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卫为什么能够受到雍正重用 李卫死后乾隆为何拆毁雕像

李卫为什么能够受到雍正重用 李卫死后乾隆为何拆毁雕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24 8:43: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宠臣李卫,到底是如何受到重用的,为何死后会被乾隆拆毁雕像?

清朝入关以来,便在用人上实行重满轻汉的方针,直到雍正时期,随着清廷统治的稳定以及整饬吏治的需要,才开始大批起用有能力的汉人,而李卫便是其中代表。那么,李卫到底是如何受到重用的,为何去世后又被乾隆拆毁雕像呢?

无论是《雍正王朝》,还是《李卫当官》,都将李卫塑造成了一个出身贫寒,自幼跟随雍正的潜邸奴才形象。实际上,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李卫,虽然不是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但其家庭却也颇为富有。

虽然家中富裕,使李卫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但从其后来的经历和学识来看,李卫显然不是个读书的材料,或者说压根就没想好好学习。因此,通过科举谋个正经出身,对于李卫来说自然不太可能,不过由于康熙末年吏治不清,不少有钱人都可以通过捐资来换取闲散官职,于是李卫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得以通过捐资入仕,花钱换来个员外郎职位。

员外郎虽然是个从五品的高官,但却只是个闲散职位,并没有实权。不过,李卫虽然学识不算出众,但却颇有实干之才,因而不久后便得以担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到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又得以升任户部郎中。

根据袁枚《小仓山房集》的记载,李卫担任户部郎中时,便敢于直面硬怼亲王。当时,某亲王属下对于收缴的白银每千两便要收取十两,李卫发现后多次谏阻,但这位亲王都始终不听,于是李卫便直接在走廊上放了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王赢钱”,让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

雍正即位之后,便开始大力整顿康熙晚年的弊政,整顿各地盐政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而早在潜邸之时,雍正便已经听闻了李卫的行事作风,因而对其极为欣赏。于是,在即位后不久,雍正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结果李卫还没来得及到任,便又被改任云南盐驿道。

要知道,自古以来盐税便是朝廷的一项重要收入,清朝盐政实行的是“官督商销制”,但当时清朝民间私盐贩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官盐运销不畅,雍正将李卫放在这个位置,自然是为了让其整顿云南盐政,确保盐税收入。

李卫乃是个实干型人才,在盐驿道任上,政绩极为显著,没用多少时间便将云南盐政整顿的明明白白。雍正对此十分满意,于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便得以升任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赋税,仍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由于在云南政绩出色,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并于次年兼任两浙盐政使,令其整顿两地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清朝时期,将全国各地划分为了十几个盐区,按照规定,各盐区严禁跨区贩卖。当时,浙、苏、皖、赣四省隶属于浙江盐区,其中有不少地区都紧邻两淮盐区,而当时的浙盐要高于两淮盐区的盐价,百姓自然乐于购买低价盐,于是在利益的趋势下,这些地区的私盐贩卖极为猖獗。

李卫到任之后,加大缉私队伍力量,对当地大盐枭予以重点打击,并于海宁县设官兵稽查私盐,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整饬吏治加强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流入浙江盐区,使得当地盐政大为改善。

在整顿盐政的同时,李卫还极为重视民政工程,在任期间不仅修筑了海塘工程,用以防止海潮侵袭,而且还大肆打击江南海盗和民间邪教,“江南案”便是其手笔。由于整顿盐政和治理地方有功,李卫又于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浙江总督,监管巡抚事务。

短短五年时间,李卫便从一个郎中成为封疆大吏,这固然与李卫的能力有关,但也与雍正不重学识而重实干的用人思想,以及雍正在位期间大力整饬吏治有关。当然,李卫也并非完人,行事作风也多有出格之举,例如行事放纵、傲气凌人,不过雍正念其做事勤勉,因而只是多次降谕训斥,而从未加以处罚。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被加封兵部尚书,后因母丧回任守制,但不久又加太子少傅。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李卫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后出任直隶总督,并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

雍正去世以后,乾隆帝继承皇位。乾隆即位之初,其实对于雍正朝的老臣还算不错,李卫不仅得以兼任直隶总河,对于李卫的劝谏也能积极采纳。例如乾隆二年(1737年)时,李卫上疏弹劾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百姓争淤池(即沤粪肥的池子),结果朝廷将库克治罪,而李卫也因秉公执法,被赏赐四团龙补服。

乾隆三年(1738年)时,李卫又弹劾总河朱藻贪劣,朱藻弟朱蘅挟制地方官,干预赈事,乾隆帝再次采纳,命尚书讷亲、孙嘉淦按治,夺朱藻官,并如律治罪朱蘅。李卫患病时,乾隆帝还派御医到其府上为其诊治。当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去世后,乾隆还命人按总督例赐予祭葬,并赐谥号敏达。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再加上乾隆对于雍正执政理念的不认同,以及用人奉行满族至上原则,导致雍正帝的宠臣到了乾隆年间多受打击,例如鄂尔泰去世十一年后,被乾隆命人从贤良祠中将牌位移了出来;又如张廷玉告老还乡,就因行动不便没有亲自谢恩,便被夺职抄家。只有田文静早在乾隆即位前便已经去世,并没有受到过多牵连。

在这种大背景下,李卫自然也免不了受到打击。后来,乾隆南巡时,见到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及其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便下谕说道,“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直接命人撤像烧毁。当然,相较于张廷玉来说,这个结局已经不算太坏了。

标签: 李卫清朝

更多文章

  • 刘备能夺取益州,张松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隆中对》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对于刘备、蜀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赤壁之战后,刘备终于占据了荆州五郡之地,下步的战略方向就是夺取益州了。然而“益州险塞”,攻取益州哪有那么容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一共打了五次都没有赢过 诸葛亮真的没有军事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打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的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没打过胜仗,没有军事能力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看到有人说,“诸葛亮历史上带兵没赢过”“魏延强于诸葛”的言论。说实话但凡是看过一点史书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啊。而且,相信魏延的午谷之计谋能实现的不是意淫,就是游戏玩多了。(以

  • 阎姬是什么人?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阎姬,汉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一些女性执政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的皇后阎姬因丈夫去世而成为皇太后,得以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可过了不到一年,阎姬就被宦官孙程推翻,遭汉顺帝囚禁而去世。阎姬深得安帝宠信,入宫仅一年就成为皇后,不仅害死了情敌李氏,还将安

  •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元婴,唐朝

    滕王李元婴,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没有存在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说起大唐,你会想起什么?是大唐开放的遗风,是大唐的繁华盛世,是玄武门之变,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留下了独一无二、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无疑,它是最亮的那一颗。唐朝要说的历史,

  • 袁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盎,汉朝

    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为了国家而将生死置于度外,这些人值得敬佩和怀念,这些人不畏强权,从而流芳千古。袁盎,汉初楚国人,他的父亲从前是个强盗,后来迁徙到了安陵。在吕后执政时,做过吕后侄子吕禄的家臣,吕氏一族被灭门之汉文帝即位后,被哥哥袁哙保举担任中郎。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

  • 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死的 汉武帝为何不立其后人做储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刘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临终之前,知道刘据含冤而死,为何不立刘据的孙子为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知道’刘病已的存在,或者说汉武帝把刘病已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病重的时候了。当时汉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谓的‘望气术

  • 雍正当初盛宠李卫十三年之久 乾隆为何不喜欢这个臣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李卫

    对李卫身在庙堂,两全江湖,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何不喜欢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卫在历史上,尤其是在雍正朝的时候是名满天下,他身在庙堂,两全江湖被雍正宠了十三年,但是乾隆不是很喜欢他,本文小编给大家谈论下清朝名臣李卫,从这位封疆大吏上,读出不一样的历史。

  • 李文忠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文忠,明朝

    李文忠,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都说朱元璋疑心很重,到底是真是假?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明朝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他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初四大案”曾轰动全国,而因这四起案件受到诛杀、牵连的王公大臣就有十多万人。有句话叫“虎毒不食子”,他的

  • 汉水之战,赵云说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刘备五虎上将中,赵云一向以沉稳著称,和关羽的傲、张飞的猛,有明显不同。汉水之战,赵云勇救黄忠,以少胜多,曹操都败在赵云手下。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和张郃甚至都不敢和赵云交手。赵云救回黄忠之后,曹操率兵追来,赵云说了一

  • 刘备如果能统一三国之,一定会除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兔死狗烹”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熟悉了。它的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在三国之前,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霸业之后,为了加