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冀:汉朝最残暴的将军,毒杀皇帝最后下场如何?

梁冀:汉朝最残暴的将军,毒杀皇帝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64 更新时间:2024/1/19 12:59:5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梁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东汉汉顺帝时期,大将军梁商有一个儿子名叫梁冀,女儿则是汉顺帝的皇后。汉顺帝驾崩后,年仅一岁的汉冲帝继位,梁冀的妹妹因此被尊为皇太后并执掌朝政,梁冀本人也接任了其父大将军的职务,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外戚权臣。

据历史记载,梁冀这个人一生残暴贪乱,恶贯满盈,同时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外号——“跋扈将军”。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外号,是因为后来的汉质帝(汉冲帝不到两岁便夭折,梁冀等人迎立八岁的刘缵为新皇帝,是为汉质帝)看不惯他在朝堂上的颐指气使,当众抱怨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梁冀因此认为汉质帝不好控制,很快便找个机会将其毒杀。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梁冀既然如此“嚣张跋扈”,一言不合就毒杀皇帝,那么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话说梁冀毒杀了汉质帝以后,另立自己的妹夫刘志为新皇帝,是为汉桓帝。这位汉桓帝就比较“识相”,从来不和梁冀争辩什么,忍气吞声小心翼翼地做了整整13年的傀儡皇帝。期间他对梁冀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甚至连日常起居都会按时报告,只为打消梁冀的顾虑。

梁冀不仅明目张胆地毒杀了前任皇帝,还大肆捕杀了很多正直的大臣,弄得朝廷上下敢怒而不敢言。另外,他又在私下里开拓了许多林苑,规模甚至超过了一些皇家园林。汉桓帝对此虽有不满,但也毫无办法,只能选择容忍,可一个人的忍耐毕竟是有限度的,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汉桓帝才正式开始谋划除掉梁冀。

前面说过,汉桓帝刘志是梁冀的妹夫,当初刘志就是凭借这层关系当上皇帝的,所以后来梁冀的妹妹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这位梁皇后去世后,汉桓帝又开始宠幸一位名叫邓猛女的妃子,还封她的兄长邓演为南顿侯、母亲宣为长安君,邓氏家族大有崛起之势。

梁冀一方面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一方面防止邓家实力坐大,便想认这位宠妃——邓猛女为自己的女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梁冀决定先一步步剪除邓猛女身边的亲人——接连刺杀邓氏族人。

有一次,梁冀在刺杀长安君(邓猛女母亲)时被人发现,于是长安君跑到宫里向汉桓帝报告了这件事,桓帝因此大怒,正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从此便有了除掉梁冀的想法。

光有想法没有用,必须要采取行动,可汉桓帝身边都是梁冀的亲信,一时无从下手。一天,桓帝借口上厕所,还特意让比较忠于自己的宦官唐衡服侍。进到厕所以后,桓帝看了看周边确实没人,就小声地问唐衡:“你知道咱们周围的人里,有谁跟梁冀不和的吗?”

“中常侍单超、左悺、徐璜、具瑷,私下里都对梁冀十分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桓帝没有看错,唐衡的确是可靠之人。

得到这些信息,桓帝非常高兴,但一下叫过来这么多人势必会引起梁冀的怀疑,于是他先把单超和左悺叫到自己的密室里问道:“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内宫和外朝都被梁冀的人控制着,朝中的大臣都是梁冀的人,我想除掉他们,你们看怎么样?”

“梁冀是国之奸贼,早该除掉了。只是我们这些人没什么智谋,不知道陛下的想法到底是什么?”看得出两人对此很感兴趣。

“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你们密谋一下把梁氏消灭掉吧。”桓帝表现得谨慎。

“如果陛下真的要灭梁氏,其实也并不难,我们怕就怕陛下中途又犹豫不决。”单超站出来说道。

“梁冀就是个国贼,理应消灭,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了!”桓帝握紧住拳头说道。

经过一番商议,两人又召来了另外两名宦官——具瑷和徐璜,桓帝用牙咬破单超的手臂,加上之前的宦官唐衡,一共六个人歃血为盟,在一起商讨灭梁大计。

很快,桓帝身边的这五名宦官以桓帝的名义召来司隶校尉张彪,然后联合皇宫里左右两厢的骑士、虎贲、羽林等士兵,总共一千多人发动政变,由单超亲自指挥这些军队围攻梁冀的大将军府。

梁冀虽然权倾天下,但真正愿意为他卖命的人其实没有多少,而且因为之前得罪的人太多,所以大家听说宦官们奉着皇帝的命令要除掉梁冀,很多人便立即倒向了宦官们的一方。结果单超等人很快就包围梁冀的住宅,没收了梁冀的官印,梁冀也深知自己罪恶滔天,必然没有活路,就和妻子一起自杀了。

梁冀死后,梁氏宗亲数十人也很快被处决,梁冀的故吏宾客300多人被罢免,朝廷里的各个重要职位为之一空,梁氏外戚集团被一网打尽,百姓莫不称快!

因为政变是由汉桓帝上厕所时密谋的,所以也被后人称为“厕所政变”。汉桓帝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参加“厕所政变”的五名宦官同日封侯,从而使得宦官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也为东汉的灭亡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标签: 梁冀东汉

更多文章

  • 盘点汉朝三位“窦太后”,风光无限却都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太后,汉朝

    在整个汉朝四百余年的历史里,太后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光“窦太后”就出了三位,她们分别是西汉文帝窦皇后、东汉章帝窦皇后、东汉桓帝窦皇后。这三位窦皇后都由于自己皇帝丈夫的寿命“不够长”,后来都顺理成章地熬成了“窦太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西汉初期“窦太后”一听

  • 揭秘: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太子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清朝

    其实在康熙之前都是活着的时候就立好太子,进行培养,只是这样的情况下太子谋反的情况太多了,痛定思痛,再也不提前立储。但是已经是太子了,这些皇储为什么还要谋反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在子女中,长兄如父一直都是家庭生活中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老大才能撑起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个筐鱼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刘伯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伯温送鱼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许多人认为刘伯温就是诸葛亮转世,专门来辅佐朱元璋一统江山,完成自己未竟事业的,刘伯温的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是刘伯温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到了今天,刘伯温的许多传说都被世人在坊间不

  • 秦侩一心想着宋高宗建立两个宋朝 秦桧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桧,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桧两个宋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秦侩大家可能有的不太熟悉,其实,秦侩是当时南宋初期的一位大臣,手中的权利和地位还是比较大的。据说当时秦侩总是向宋高宗献言献策,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有一个特别搞笑的事情,当时的秦侩一心想着宋高

  • 秦始皇嬴政在位11年,曾出巡五次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再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在短短11年的时间里,秦始皇曾有过五次出巡。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出巡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游山玩水的私欲,也有人说秦始皇出巡是为了向六国遗民显示武力,以威慑意图

  • 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是谁?上官皇后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官皇后,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上官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她6岁进入皇宫成为皇后,15岁成为慈禧太后。她就是孝昭上官皇后,汉朝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上官皇后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伟大的将军,他们的爷爷是霍光。上官皇后从出生起就有着显赫的地位,所以她可以被称为富家子弟。这个6岁的孩子正在成长

  • 明朝才子唐伯虎,因交友不慎导致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伯虎,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伯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 张狂才子,人生如戏成化六年,也就是公元1470年,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因为那一年是庚寅年,因此他得了个“寅”的名字。“寅”就是虎,他又是家中老大,所以就字伯虎。但到了后来,却改成了“子畏”,意思是老虎嘛,人见人怕

  • 盛唐诗人高适的完美逆袭!是什么让高适坚持了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高适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盛唐诗人高适的完美逆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盛唐诗人深受时代精神的熏染。彼时,初唐的生机勃勃走向了盛唐的如日中天。疆域扩大开边战争频繁,社会繁荣稳定,多种文化交融发展,科举考试制度逐渐优化,一切都是昂扬向上的样子。原来由高门大族把持的权力通道逐渐出现裂

  • 李世民为什么给李建成一个隐太子称呼 难道说李世民有后悔的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李建成

    李建成为何被称为隐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当中,作为一个失败者,其实还是很有些遗憾的,他原本才是李渊定下来的太子,不出意外的话,最终他会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是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杀,李渊不得不把太子之位给了李世民,这才有了我

  • 郭佳·穆彰阿:清朝大臣,曾国藩一生对他感激不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佳·穆彰阿,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穆彰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的一天,年迈的乾隆帝平生最后一次到木兰围场,举行围猎,乾隆的众多皇子皇孙也陪同而来。在一次出猎中,年仅10岁的皇孙旻宁手持弓箭,一箭射中一只梅花鹿,乾隆帝非常高兴,对这个皇孙大加赞赏,并当场赏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