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错,在秦统一六国中有什么样的贡献?

司马错,在秦统一六国中有什么样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2/8 1:46:59

大家好,说起秦国将领司马错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一个国家集团的运行中,明君和贤臣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空有明君没有贤臣的朝廷就犹如一叶孤舟浮在浅水之上;空有贤臣而无明君的朝廷便如一潭死水不会有丝毫波浪。

我们知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但事实上,如果空有那六世明君,秦国也做不到一统天下。所有,我们可以看到,秦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忠臣良将,有文治武功兼备的樗里疾、有损伤六国根基的杀神白起、有连灭五国的王翦……这些人都是名动天下的将才。那么这些人中,谁的功劳最大呢?

有人说,为秦统一六国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白起王翦,确实,他们的功绩很是显眼。但做出贡献最大的还是另有其人,此人便是连灭巴蜀两国的司马错。

司马错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确实,他并不如白起王翦那么耀眼,他所做的事情也不如白起他们那般能震动六国,但是他却为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立下了不朽功勋。

一、巴蜀之地

巴蜀之地(即今天的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地势优越,可谓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加上后来李冰在此修筑了都江堰让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此后秦国的国库更是充裕,国力更加强大,也为后来一统天下奠定了物质基础。

我们所熟知的长平之战,这场秦赵两国打的是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大规模的一场大仗,秦国之所以能够胜利,有一部分巴蜀人民的功劳。长平之战那一年,天下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而在大战之前,秦国已经拖了赵国三年,赵国几乎所有青年壮士赶赴战场,因此,赵国田地荒芜,到了第三年,许多将士连饭都吃不饱。然而两军之所以能对峙,想必秦国那便也是几乎所有年轻力壮的男丁都上了战场,那为什么秦国没有出现像赵国一样的现象呢?这就是巴蜀人民的功劳所在,那时虽然天下大旱,可巴蜀之地的粮食收成并没有受太大影响,这也就从物质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所以在此不得不赞叹一句,当初提议攻下巴蜀的人确实深谋远虑。这个提议拿下巴蜀的人正是司马错!

二、朝堂争论

司马错早年学习纵横家理论,后成为秦国国尉之后,与当时的秦相张仪有过一次激烈的朝堂争论。在这次朝堂争论中,司马错的主张正是“得蜀即得楚”。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巴蜀两国相斗,得了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但这两个小国谁也不服谁,于是他们都向秦国求援。但秦惠文王却不想理会这件事情,因为自商鞅变法时起,秦国的目标就是东出一统天下,哪有闲工夫去理会这两个边陲小国。所以面对巴蜀两国的求援信号,秦廷分成了两派:以张仪为首的一派主张不救和以司马错为首主张救的一派。

在张仪看来,巴蜀两国偏远,如果此时出兵去插手巴蜀两国之事,就会让国内空虚,会给其他国家可乘之机。加上这偏远小国即便拿下了对秦王东出与列强争霸也没啥大用,而且还劳民伤财,总体来说并不划算。所以张仪给出的建议是攻打韩国以震慑其他诸侯国。

而司马错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实在人,观点也很实在:“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简单来说就是蜀国这个地方地理优越物产丰富,得到之后不仅不会成为国家的拖油瓶还会成为战争的大后方补给;同时,韩国哪怕再弱也是七大诸侯国之一,若贸然灭国剩下的五国便会产生危机感,打着灭暴秦的名头再次攻秦。灭个小国就不一样了,大国纷争谁管小国死活,列国吞并的小国都不少,所以哪怕列国想要借此事来攻秦也是师出无名。《战国策》中又记载,司马错在辩论中说“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惠文王的一生都为了大秦东出谋划,听到这里时,他非常高兴。当即同意了司马错灭蜀的主张,而在司马错灭了蜀国之后又顺道灭了巴国,从此巴蜀之地纳入秦国的版图,秦国面积得到了大幅扩大。

事实证明,司马错当年的提议非常具有战略远见,攻下巴蜀不仅扩大了秦国版图,在后来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其粮食产值支撑起了天下大旱时的秦军,让他们不必为粮草问题担忧。长平之战后,春秋战国多年纷争割据的局面也随之走向尾声。而对于后世而言,巴蜀宝地也成了许多君王的发家之地。

标签: 司马错战国

更多文章

  • 马皇后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皇后,朱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皇后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马皇后名字不详,史书中称为马氏,是朱元璋娶的第一个老婆,当时的朱元璋是郭子兴(朱元璋一开始的老大)的亲兵,而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发家的过程中,马皇后一直担任着贤内助一角。朱元璋在外打仗,她领着将士的妻子们在城中缝衣

  • 诸葛亮身体健康双腿健全的 诸葛亮打仗为何都做轮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做轮椅推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引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三国时期,诸葛亮料事如神,刘备经过了三次诚心拜访诸葛亮,他才终于受邀“出山

  • 刘邦近五十才创业,他是靠什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这个人堪称大器晚成的代表。他的大半生碌碌无为,活得比较落魄,壮年之后日子才过得有所改观。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沛丰邑中阳里(徐州丰县)。刘邦出生时,“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刘邦长大后,好逸恶劳,也不懂营生,常常受到父亲的训斥。旁人

  • 张飞身为蜀汉一员猛将 张飞最后为何会死在部下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飞,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飞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都听过“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其中的三位主角分别是刘备、关羽以及张飞,虽然这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罢了,但也足以说明这三人之间深厚的兄弟感情。与赫赫有名的关羽一样,张飞同样是刘备手下不可多得的一位猛将,除此以外,兄弟

  • 元恂:十一岁被立为皇太子,十五岁坐罪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恂,北魏,孝文帝元宏

    他十一岁被立为皇太子,十五岁坐罪赐死,他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元恂,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元恂——孝文帝元宏的嫡长子,母亲是孝文贞皇后林氏,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元恂的母亲林氏便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从此元恂由曾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

  • 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是何结局?他到底有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赧王,周朝

    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周赧王作为最后一位周天子,其即位之时周王室已经衰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周天子早已彻底丧失了对天下诸侯王的控制,就连周王畿分割出来的西周国和东周国都不将这位名义上的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周赧王最终的结局,也的确算得上是窝囊至极。周

  • 明成祖朱棣把数万尼姑抓到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说起明成祖朱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永乐18年,即公元1420年,明成祖下令把北京、山东一带的尼姑、道姑全部抓到北京;不过在不久之后,又把她们全部释放。如此大张旗鼓的举动,主要是为了抓一名女子:农民起义军领袖唐赛儿。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领域都有大动作。为了

  • 李世民已经知道李淳风的预言 李世民为何没有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不杀武则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但是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呢?原因你都知道吗?1、因为李世民实在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妾最后不但能篡夺李唐的江山

  • 曹奂为何会成为曹叡的嗣子呢?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奂,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60年5月,发生了一场惨剧,堂堂皇帝曹髦,被成济杀于曹魏京城洛阳大街之上。皇帝曹髦被杀,司马昭和公卿大臣们商议一番,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曹璜为皇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亲自到邺城迎接常道乡公曹璜,来到洛阳,改名为曹奂,奉明帝(指

  • 同样是被被皇帝刁难,周亚夫与李世勣结局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亚夫,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周亚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皇帝都是“不讲理”的,会不会杀害功臣,从来都不是区分明君/庸君/昏君的指标。所谓的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皇帝明白你很能干,也很感谢你做出的贡献,但一旦面临某些更大的利益,他会毫不犹豫的把你当成牺牲品,而且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