污受贿

从步入官场到任户部侍郎为止,和珅一直以清廉为本,从未行贿受贿,堪称乾隆一朝的模范清官。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家境贫寒的关系,使和珅在其人生中后期对于钱财十分敏感,尽最大能力搜刮钱财。

自和珅升任户部、吏部侍郎以来,就不断有官员向他行贿。这一时期和珅并没有接受贿赂,但却无条件答应对方的请求。如此之举,想必是和珅并不想得罪其他官员,同时也借机培养自己的党羽,并且也可以避免被其他官员举报。

事实上,和珅家产的主要来源并非是接受官员贿赂,而是借助自己的权势在民间开办商铺敛财。《和珅富可敌国的财富》中提到:

"现存的北京恭王府及花园、郭沫若故居、北京大学校园(当时的淑春园)、宋庆龄故居等地都曾为和珅所有。此外,在北长街会计司胡同、前门大街大栅栏地区以及承德避暑山庄周围、通县、涿州等地,也都有和珅的大量房产。他还有当铺75座、银号42座、古玩

铺13座。其家产总值约合白银11亿两,相当于清朝政府十几年的财政总收入。"

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淑春园

如此庞大的家产,当时朝中无人能及,就连国库存银也不如和珅的家产多。同时,和珅还采取了令人发指的行为进行敛财,即劫掠民间商人财富。自公元1784年以来,和珅时常威胁地方富商,如果不听从其号令则会遭遇灭门之祸。但和珅毕竟是朝堂重臣,不可能用国家之兵四处草菅人命。所以暗地里培育了一支专门为他劫掠富商的家臣,将不肯屈服的富商灭门之后再掠尽全部财物,对外则宣称是土匪所为。

同年,在和珅的鼓动下,乾隆帝起驾南巡。出发前和珅曾密令地方督抚全部承担乾隆帝南巡的花销,这令乾隆帝十分欣喜。在南巡结束后,和珅升至文华殿大学士。

此时的和珅似乎已经官至极品,升迁的空间已经很小。然而乾隆帝仍然不断赐恩,就连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也受封为散秩大臣,即大内侍卫处的高级官员,为从二品。

公元1792年,乾隆帝再次加封和珅,这次不但将其升为翰林院最高长官,还让和珅兼领太医院和御药房。六年后,和珅又因平定白莲教之乱有功故而升为公爵。至此,和珅官位和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但也距离他生命的尽头愈来愈近。

嘉庆帝

结语

和珅所贪污的财物古往今来无人能比,不但在民间有着多家商铺,同时还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有着贸易往来。与和珅并存于世的"富豪"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但和珅家产的价值却远远超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产。讽刺的是,和珅还曾经入选了2001年的《亚洲华尔街日报》,被评为世界级富翁。

纵观和珅的一生来看,他能够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升迁绝不是没有道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和珅能够完全洞察乾隆帝的心意,这一点就连嘉庆帝都做不到,更不要提朝野上下的朝臣了。对于乾隆帝来说,和珅更像自己的知己。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乾隆帝丝毫不吝啬手中的权力,可以为了一位知己不断下放皇权和赏赐各种各样的财物。同时,和珅的办事能力也十分突出,否则乾隆帝绝不会令其前后掌管户部、工部、刑部、吏部等多个行政部门。嘉庆帝继位后,将和珅家产尽数收归国有,清廷财政顿时丰厚了起来。

参考文献:

1.《清史稿》

2.《浅析清朝服饰与佩饰》

3.《和珅富可敌国的财富》

标签: 清朝和珅

更多文章

  • 被千挑万选出来的嘉庆帝治国不行,在文学上却大有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嘉庆帝的文学贡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大清有一位皇帝还算得上是比较悲催的,嘉庆帝作为乾隆皇帝在晚年,千挑万选之后的继承者,在亲政之后本打算要努力做一番大事业,先是打掉了巨贪和珅,又在全国大张旗鼓的要抓贪官。在位的二十五年之间,每天都是工作模式,非常的忙碌。不过,即

  • 清朝是在嘉庆手中衰败的吗?他上位后做过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嘉庆,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嘉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爱新觉罗·颙琰13岁被乾隆皇帝秘密立为储君,36岁时由乾隆皇帝禅位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嘉庆皇帝在位时间25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在他的执政期间,清朝迅速走向了衰败。为什么会说嘉庆的统治让清

  • 朱祁镇曾妄杀于谦,为什么后人评价他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祁镇,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祁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明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太师也先威逼利诱蒙古诸部,分几路大军进犯明境辽东、宣府、甘州、大同等地。长城还未修缮完工,失去防护功能。明参将吴浩战死猫儿庄。战报传至京城,朝廷震动。极受正统帝朱祁镇宠信、操控朝廷大权

  • 汉献帝手中连实权都没有 曹操为什么还要挟持在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汉献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挟天子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也正是因此,很多人对于曹操的作为表示不能接受,不认同。但是曹操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当时的天子汉献帝,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没

  • 那些被秦国收容的人才们!秦国虽小却最能容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范睢,张仪,李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那些被秦国收容的人才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国偏处西方,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小,不被中原各国看重。大都认为秦人多诈,好奸谋,恩威并施,成大事不拘小节。秦国人甘茂谋事如神,受秦王之命伐韩,料定秦王会因久战无功,轻信人言,召回自己,使前功尽弃,特意与秦王定约,以坚秦王之心

  • 曹操曾经几次险些丧命!这几次曹操都是怎么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险些丧命事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小字阿瞒,一名吉利。喜爱游猎和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在历史演义中,曹操被刻画为一个胸怀大略却又疑心重重的奸雄形象,与各路诸侯争霸天下。曹操的一生作为,为曹魏政权的

  • 春秋时期的孙武和孙坚是祖孙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武,孙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春秋时期的孙武和孙坚是祖孙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武本是春秋时期齐国人,是著名的兵家始祖,帮助吴王阖闾训练士兵,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几乎灭亡楚国。后在吴国归隐,再也没有离开过吴国。孙坚是东汉末年江东人,三国前期著名的诸侯将领。战功卓著,是东吴帝国的奠基人。带领手下

  •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多大的把握 曹操为什么不趁机放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草船借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弓箭作为一种远程杀伤性武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杀伤敌人,打破敌军的阵形,一箭毙命的箭十分少。军队作战时,万箭齐发并不讲精度,并不要求一枝箭就要射死一个敌人,而是讲求覆盖得全面而连续。万箭齐发就是要全面覆盖的结果,三段连续

  • 李隆基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第一件事情为什么是杀自己的姑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太平公主

    还不知道:李隆基杀姑姑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盛世的朝代了,并且当朝也出现过非常多的著名皇帝,比如武则天,李世民,李渊等等,他们为唐朝都是打下了半壁江山做了不少的贡献,但是皇宫里的情况,其实皇宫里面的生活不像大家向往的那么美好,里面也是暗

  • 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 为什么见到董卓就不说话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董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刘皇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室宗亲”,这是刘备身份的“标签”。在汉末乱世,刘备靠“汉室宗亲”,“忽悠”住了土豪张飞、杀人后逃亡的关羽、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为自己挖到了第一桶金。500装备还算精良的乡勇和两个武艺超群的义弟,让刘备有了投靠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