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治贪第一帝,却被误会为嗜杀成性的残暴帝王

治贪第一帝,却被误会为嗜杀成性的残暴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4/1/26 11:59:47

吏治清明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但凡有作为的皇帝,都会整顿吏治。唐太宗李世民宋真宗赵桓和清世宗雍正都在中国治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太祖朱元璋生于乱世,出身赤贫之家,父母兄长早死于瘟疫。他整日食不果腹,出家当了和尚,为了生计还要过饭。他备尝艰辛,历经苦难,自然是恨透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时,便采取最为严厉手段来打击贪官污吏。他也成为中国治贪史上最为严厉的皇帝。

网络配图

第一招,重典治贪。朱元璋诏告天下,"凡官吏贪赃满60两银子,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大家或许对明朝洪武年间60两银子没有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折算一下,明朝60两银子当地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洪武年间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为1石米,而1石米约为94.4公斤,而我们现在米价大概为5元一公斤,4.4*60*5=28320。那么60两银子大约等于现在人民币28320元。换句话讲,在洪武年间,你贪赃2万8以上便要处死,现在听起来真的让人不寒而栗。这是中国历史上贪官处死,贪赃数目起点最低的立法。

第二招,刑法严酷。朱元璋以武取得天下,硝烟中成长的皇帝带着凶狠的特性。朱元璋为了更好威慑贪官,为他让他们害怕,不敢贪,于是他继续沿用了凌迟、阉割、株族等传统酷刑外,还创造发明了剥皮楦草、挑筋、断指、断手和削膝盖等新型酷刑。其他酷刑相信大家一看便懂,我下面就谈谈”剥皮楦草“。所谓剥皮楦草,就是将贪官处死后,剥下他的皮,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按照贪官的形象做成“标本”。“标本”做成后还要挂在贪官生前公堂的墙壁上,警醒下一任官员,时刻提醒他,万勿重蹈覆辙。试想你如果是下一任的官员,椅子背后却挂着上任官员的人皮,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啊!

网络配图

第三招,绝不手软。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开国元老,不管是中央大员,还是封疆大吏,只要牵涉贪腐,朱元璋绝不手软,施以重典,并且斩尽杀绝。洪武十三年(1380年),出镇广东的永嘉侯朱亮祖被朱元璋召回,与其子朱暹被活活鞭死。朱亮祖骁勇善战,在剿灭陈友谅张士诚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开国元勋,在出镇广东期间收受贿赂,充当恶霸土豪的保护伞,“最终,惹怒了朱元璋,照样难逃厄运。

第四招,力度最大。古往今来,窝案是最难查处的,一来官官相护,二来要是杀光了当官的,那么谁替皇帝治理国家呢?但是朱元璋却不认同,只要是贪腐案件,不管牵涉多少人,一律诛杀。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与六部官员从中央到地方结成了庞大的贪污团伙,采取多收少纳、捏报侵欺等手段,贪污国库物资折合粮食达2400万石。朱元璋极为震怒,下令彻底追查,将涉案贪官统统处死,这就是洪武四大案中的“郭桓案”。据《明史·刑法志》记载,单单郭桓案被处死官员就有三万多人。

网络配图

虽然朱元璋大力治贪,但是明朝的贪官就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最后连朱元璋自己也感叹:“朕一心想要清楚贪腐,奈何早上杀了,晚上却又有犯的?”尽管朱元璋的治贪运动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效果,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客观上,这场治贪运动不可否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净化了当时官场的风气,使得明初的吏治远比元时清明,对整个大明王朝的稳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他考一百多名能当状元 只因朱元璋做了个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前天,状元文化给大家介绍了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因为长得帅,被朱元璋提拔成了状元,说明了“颜值”这个东西自古以来都是成功的资本。今天再来介绍一下明朝的第二位状元,虽然跟颜值没关系,但也是来的很意外:原本这个考生排在一百多名,却因为起了个好名字,就被朱元璋破格提拔成了状元。网络配图其实,现在看这位考生

  • 火眼金睛”的刘备:识人用人最准的组织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马谡是刘备特别信任的参谋马良的弟弟,按理来说当领导的怎么也要给最信赖的秘书马良一点面子,但刘备还是毫不顾虑的说马谡这个人就会放空话,是个赵括式的人物,做参谋还行,但根本当不了领兵的将领,而且是当众表达的,让不少人都知道了。显然在用人上刘备是很客观的,不会因为考虑人情关系来随意安排职位,毕竟他是自己当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失去爱妃帝位被儿子软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登勤政楼,追念往昔繁华;宋徽宗赴白矾楼,密会李师师……这两栋古代著名的“高层建筑”,被野史轶闻渲染得令人神往。其实,故事也为我们探究唐宋城市的管理制度及其演变提供了线索,那时候,高楼可不是随便建、随便登的。勤政楼,位于唐代都城长安东侧“三大内”之一的兴庆宫西南,据说是唐玄宗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友

  •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爷爷尊孙子为太上皇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当然也有例外。如,隋代杨侑尊祖父隋炀帝为太上皇,唐代李显尊母亲武则天为太上皇,明代朱祁钰尊哥哥明英宗为太上皇。无论怎样,都是低辈尊高辈为太上皇。但是在西晋时,篡位称帝的司马伦竟然欺压被他赶下台的族孙司马衷当太上皇,成为历史上唯一的爷爷尊孙子为太上皇的皇帝。网络配图司马伦是

  • 死的最惨的皇帝因酒后失言 竟被妃子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

    我们知道凡是当上皇帝的大都是富有才干,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是也有那么少部分人每天花天酒地,沉迷在酒色中不可自拔,慢慢的皇帝的权利便被大臣一点点的腐蚀,最后死于非命。网络配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司马曜他死的还与其他的皇帝不一样,说出来大家还可能会把这个事当成个笑话,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司马

  • 揭秘史上最屌丝逆袭的皇帝:汉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你们可曾知道刘恒做皇帝之前其实属于屌丝系列。网络配图他没有好的背景,他的母亲是当年的俘虏,有些姿色,被刘邦看上,带入后宫,后来刘邦并没有宠信他的母亲薄夫人,那究竟是哪些原因让他成为一国之君呢?公元196年,刘邦立7岁的刘恒为代王,都城在晋阳,

  • 年轻时的曹操,最像《人民的名义》中的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20岁出头就当上了首都洛阳的北部尉,相当于公安局长,后来当过县令、议郎,又投身军界,镇压过黄巾起义,立下军功。黄巾起义被扑灭后,作为功臣曹操于中平元年(184年)底被朝廷任命为济南国相,这一年他30岁,比侯亮平当反贪局长时还年轻。 国相形同郡太守,但他们在治民理政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还是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俊逸才子大贪官:揭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

    饱读诗书 才貌双全电视剧中的和珅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稽角色,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非如此庸碌不堪。恰恰相反,他倒是一位才貌俱佳、学识出众的“才子”。和珅最初的发迹正是与他出色的个人资质紧密相关。和珅原名和善保,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官宦之家,10岁时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

  • 努尔哈赤盛宠她多年死后皇太极却逼她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阿巴亥

    努尔哈赤打败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联军,布占泰被俘。努尔哈赤一直想分散各部势力,将布占泰释放,还拉拢布占泰,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布占泰。布占泰也礼尚往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弟弟,还将自己的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才十二岁,阿巴亥七岁时父亲便去世了,由叔父布占泰抚养。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