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的明武宗会被后人称为荒淫暴虐的昏君呢?原来都是后人杜撰

为什么明朝的明武宗会被后人称为荒淫暴虐的昏君呢?原来都是后人杜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57 更新时间:2024/1/15 12:02:42

据说,清朝皇子们如果贪玩、读书不用功的时候,师傅们便会训斥他:“你想学朱厚照吗?”这里的朱厚照,就是明武宗正德皇帝。在后世的演绎中,朱厚照也成为了一个好色昏庸,荒渺不经的天子。除了商纣、夏、隋炀这样的暴君外,这位皇帝的名声大体落在第二梯队的昏君之中,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于朱厚照,最大的罪状就是重用宦官。别的皇帝可能就信任一两个宦官,他身边却有八位最得宠的太监,合称“八虎”。他们利用明武宗的信任,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残害忠良。而且,这八虎中,为首的刘瑾则是太监中的极品,如果不是后来还出了一个魏忠贤,那么他会当之无愧成为明朝太监第一人。

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内阁成员的奏折,只有通过他的盖章才能生效。他权力鼎盛时期,外人将明武宗称为“坐皇帝”,将刘瑾称为“立皇帝”。就是这位立皇帝,通过向官员收受贿赂,巧取豪夺,聚集了数百万两白银,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然而,就这样的太监,当明武宗朱厚照得知他的罪行后,即使是酒醉熏天之时,一道圣旨,就让他被捕入狱。当朱厚照亲自到刘瑾家里查封时,发现了如下的“违禁品”:

得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

不管是不是其他人栽赃,反正明武宗见了之后大怒,随即便将刘瑾处以凌迟之刑。前前后后,刘瑾及其同党乖乖引颈就戮,毫无反抗的余地。

后世人责难明武宗的第二个说法是他极为好色,还强抢民女。作为皇帝,不好色的确实很少,这并非为朱厚照开脱。但是如果他好色到非要当街去抢民女,实在说不过去,难道他就不知道广选秀女,充实后宫吗?

在《明史》、《武宗实录》等等正式史书中,明武宗的后宫有名有号的女人,满打满算不过八人而已。虽然实际上可能有所遗漏,但差距不会过大。那些被明武宗霸占的女主角,大多还是无聊文人们编写的野史罢了。

而且在这些野史中,前言不搭后语。一下子说明武宗到处劫掠良家女子,连寡妇也不放过,冷落了后宫;一下子又说朱厚照专宠刘美人,须臾不离左右,甚至为了刘美人,置大军于不顾,独乘小船星夜兼程,按照约定亲自迎接她。

还有指责明武宗的大概是他不入大内听政了,这更是冤枉正德皇帝了。朱厚照虽然没有朱元璋朱棣那么勤政,但还是经常上朝的。对于国家大事,他从来不敢耽误,即使是没有临朝听政,也都是通过司礼监传达圣旨。哪怕他在宣府,不让大臣陪驾,但奏章必须一件不少的送来。

此外,如果还有人批评朱厚照瞎指挥军事,那就更不应该了。朱厚照是明朝中晚期最有雄心的皇帝之一,一个“武”字可以说明问题。在正德十二年,蒙古小王子来袭,早就渴望一战的明武宗兴奋异常。

他亲自率领五六万人与蒙古四五万军队对抗,这场战役中,明武宗不是躲在背后远远观看,他亲自布置指挥,安排阵容,大大小小打了一百多仗。在此期间,明武宗不仅和将士们同吃同住,还在战场上亲手杀死一人。最后,小王子久攻不克,担心粮草不济,才率众离开。

明朝对这场战斗称为“应州大捷”,几十年前,明英宗率领二十万人亲征却兵败被俘,而明武宗却打出了国威,让蒙古很长时间都不敢南下。

至于说明武宗暴虐,更是无稽之谈。在他治下,涌现出李东阳、杨一清等名臣,他也没有太多滥杀无辜的行为。他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皇帝,后来继位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不是他的儿子,又因为大礼议事件,对武宗自然不会评价过高。

标签: 明朝,明武宗

更多文章

  • 这位北宋名臣,不仅保住了西湖,还为当地人留下了一道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宋真宗

    今日所说的杭州“老市长”并非他人,正是宋朝著名诗人、词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又东坡居士),同时他也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无奈怀才不遇,但东坡居士生性与常人不同,天生乐观积极,在被贬期间不仅留下了诸多诗词,还有诸多趣闻轶事。任职今浙江杭州时,不仅成功疏浚西湖,挽救西湖于填埋危机,还留下了至

  • 历史上的这些立下大功的将相是如何应对君王的猜忌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邦

    历史上功高震主能够善终的人大多比较豁达,对君主秉性和本质看得很清楚。如春秋时期的范蠡,文种辅佑越王勾践十年生聚灭了吴国。精明的范蠡早就看穿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秉性适时退隐,后来经商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商界祖师“陶朱公”。而文种没有看穿勾践刻薄的本性,最后被勾践借囗弄死。还有一位,就是汉初的留侯张

  • 这位皇帝病重,立下一道圣旨,没想到第二天竟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万历

    有一句话叫“君无戏言”,这君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君子,二则指的这古代的天子——皇帝。通常情况下皇帝说的话,基本都是不会轻易收回的,对于皇帝本人而言,他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树立威信,若总是言而无信的话,则难以服众。可历史上有这么位皇帝,他的做法则有点儿让人觉得可耻了,他本就算不上一位明君,有一次得了场重

  • 黄道周为什么被乾隆称为“一代完人”?死前留下7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道周

    古代的亡国之君,下场大多都很凄惨,要么死于敌人之手,要么选择寄人篱下、忍辱偷生,有勇气自杀殉国的屈指可数,而崇祯皇帝则是其中之一。尽管崇祯生性多疑,但他并不昏庸,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依旧没能够力挽狂澜,从某方面来说,这并不完全是崇祯的原因,面对当时的烂摊子,除非明太祖朱元璋再生,否则换作任何一个大明皇

  • 明朝大忠臣卫景瑗,李自成用他80岁老母劝他投降,他自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卫景瑗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从西安率兵渡过黄河,取道山西,准备挥师东进,占领北京城。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前来投靠,而扼守要地的明朝官员也大多选择投降李自成。二月十五日,农民军占领太原城,当时镇守太原的总督王继谟选择带兵而逃。农民军又继续攻克代州等地,直接威胁宁武城的安危

  • 中国史上输的最冤的皇帝苻坚,百万人马打不过八千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苻坚,王猛

    古往今来能成帝王霸业者,时也命也。果真有真龙天子的命格,哪怕从前是乞丐都有可能定鼎中原,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父母亲人都饿死后,孤身走上了逃荒讨饭的路,混着混着就成为起义军。本来朱元璋的人马是最弱的,没想到日后他居然打败了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开创大明王朝,赶跑了蒙古人。还有汉宣帝刘病已,祖父是为太子刘据,

  • “格格”起源于哪里?清朝哪些人能被称作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格格”

    清宫剧一直是热播剧,近几年《宫》《甄嬛传》等使清宫剧再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经典的《还珠格格》《明珠格格》《李卫当官》《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王朝》等大家也历历在目,在这些剧中有一个称谓“格格”格外引人注意。格格都戴有旗头,戴上这宽长的装饰品,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

  • 三国中的霍峻是谁?名将霍峻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霍峻,刘备,名将

    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众数百人。后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继承其部曲。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后随刘备入蜀,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劝降霍峻,霍峻严词

  • 如果诸葛亮投靠魏国,还能当上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

    公元193年,曹操攻徐州时,大肆屠杀彭城、郯城、取虑、雎陵、夏丘、五地百姓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不流。徐州士民流离失所,当时年约14岁的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避难,先赴豫章,再转荆襄,躬耕于荆州南阳郡襄阳县境。诸葛亮出山以前,认真考察过刘表、孙权,但唯独没考虑过实力最强统一大势在手的曹操,确实和他少年

  • 懋嫔是雍正最早的女人,生下两位公主,为何仅仅只封嫔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懋嫔,清朝

    雍正的一生中只有四个女儿,但是三位都早亡,只有一位活到了二十三岁。可见在皇家出生的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能活下来的都是命比较硬的啊!但是在乾隆的妃嫔里,有两位公主,都是一位后妃所生,这位后妃就是乾隆的第一个女人,懋嫔雍正的后宫佳丽有许多,但是在历史上,雍正的后宫嫔妃数量可是与康熙乾隆相比,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