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皇后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马皇后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6 更新时间:2024/2/8 1:46:5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皇后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马皇后名字不详,史书中称为马氏,是朱元璋娶的第一个老婆,当时的朱元璋是郭子兴(朱元璋一开始的老大)的亲兵,而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

朱元璋发家的过程中,马皇后一直担任着贤内助一角。朱元璋在外打仗,她领着将士的妻子们在城中缝衣、做鞋;朱元璋征战天下期间,所生下的儿子,基本上每一个儿子与她的关系都非常良好,特别是燕王朱棣。朱棣早年丧母,是由马皇后抚养长大;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她被封为皇后,面对朱元璋的那众多妃子,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嫉妒,反而一心一意当好贤内助一角,朱元璋多次想要屠杀无辜,都是她从中劝说,那些无辜的人才得以没有成为刀下鬼。

最能体现岀马皇后贤德的一件事是,马皇后临死之前不肯喝下太医所送过来的药。原因很简单,她自知命不久矣,无论喝还是不喝都得死,如果喝下之后没有任何效果,自己死后朱元璋肯定会对太医动怒。到时候轻则太医一人死,重则太医三族死。为了太医,马皇后死活不肯喝太医所送过来的药,平静地死在了床上,时为洪武十五年八月,年五十一岁。

马皇后逝世后,宫中流传起一首歌,这首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马皇后的贤德:“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庇彼下泉,悠悠苍天。”

如果建文帝削藩时,马皇后还活着,朱棣绝对不敢造反。

朱棣为什么要造反

朱元璋时期被封为燕王的朱棣,在边境经常与蒙古骑兵打交道,很少有落下风的时候。在此期间,朱棣有过一场极为难以模仿的军事表演,这一场军事表演就是与乃儿不花的那一仗,不费一兵一卒,劝降数万大军。

这一仗,朱棣率领数万大军穿梭在风雪之中,当他到达乃儿不花的营阵前时,乃儿不花吃了一惊,因为当时的风雪太大,他根本没有想到朱棣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如果朱棣在此时一声令下,进行冲杀,乃儿不花必败无疑。然而朱棣并没有命令骑兵进行冲杀,而是起锅烧饭,派了一个名叫观童的人到乃儿不花的营帐当中劝降乃儿不花。

观童是一个以劝降出名的人,主要劝降的对象,那就是蒙古各个部落。观童一辈子最引以为傲的劝降事件是劝降纳哈出。纳哈出当年率领二十万大军雄居辽东,面对明军的征讨,虽然实际控制地区不断的缩小,但是在当时还保留着一定的控制地区。后来在观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下,纳哈出这位元朝的大臣投降明朝,这一投直接导致蒙古一震,观童劝降之名远扬。

只要是蒙古部落的首领,都知道观童这一号人物。观童出现在哪一个部落的营帐当中,那么这个部落就会被其他部落认定暗地里与明朝达成了某种约定,纷纷理清关系,这就是朱棣的目的性。

摆在乃儿不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降。别想着跑,观童已经到了你的营帐当中。

最终乃儿不花投降朱棣。

朱棣面对失败者乃儿不花并没有持有胜利者那种傲慢的态度,而是给予贵宾般的对待,办了一场特别豪华的投降宴。朱棣的行为,激起了乃儿不花的兴趣,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后辈的心胸竟如此的宽广,这也正是朱棣的可怕之处。如果是别的将军面对这即将到来的战功,肯定兴奋异常,一声令下直接荡平乃儿不花,可是朱棣却选择和平了事,可见朱棣又稳又狠。

由于朱棣多次的出色表现,当时的人给予朱棣一个极高的评价,那就是:“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当中,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那一个儿子!”

像朱元璋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朱棣又有野心又有能力。

自从朱允炆被立为帝国的继承人开始,朱棣的野心就按耐不住了,多次在暗地里表示鄙视朱允炆。之所以朱棣鄙视朱允炆,是因为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放着那么多的儿子不立,跑去立一个孙子作为继承人,这一点朱棣是无法忍受的。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当中,他朱棣要是敢说第二,谁敢说第一!也就只有一个宁王,能够与自己平分秋色,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宁王都不如自己。

如果朱元璋在众多的儿子当中挑选继承人,那么自己有极大的可能会荣幸获得太子这一称号,一向争强好胜的朱棣因此产生了造反的心理,虽然朱棣产生了造反的心理,但是他却不敢轻举妄动,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在于后援、兵力悬殊太大。

朱棣只是一个藩王,他的后面只有一个北平,而朱允炆的后面是除北平之外整个大明王朝;朱棣手中只有十几万大军,而朱允炆的现役大军有七八十万,要是还征兵,那得有百万以上的大军。

后援、兵力的悬殊是两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正是这两个问题导致朱棣虽然蠢蠢欲动,但是却不敢彻底跟朱允炆撕破脸。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话,估计朱棣这辈子都不敢和朱允炆撕破脸。话已点明,促使朱棣造反的原因,是因为朱允炆削藩削得太狠。

朱允炆一继位就连续削了五个藩王,这五个藩王分别是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齐王朱榑。除湘王朱柏外,其他四个藩王全部被削为庶民,有的还被打发到落后地区当野人。这个之外的湘王朱柏下场并没有好过其他四个藩王,反而比其他四个藩王更惨。朱柏相当的有骨气,被朱允炆安排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后,直接将房门一锁,自焚而死。

朱允炆的削藩计划当中,朱棣排在第六,是最棘手的那一个藩王,因为其他藩王的兵马数量没有朱棣那么多,高达十多万,而且其他藩王没有反心,只有朱棣有反心,从他鄙视自己就可以看得出。

因此朱允炆在削藩的同时不断的削减朱棣的实力,先是派自己的人去担任北平市长,后又派自己的人率领三万大军扼住朱棣。

朱允炆的一举一动,朱棣都看在眼里,要是不反,估计连野人都没得当。因为之前多次得罪朱允炆,一旦落入朱允炆之手,估计得到凤阳去守陵(囚禁),说不定还会死。

不反,下辈子注定碌碌无为、混吃等死;如果反,那么说不定能够更上一层楼,登上大宝,虽然几率微乎其微,纵古至今都没有一个人成功过。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以“清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马皇后若建在,朱棣不敢反,也反不了

朱允炆曾跟朱元璋说过,藩王如果不法,那就用德行来感化他们;如果冥顽不灵,那就削减他们的封地或者改封地;如果再冥顽不灵,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一驾崩,朱允炆一继位,就将自己所说过的话抛在脑后,一来就将藩王削为庶民,从高高在上的藩王,一下成为普通百姓,甚至连普通百姓都不如,这种落差是个正常人都受不了,以上已经说了正是这种落差逼迫朱棣无视后援、兵力的悬殊造反。

如果马皇后还活着,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发生。

马皇后仁德,虽然那些皇子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是她一直都将那些皇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朱元璋与儿子们一有什么矛盾,马皇后都会从中调解,尽量维持住父子亲情。要知道,后期的朱元璋当皇帝当久了,父子亲情已经淡如水。就比如秦王,多次犯下不法事,要不是马皇后从中调解,他早就被废成庶民了。

如果马皇后还活着,朱允炆碍于马皇后的面子,削藩肯定不敢削得这么狠,直接一来就废为庶民,而是会按照他与朱元璋说的那样,先是削减封地或者削减兵马,又或者改封,总之不会一来就下手那么狠。

朱允炆不下狠手,朱棣自然也就犹犹豫豫不敢造反。再加上朝中有马皇后坐镇,众多皇子都对马皇后抱有敬仰之情,朱棣要是敢在朱允炆下手不狠的情况下造反,马皇后一声令下,众多皇子带领兵马扑向朱棣,任凭朱棣有天大的本事,他都不可能像“靖难之役”一样造反成功。

而且朱棣是马皇后养大的,对马皇后与众多皇子一样抱有敬仰之情,朱允炆不下狠手,那就到不了逼不得已的地步,再加上马皇后坐镇,朱棣除非是脑残,否则他绝对不敢造反,事实证明朱棣并非脑残,反而相当的精明。

总结

朱棣的成功或许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竟然没有一员大将能够与朱棣相媲美,抗衡朱棣。而且朱棣造反的途中屡次遭遇大风,这些大风都是往朱允炆那一方刮,朱棣几次差点战败,多亏这些大风让他反败为胜。

标签: 马皇后朱棣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身体健康双腿健全的 诸葛亮打仗为何都做轮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做轮椅推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引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三国时期,诸葛亮料事如神,刘备经过了三次诚心拜访诸葛亮,他才终于受邀“出山

  • 刘邦近五十才创业,他是靠什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这个人堪称大器晚成的代表。他的大半生碌碌无为,活得比较落魄,壮年之后日子才过得有所改观。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沛丰邑中阳里(徐州丰县)。刘邦出生时,“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刘邦长大后,好逸恶劳,也不懂营生,常常受到父亲的训斥。旁人

  • 张飞身为蜀汉一员猛将 张飞最后为何会死在部下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飞,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飞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都听过“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其中的三位主角分别是刘备、关羽以及张飞,虽然这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罢了,但也足以说明这三人之间深厚的兄弟感情。与赫赫有名的关羽一样,张飞同样是刘备手下不可多得的一位猛将,除此以外,兄弟

  • 元恂:十一岁被立为皇太子,十五岁坐罪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恂,北魏,孝文帝元宏

    他十一岁被立为皇太子,十五岁坐罪赐死,他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元恂,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元恂——孝文帝元宏的嫡长子,母亲是孝文贞皇后林氏,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元恂的母亲林氏便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从此元恂由曾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

  • 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是何结局?他到底有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赧王,周朝

    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周赧王作为最后一位周天子,其即位之时周王室已经衰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周天子早已彻底丧失了对天下诸侯王的控制,就连周王畿分割出来的西周国和东周国都不将这位名义上的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周赧王最终的结局,也的确算得上是窝囊至极。周

  • 明成祖朱棣把数万尼姑抓到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说起明成祖朱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永乐18年,即公元1420年,明成祖下令把北京、山东一带的尼姑、道姑全部抓到北京;不过在不久之后,又把她们全部释放。如此大张旗鼓的举动,主要是为了抓一名女子:农民起义军领袖唐赛儿。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领域都有大动作。为了

  • 李世民已经知道李淳风的预言 李世民为何没有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不杀武则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但是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呢?原因你都知道吗?1、因为李世民实在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妾最后不但能篡夺李唐的江山

  • 曹奂为何会成为曹叡的嗣子呢?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奂,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60年5月,发生了一场惨剧,堂堂皇帝曹髦,被成济杀于曹魏京城洛阳大街之上。皇帝曹髦被杀,司马昭和公卿大臣们商议一番,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曹璜为皇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亲自到邺城迎接常道乡公曹璜,来到洛阳,改名为曹奂,奉明帝(指

  • 同样是被被皇帝刁难,周亚夫与李世勣结局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亚夫,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周亚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皇帝都是“不讲理”的,会不会杀害功臣,从来都不是区分明君/庸君/昏君的指标。所谓的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皇帝明白你很能干,也很感谢你做出的贡献,但一旦面临某些更大的利益,他会毫不犹豫的把你当成牺牲品,而且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并且,

  • 宋朝名将王禀,靖康之耻中以身殉国,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禀,宋朝

    还不知道宋朝名将王禀是不是奸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公年1005年,历经长达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