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在“衣带诏”事发后选择投靠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在“衣带诏”事发后选择投靠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83 更新时间:2024/4/12 13:54: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衣带诏”事发后,刘备为何投靠袁绍,后来又为何弃他而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汉末三国时期,衣带诏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作为汉朝的天子,却没有丝毫实权,也即其被曹操这位权臣完全架空了。彼时,汉献帝刘协显然不愿意默认这一局面,想到了通过衣带诏的方式,从而诛杀曹操这位权臣。但是,到了建安五年(200)正月,衣带诏的事情还是被泄露了。

在此基础上,董承等人尽皆伏诛。至于原本寄居在曹操麾下的刘备,也因为被曹操所击败,从而选择投靠了袁绍。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从此,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再也没有和平相处的回旋余地。值得注意的是,衣带诏事发后,刘备选择投靠袁绍。但是,他并没有在袁绍麾下长期停留,而是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袁绍。那么,问题来了,“衣带诏”事发后,刘备为何投靠袁绍,后来又为何弃他而去?

首先,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起初未敢加入。后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就是你跟我。”刘备心惊,筷子掉落,知道曹操难容自己,遂与董承等人同谋。不过,即便如此,刘备因为在曹操的掌控之下,也很难获得什么机会。当然,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袁术于途中病死,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使太守的职责,自己回到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有了数万兵马,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操。

因此,在衣带诏事发之前,刘备就已经在联合袁绍了。毕竟,在公元199年的时候,虽然官渡之战还没有正式爆发,不过,曹操和袁绍都在调动兵马,准备一场大战了。在得知刘备背叛自己的消息后,曹操非常愤怒,于是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结果都被刘备击退。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在此背景下,刘备只能离开徐州,去投靠袁绍。彼时,吕布、袁术、公孙瓒等诸侯都被消灭了。而江东孙氏、荆州刘表都距离较远,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袁绍成为当时最合适的选择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并没有直接来到袁绍身边,而是逃往青州,找到了青州刺史袁谭。在东汉末年,刘备曾举荐袁谭为茂才。茂才,和秀才同义,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刘备可谓有恩于袁谭。在得知刘备到来的消息后,袁谭十分高兴,率领军队迎接刘备,刘备随袁谭到平原,派人告诉袁绍,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停留了一个多月,刘备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的集结于此。对此,在笔者看来,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体现出袁绍对于刘备的重视。

在官渡之战正式爆发的前夕,刘备的到来,无疑能够增强袁绍一方的实力。尽管刘备当时麾下没有多少将士,不过,作为汉室后裔,刘备的到来还是能够增强袁绍一方的声望。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贾诩劝说张绣这位诸侯归降曹操,同样获得了厚待,也即曹操不仅放下了和张绣之间的仇怨,还对他封官加爵。凡此种种,都体现出曹操、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增强实力,调动一切资源的态度。就刘备来说,虽然获得了袁绍的礼遇,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弃袁绍而去。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与刘辟寇略许都以南,在这个时候,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立即选择离开曹操,从而和刘备兄弟重聚。面对刘备的动作,曹操可谓非常重视,尽管当时官渡之战已经打响,但是,曹操还是派遣曹仁来攻击刘备,刘备战不利于是回到袁绍处,想要离开袁绍,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众有数千人,曹操派遣蔡阳前来攻打,被刘备所杀。也即在官渡之战爆发后,刘备选择离开袁绍。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很可能是因为关羽在白马之围中斩杀了袁绍心爱的大将颜良。如果刘备、关羽继续留在袁绍身边,后者说不定就会拿关羽出气。比如在官渡之战失利后,袁绍就将曾劝谏自己的谋士田丰杀害了。

最后,另一方面,对于刘备来说,很可能也不看好袁绍的未来。在官渡之战中,虽然袁绍的整体实力远远强于曹操,也即前者拥有10万大军,后者不过两三万人。但是,在初期的交锋中,袁绍损兵折将,损失了颜良、文丑等大将,至于张郃、高览等人,则是背叛袁绍,归降了曹操。虽然刘备准备离开袁绍的时候,后者还没有真正失败。不过,对于久经沙场的刘备,显然明白袁绍难以笑到最后了。

并且,对于袁绍这位诸侯,荀彧曾评价道:“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虽然袁绍麾下聚集了众多文臣武将,不过,袁绍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人才。再加上多疑的性格,促使刘备在袁绍麾下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于是,刘备找了一个联系荆州牧刘表的理由,从而成功离开了袁绍,。建安六年(201年),官渡之战结束之后,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对此,刘表和袁绍一样,同样非常重视刘备这位诸侯,于是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自此之后,刘备遂屯兵于新野,成为刘表防御曹操的重要屏障。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那么轻而易举拿下重兵在手的年羹尧,雍正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那么轻而易举拿下重兵在手的年羹尧,雍正是怎么做到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便会培养各方势力。我们可以将整个朝堂看作一个巨大的棋盘,而这些皇帝培养的各方势力便是棋子,皇帝就是下棋的人。但是久而久之,这些被皇帝培养的人中自然会

  • 霍去病临死前保举一人:霍光如何一步登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光,汉朝

    霍去病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121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并率领大军出征匈奴,而在行军路过河东的时候,太守邀请他去见一见他的父亲霍仲孺。霍去病见到霍仲孺后,看到他现在的生活条件不好,感到很愧疚,于是就花费钱财帮他购买了大宅良田。也正是在这时,他见到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霍光霍去病处理好家

  • 苻训英的一生是怎样的?慕容熙为她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苻训英,后燕

    历史上后宫嫔妃魅惑君王的现象一直存在,很多王朝也是确实是因为君主的昏庸无能而灭亡的,后燕昭文帝慕容熙就是这样的一位昏君。慕容熙在位期间没能做出什么切实的功绩,他为后人所记住的是他的昏庸与对皇后不顾一切的爱,他的皇后正是苻训英。苻训英的父亲苻谟是前秦皇室,曾担任前秦幽州牧。北魏南下攻打后燕时,时任中山

  • 薛举是唯一一个让李世民惨败的人,那么薛举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薛举,李世民

    薛举,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到他父亲薛汪时携眷千里迢迢迁居兰州,所以也有人说是兰州人。薛家很善于经商,所以赚了很多钱,到薛举的时候,已经是家财万贯,当地富豪。至于薛举本人,容貌魁梧英俊,凶悍善射,勇猛威武绝伦。史书记载为“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他为人豪爽,家里也很有钱,很

  • 从哪些小事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高情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皇后,小事

    在儒家思想流行的古代封建社会,你可以不工作,可以不识字,但是就是不能不孝。古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要孝顺,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别的优点,可谓是一孝遮百丑。不可思议?那就对了。完全孝顺确实很难做到,哪怕是皇帝都不行。李世民就没有完全顺从他的老爹李渊,唐开国后,父子二人经常置气。不过好在,李世民有一个好妻子—

  • 石崇怎么和皇帝炫富的?最后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崇,西晋

    石崇斗富的时候有多爽,他的结局就有多惨。离谱的发迹史石崇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按理说,以他的出身,靠家里就能过一辈子富贵生活。然而他遇到个不靠谱的爹。石苞在临终前,进行了分家。几个儿子都分到了一笔不菲的家产,结果到了石崇这里,却什么也没有。石崇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让石苞多少给自己儿子

  • 在开元之治晚期,唐玄宗为何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前期的开元年间,和后期的的天宝年间,前明而后昏,前后判若两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眼见国家强盛,威加四海,万邦来朝,同时又再无任何能威胁他统治的政敌,无论太子,诸王,后宫都被牢牢压制,自然是志得意满,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衰退,对政事也心生懈怠,逐渐贪图享乐。下面中

  •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和曹操都能是英雄 孙权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君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混战。经过长时间的割据混战后,只有三家势力,北方的曹魏集团、南方的孙吴集团、荆州一带的蜀汉集团。和曹老板和刘皇叔相比,孙权的名气最小,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一、继承孙策基业刘备曾经被其他人戏称为屠猪卖酒之徒,他虽为

  • 杨延昭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延昭,北宋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并州太原人,北宋名将。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但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行老六的小兄弟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窦怀贞丝毫没有才华谋略,那他是如何成为宰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怀贞,唐朝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一个国家的统帅与代表,也是朝堂上最为重要的人。除了皇帝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是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重要影响。窦怀贞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是,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皇帝和宰相的关系都是非常微妙的,因为宰相进一步可谋朝篡位,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